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青海省法學會文件
青法學字[2019]2號
關于開展第三屆“三江源法治論壇”主題征文活動的通知
各市州委政法委,全面依法治市(州)委員會辦公室、法學會,省直政法各單位,各會員聯絡組,各社科研究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推動青海法學研究事業繁榮發展,發揮高端智庫作用,省委政法委、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省社科聯和省法學會決定聯合主辦第三屆“三江源法治論壇”,推進平安青海、法治青海建設,更好地服務與保障生態保護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為辦好本屆論壇,匯聚各方智慧,決定開展論壇主題征文活動,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開壇時間
2019年下半年(具體時間另行通知),會期l天半。
二、舉辦地點
西寧(論壇地點另行通知)。
三、論壇主題
(一)主題:推進“一優兩高”戰略與法治保障。
(二)分論題:
1.生態安全與法治保障;
2.法治與城市發展;
3.法治與推進社擊治理現代化建設;
4.司法實踐與改革;
5.未成年人權舉辦保護。
四、征文須知
(一)征集范圍。青海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和法學法律工作者、省屬院校政法專業在校大學生均可參加論文征集評選活動。
(二)征文要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應在論壇主題與分論題涉及范圍之內。作者也可根據研究側重自擬論文(調研報告)題目,不拘泥于分論題的標題。
(三)保密及學術性要求。應征論文(調研報告)內容不得涉密,必須符合學術規范。凡是內容涉密或不符合學術規范要求的論文(調研報告),不得參加論壇交流及評獎。
應征論文(調研報告)應當符合如下規范:
1.論文(調研報告)首頁腳注寫明作者姓名、單位、職稱職務、手機號碼、通信地址、郵編及E-mail地址。
2.論文(調研報告)主標題統一為小二號宋體,正文統一使用小四號宋體,行距為單倍行距,設定值為1倍。
3.全文須區分注釋與參考文獻,宋體,五號字,注釋均以每頁自動生成腳注,每頁重新編號;參考文獻置于文末,同一文獻多次引用時請均使用全稱。
4.論文(調研報告)應符合一般性學術規范要求。論文內容杜絕空泛,應突出針對性、實效性。
5.論文字數在8000字以內,調研報告不少于15000字;
論文(調研報告)首頁左上角請注明第三屆“三江源法治論壇主題征文”字樣。
五、評審及獎勵
(一)評審機構。本次征文活動將由省社科聯、省法學會按照《青海省法學會征文評獎辦法》的規定,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
(二)評審原則及程序。本次征文活動,堅持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堅持質量至上,在做好政治把關的基礎上,對應征論文進行初評、復評、學術不端檢測和終評四個環節。
(三)獎項設置。本次征文活動設論文一等獎3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10個,優秀獎若干個,“優秀組織獎”若千個;本屆論壇在獲得一、二、三等獎,優秀獎,“優秀組織獎”的獲獎證書上加蓋承辦單位印章。
對論點明確、論證充分、邏輯嚴謹,具有實踐參考價值的優秀論文(調研報告),列入省法學會年度課題,并給予一定經費資助。
(四)成果轉化。獲獎論文將形成若干期《青海法學研究要報》,并公開結集出版。
(五)人員邀請。邀請部分獲獎論文作者參加第三屆“三江源法治論壇”。
六、工作要求
(一)各地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廣泛宣傳發動,認真組織,積極參加征文活動。
(二)應征論文(調研報告)截止日期為2019年6月25日,報送時須提交論文電子文檔。
(三)聯系人及其方式。
1.省社科聯聯系人:韓學歷,電話:097l-846506l,電子信箱:303828029@qq.com;
2.省法學會聯系人:劉傳康,電話:0971-8253905、8250793(傳真),省法學會電子信箱:qhsfxh@sina.com;
附件:
1.第三屆三江源法治論壇征文參考題目
2.第三屆三江源法治論壇參會論文匯總表
附件1:第三屆“三江源法治論壇征文”
參考題目
一、生態安全與法治保障
1.水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與法治化路徑
2.湖泊環境治理與保護
3.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與發展
4.省域黃河生態帶發展與法律規制
5.青藏高原地區野生動物保護中的法律問題研究
6.長江黃河瀾滄江流域省份共建共治共享機制研究
7.生態文明視域下實現綠色發展轉型發展的生態法治保障機制研究
8.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產業發展中的法律問題解析
9.三江源地區生態價值評估與補償機制研究
10.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疑難問題解析
二、法治與城市發展
1.軍民融合企業發展中的法律問題
2.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法律問題
3.大西寧發展格局下的城市擴容建設問題與規制
4.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法律問題探究
5.城市“黑車”治理的法治化路徑
6.西寧機場建設與發展中的法律問題研究
7.西寧城鎮房屋租賃市場現狀及法律規制
8.智慧警務機制變革推動高質量發展
9.法治城市建設中的規制創新
10.花園城市建設的法治化路徑
11.法治:環境保護與尊重民俗的契合
三、法治與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
1.實施鄉村振興建設的法治化路程
2.民族團結進步實務問題研究
3.青海全域旅游經濟發展與法治保障
4.法治視域下的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5.城鄉多層次社會保障與法治應對
6.新時代應急保障能力建設與法治保障
7.農牧區孤寡老人養老服務法治化研究
8.社會治理的精細化問題研究
9.公益法律服務現實困境及出路
10.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路徑
四、司法實踐與改革
1.政法單位加強國家政治安全研究
2.政法部門與紀檢監察機關工作銜接和協作機制研究
3.維穩工作視角下的防范輸入性風險研究
4.法院檢察院辦理涉黑涉惡疑難案件問題解析
5.健全完善檢察機關法律監督體系研究
6.建立檢察機關政治督察制度研究
7.建立罪錯未成年人臨界教育、家庭教育、分級處遇和保護處分制度研究
8.提高司法鑒定質量和公信力建設研究
9.青海法治建設考核指標體系建設
10.青海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研究
11.環境保護中行政執法問題與對策研究
12.全省法院藏漢層次性雙語人才培養的調研
13.法院訴訟檔案管理機制研究
14.全省法院網上辦案辦公的調研
五、未成年人權益保護
1.實施未成年人社區矯正中的法律問題研究
2.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偵查程序中若干法律問題研究
3.青少年游戲成癮的原因與對策
4.未成年人社會性教育研究
5.青少年法治教育實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