優秀:7項
批準號 | 課題名稱 | 姓名 | 工作單位 | 證書號 |
ACA170010 | 以教育信息化推進教育精準扶貧研究 | 左明章 | 華中師范大學 | 37712 |
AHA170011 | 預防中小學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研究 | 耿申 | 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 37713 |
CHA170262 | 西部鄉村教師激勵機制優化與政策供給的實證研究 | 周兆海 | 陜西師范大學 | 37714 |
CHA170265 | 基于優勢挖掘的鄉村小規模學校教育質量提升研究 | 凡勇昆 | 東北師范大學 | 37715 |
CIA180278 |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境外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引進標準與風險控制研究 | 伍宸 | 浙江外國語學院 | 37716 |
FIB170510 | “新工科”建設背景下地方高校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模式的研究與探索 | 郭媛 | 齊齊哈爾大學 | 37717 |
FHB170592 | 正道語文:百年語文教育規律的探索與堅守 | 李華平 | 四川師范大學 | 37718 |
良好:27項
批準號 | 課題名稱 | 姓名 | 工作單位 | 證書號 |
VGA170001 | 我國教育2030年發展目標及推進戰略研究 | 楊小微 | 華東師范大學 | 37719 |
ACA190006 | 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發展研究 | 黃榮懷 | 北京師范大學 | 37720 |
BEA170102 | 我國學校德育變革的社會基礎研究 | 唐愛民 | 曲阜師范大學 | 37721 |
BFA180073 | 我國鄉村教師政策的社會支持與評價體系研究 | 蔣亦華 | 淮陰師范學院 | 37722 |
BIA180211 | 文化視野中的一流大學學科生態生成機理與治理策略研究 | 蔣洪池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37723 |
BJA170086 | 面向新工業革命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研究 | 和震 | 北京師范大學 | 37724 |
CCA190261 | 非計算機化與計算機化兒童編程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 孫立會 | 中央民族大學 | 37725 |
CHA170264 | 生態學視角下殘疾兒童家庭教養與支持 | 蘇慧 | 華中師范大學 | 37726 |
DHA170344 | 區域基礎教育信息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 宣小紅 | 中國人民大學 | 37727 |
DHA180369 | STEM教育理念下的中學物理項目學習研究 | 許靜 | 天津師范大學 | 37728 |
DJA170322 | “本碩博”一體化卓越職教師資培養研究體系 | 蔡玉俊 |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 37729 |
DLA180407 | 民族邊境地區混合式工作坊提升鄉村小學藝術素養的研究與實踐 | 唐華 | 廣西教育學院 | 37730 |
EFA170436 |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大學跨國學術團隊知識轉移機制與績效研究 | 韋惠惠 | 河南大學 | 37731 |
EGA180456 | 杰出科學家學術影響力擴散及學術地位塑造的規律研究 | 高志 | 天津城建大學 | 37732 |
EIA170474 | 構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研究 | 宋敬敬 | 廣西大學 | 37733 |
EIA170475 | 大數據環境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平臺的分析研究 | 李晨 | 太原師范學院 | 37734 |
EKA190518 | 新時代鄉村教師精準培訓體系構建研究 | 張賢金 | 福建教育學院 | 37735 |
FEB180515 | 中小學德育模式構建研究 | 易連云 | 海南師范大學 | 37736 |
FEB180516 | 中學生網絡道德教育模式的構建 | 袁曉琳 | 海南師范大學 | 37737 |
FFB170634 | 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教育扶貧績效評價研究(2011-2016) | 田宇 | 吉首大學 | 37738 |
FHB170582 | 山西省中小學名師專業成長研究 | 王愛玲 | 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 37739 |
FHB170585 | “生命課題”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 夏晉祥 |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37740 |
FHB170594 | 基于“聯掛幫”機制的區域教研深度轉型實踐研究 | 鄭貴成 | 重慶市開州區教師進修學校 | 37741 |
FHB180651 | 基于生態文明理念的小學生態文明教育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研究 | 劉毅 | 昆明市盤龍區明通小學 | 37742 |
FIB170501 | 基于“供給側”改革的廣西研究生教育發展新路徑 | 鄧硯 | 右江民族醫學院 | 37743 |
