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技術實踐與法學理論研究的密切互動,促進我國相關法律體系的時代更新,進一步加強我國網絡安全法治建設,中國政法大學網絡法學研究院發布《2019年度網絡法治理論研究項目課題》。課題申報受理工作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指導原則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圍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大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主題,組織力量深入研究闡釋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以國家網絡法治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重點,深入開展理論研究,為國家網絡安全法治建設的立法、執法、司法和法律服務實踐提供理論支持。
二、課題類別和資助經費標準
(一)課題類別
課題類別為網絡法治理論研究重點課題。
(二)資助經費標準
網絡法治理論研究重點課題,每項資助經費不超過5萬元。
三、申報要求
(一)申報受理范圍
全國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和司法機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法學類社團、企事業單位的在職人員,符合本公告規定的申報條件者均可申報。
(二)申請者條件
1. 申請者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遵守憲法和法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 申請者應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對申報課題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礎,有足夠時間專心研究。
3. 申請者(課題組全體成員)應具有本科以上學歷。
(三)申報注意事項
1. 申請課題者,由課題主持人所在單位按照申請者條件要求承擔審查責任。
2. 每個課題主持人只能申報一個課題;課題組成員最多可以參加兩個課題的申報(所列課題組成員必須征得本人同意),否則視為違規申報,參與申報材料無效。
3. 申請課題,原則上課題組由不少于兩人、不超過六人(主持人除外)組成;確實認為本人已有足夠的研究成果,有能力和時間按期保質完成研究任務的,可以單獨申報,無需專門組成課題組。
4. 課題題目:《課題指南》為課題的研究范圍,課題申報題目原則上從《課題指南》中選定,也可對申報題目作適當調整;有重大研究價值的課題,可不受《課題指南》限制。
5. 課題不資助博士論文,不能以博士論文相同或相似的內容參加課題申報。
6. 課題研究成果形式包括專著、編著、譯著、教材、論文。研究成果為專著、編著、譯著、教材的,須正式出版;研究成果為論文的,課題組須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與課題研究相關的論文1篇以上,并標明“中國政法大學網絡法學研究院”支持項目。
7. 課題的研究期限一般為兩年。
8. 凡在課題申請中弄虛作假者,一經發現并查實后,研究院有權隨時撤銷已立項課題,追回課題資助經費,兩年內無資格申報研究院課題。
四、申報辦法
(一)課題申報受理工作原則上由申報單位集中辦理。申報材料見公告后附件,請自行下載。
(二)申請者請認真閱讀《課題指南》,按照要求填寫《申請評審書》。
(三)課題申請者所在單位應對申請者資格及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并按規定簽署審核意見。
(四)申報材料使用WORD軟件錄入、A4紙打印《申請評審書》一式1份及電子版1份(郵箱地址:wlf@cupl.edu.cn)。
五、申報時間
2019年11月30日開始,2019年12月30日截止(以郵戳日期為準),逾期不予受理。
六、材料寄送
收件單位:中國政法大學網絡法學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25號中國政法大學科研樓A523
郵編:100088
郵寄方式:一律采用中國郵政EMS方式寄送
聯系人:張婷
聯系電話:58903002
中國政法大學網絡法學研究院
2019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