FIB170511 |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大學卓越教師培養研究——核心素養的視角 | 孫凱 | 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 | 37744 |
FLB170648 | 青少年足球普及機制創新行動研究 | 柳惠斌 | 泉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 37745 |
免鑒:7項
批準號 | 課題名稱 | 姓名 | 工作單位 | 證書號 |
BFA170055 | 行業劃轉院校發展戰略類特色研究 | 周志強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37746 |
BHA170142 | 學前兒童生態化家庭支持機制及運行策略研究 | 岳亞平 | 河南大學 | 37747 |
BIA190186 | 大學生創業能力與素養的“五位一體”精準培養模式研究 | 李彥斌 | 華北電力大學 | 37748 |
BIA170239 | “雙一流”背景下中國特色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差別化發展研究 | 董立平 | 廈門理工學院 | 37749 |
BIA200192 |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高等教育示范區政策支持體系研究 | 王志強 |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 37750 |
DHA190434 | 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高中數學建模教學實踐研究 | 蘇圣奎 | 福建省廈門第六中學 | 37751 |
FHB180582 | 中西閱讀理論視閾下的中小學閱讀范式與應用研究 | 段雙全 | 賀州學院 | 37752 |
合格:84項
批準號 | 課題名稱 | 姓名 | 工作單位 | 證書號 |
BAA170013 | 西方教育哲學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研究 | 祁東方 | 山西大學 | 37753 |
BBA180079 | 農村留守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風險和保護因素研究 | 陸芳 | 鹽城師范學院 | 37754 |
BCA170077 | 基于大數據的在線協作學習分析評價與干預策略的實證研究 | 李艷燕 | 北京師范大學 | 37755 |
BFA170060 | 農村義務教育治理體系優化與能力提升的M縣個案研究 | 魏峰 | 南京師范大學 | 37756 |
BFA190055 | 新時代高校服務育人架構與機制研究 | 王勝本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37757 |
BGA170044 | 教育反貧困治理的互聯網公益協作研究 | 劉佳 | 揚州大學 | 37758 |
BHA170119 | 中國基礎教育質量評價的異質性研究 | 伍遠岳 | 華中師范大學 | 37759 |
BHA170156 | 農村小學全科教師的素質結構及其職前專業發展研究 | 邱芳婷 | 寧夏師范學院 | 37760 |
BHA190123 | 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課程決策權的社會學研究 | 李洪修 | 天津師范大學 | 37761 |
BIA170169 | “一帶一路”視閾下中國建設亞洲高等教育樞紐的路徑研究 | 王煥芝 | 華僑大學 | 37762 |
BIA170198 | 西南地區與東盟國家高等教育合作現狀與前景研究 | 梁方正(二次鑒定) | 廣西財經學院 | 37763 |
BIA170205 | 企業需求導向下全日制工程碩士學習成果評價研究 | 張建功 | 華南理工大學 | 37764 |
BIA170206 | 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態勢及其提升政策體系研究 | 史淑桃 |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 37765 |
BIA170215 | 院校研究與高等教育質量提升 | 張曉冬 | 重慶三峽學院 | 37766 |
BIA170240 | “雙一流”大學建設背景下地方本科大學國際化問題研究 | 黃英杰 | 四川輕化工大學 | 37767 |
BIA180167 | 健康中國背景下醫學生職業精神培育路徑研究 | 陳迎紅 | 溫州醫科大學 | 37768 |
BIA190186 | 大學生創業能力與素養的“五位一體”精準培養模式研究 | 李彥斌 | 華北電力大學 | 37769 |
BIA190196 | “互聯網+”時代高校學術爭議在線仲裁研究 | 曹培忠 | 山東農業大學 | 37770 |
BJA170100 |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民族地區農村職業教育發展模式研究 | 馬寬斌(二次鑒定) | 廣西師范大學 | 37771 |
BJA180096 | 現代學徒制運行機制的國際比較和中國路徑優化研究 | 賈文勝 |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 | 37772 |
BKA180234 | 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扶持政策實施績效及其優化路徑研究 | 方鳴 | 安徽財經大學 | 37773 |
BKA190225 | 百年中國社區教育發展的歷史反思與前瞻(1912-2020) | 邵曉楓 | 四川師范大學 | 37774 |
BLA170226 | 基于FATmax理論的大學生精準化有氧健身模式建立與實證研究 | 齊玉剛 | 天津科技大學 | 37775 |
BLA170231 | 基于可視化大數據分析的中小學中國畫教學評價體系建構研究 | 鄭文 | 華東師范大學 | 37776 |
BMA170029 | 民族地區兒童的內隱社會認知研究及其教育意蘊 | 謝超香 | 廣西師范大學 | 37777 |
CAA180239 | 學校儀式的文化記憶與教育傳承研究 | 繆學超 | 湖南師范大學 | 37778 |
CBA170257 | 網絡成癮青少年風險決策的心理機制及其干預研究 | 張國華 | 溫州醫科大學 | 37779 |
CCA170258 | 面向老年人的MOOC設計與應用路徑研究 | 趙姝 | 陜西師范大學 | 37780 |
CFA170251 | 義務教育教師工作負擔測評模型構建與應用研究 | 李躍雪 | 長春師范大學 | 37781 |
CJA180258 | 我國職業教育治理的制度邏輯研究 | 孫長遠 | 曲阜師范大學 | 37782 |
DBA180313 | 核心素養視閾下中學生“學會學習” 的現狀、影響因素及其培養 | 賈緒計 | 天津師范大學 | 37783 |
DDZ200435 | 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我國高等職業院校“ 技能共享+文化互鑒”境外辦學模式研究 | 李惠翔(二次鑒定) | 天津商務職業學院 | 37784 |
DEA170334 | 中共一大代表人生軌跡與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 張志松 | 浙江省嘉興教育學院 | 37785 |
DEA180347 | 指向立德樹人的三科統編教材典型課例分析 | 安桂清 | 華東師范大學 | 37786 |
DFA170292 | 人口政策的變遷與我國教育經濟發展的系統演化仿真研究 | 敖山 | 河南理工大學 | 37787 |
DHA170343 | 提升3-15歲聽障兒童隨班就讀質量的區域支持系統研究 | 喬慧芳 | 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局 | 37788 |
DHA170354 | 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初中化學學業質量云評價研究 | 吳運來 | 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 37789 |
DHA170426 |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表現性評價研究 | 康世剛 |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 37790 |
DHA180356 | 青少年研學旅行地方課程研究 | 姜家麗 | 濱州學院 | 37791 |
DHA180358 | 新時代“以學習者為中心”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體系研究 | 王慧霞 | 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 37792 |
DHA180365 | 基于大數據平臺的課堂教學行為評價研究 | 朱雪梅 | 南京師范大學 | 37793 |
DHA180414 | 高中語文培養文化自信的實踐模式研究 | 馬緒霞 | 安徽省臨泉第二中學 | 37794 |
DIA170364 | 民國時期(1912-1937)大學國際化發展路徑研究 | 甘少杰 | 渤海大學 | 37795 |
DIA170376 |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整合問題研究 | 鐘淑萍 | 東北師范大學 | 37796 |
DIA170382 | 基于學習共同體的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發展研究 | 王莉方 | 北京聯合大學 | 37797 |
DIA180380 | 基于過程方法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研究 | 任立肖 | 天津科技大學 | 37798 |
DIA180400 | 新時代大學生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創新模式研究 | 尚云麗 | 淮北師范大學 | 37799 |
DJA170312 | 傳承與轉型:中國近代工廠學徒制研究 | 楊大偉 |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 37800 |
DJA170329 | 職業教育語文課程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 | 范冬梅 | 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 37801 |
DJA180326 | 校政企社多元共促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研究 | 曾武祈 |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 37802 |
DJA180330 | 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的終身職業教育體系研究 | 杜啟平 |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 37803 |
DJA180345 | 基于“工程實踐創新項目”的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 張維津 | 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37804 |
DJA190336 | 應用型本科高校質量標準及評價體系研究——基于國際比較的視角 | 張燁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37805 |
DJA190347 | 基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職人才培養體系創新研究 | 鄒吉權 | 天津市職業大學 | 37806 |
DLA170389 | 大氣污染對青少年學生心肺耐力影響的隊列研究 | 李玉強 | 華東師范大學 | 37807 |
DMA170285 | 民族學前教育的基本理論與實踐研究 | 史大勝 | 中央民族大學 | 37808 |
EBA170439 | 學前流動兒童學習品質發展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 | 張莉 | 華東師范大學 | 37809 |
ECA170447 | 大數據環境下我國高職院校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 馬力 | 湖北大學 | 37810 |
ECA180463 | 基于教育大數據的高校學生行為分析與預測研究 | 杜曉明 | 江蘇科技大學 | 37811 |
EEA180477 | 中學生道德信仰培養機制研究 | 孔令新 | 湖南師范大學 | 37812 |
EGA180455 | 社會治理視域下農村社區教育發展研究 | 楊育智 | 山西農業大學 | 37813 |
EHA170484 | 藝術教育對三到六歲幼兒身心發展的影響力研究 | 張樂涵 | 綏棱林業局中心幼兒園 | 37814 |
EIA180494 | 改革開放40年高等教育系統變革的中國邏輯與路徑 | 賈秀險 |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 37815 |
EIA180500 | 基于新工科建設的“三創”教育改革與實踐研究 | 肖榮輝 | 廈門南洋職業學院 | 37816 |
EJA170452 | “中國制造2025”視域下高職人才培養質量標準與評價機制研究 | 李文靜 |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 37817 |
FEB170497 | 農村學校促進青年教師泛專業素養發展的實踐研究 | 葉建松 | 浙江省余姚市泗門鎮中心小學 | 37818 |
FGB170624 | 基于GIS與3D可視化的學前教育機構布局規劃監測系統的研發 | 王先達 | 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37819 |
FGB170625 | 我國地方體育院校轉型發展研究 | 鄒奇 | 吉林體育學院 | 37820 |
FHB170527 | “168”教學改革模式實驗研究 | 劉明 | 廣西柳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 37821 |
FHB170534 | 班級管理制度構建的家長委員會研究 | 高浩然 | 儋州市思源高級中學 | 37822 |
FHB170548 | 涵養生命氣象的普通中學內涵發展實踐研究 | 劉維朝 | 長沙市雅禮中學 | 37823 |
FHB170551 |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校本課程建設研究 | 王妮 | 懷化市鐵路第二中學 | 37824 |
FHB170558 | 中學師生國學素養現狀及培養對策研究——以江西省為例 | 萬書言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 37825 |
FHB170567 | 小學生品格塑造的課堂實踐研究 | 閆華英 | 內蒙古包頭市昆區團結大街第四小學 | 37826 |
FHB170584 | 中小學生社團活動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 | 張美玲 | 陽泉市教學研究中心 | 37827 |
FHB170608 | 農村初中國家課程校本化實踐研究——以語數外為例 | 王建龍 | 天津市靜海區實驗中學 | 37828 |
FHB170618 | 基于貴州生態資源的小學項目學習課程的設計與行動研究 | 王羽 | 北京師范大學貴陽附屬小學 | 37829 |
FHB180543 | 基于2010年-2018年山西省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現狀及對策研究 | 暢肇沁 | 太原師范學院 | 37830 |
FHB180547 | 部編版語文教材使用過程中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研究 | 武紅芹 | 太原市杏花嶺區教育局 | 37831 |
FHB180562 | 兵團高中學生主體責任培養的實踐研究 | 朱萬喜 | 可克達拉市鎮江高級中學 | 37832 |
FHB180625 | 智慧校園建設對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 胡智全 | 黃石市第十四中學教育集團 | 37833 |
FHB180626 | 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中小學研學旅行課程建設融合與創新研究 | 阮正林 | 武漢市江夏區第一初級中學 | 37834 |
FIB170603 | “一帶一路”倡議下廣西民辦高校與東盟國家教育合作研究 | 梁炳猛 | 廣西外國語學院 | 37835 |
FLB180674 | 中小學優秀體育教師教學行為特征實證分析 | 彭小偉 | 武漢體育學院 | 37836 |
不合格:2項
批準號 | 課題名稱 | 姓名 | 工作單位 |
DJA190345 | 高職學生學習效率的調查研究 | 李傳剛 |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EIA180498 | 西部地方本科高校高層次人才穩定的政策支持路徑研究 | 張笑予 | 寶雞文理學院 |
終止(研究滿五年,課題鑒定不合格):2項
批準號 | 課題名稱 | 姓名 | 工作單位 |
BIA170178 | 大學故事與大學精神的建構與傳播研究 | 宋德發 | 湘潭大學 |
CHA170263 | 利益相關者視角下教育政策評估研究 | 杜文靜 | 山東師范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