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劃著船兒采紅菱
發布日期:2023-11-28  來源:民主與法制周刊  作者:汪志

               

  在鄉野的生活總是有著各式各樣的樂趣,比起城市生活多了一番自然風味。對鄉野生活的回憶,其實也是對自然風光的回憶,更是對曾經童年的回憶。這,其實也是一種鄉愁……

  

  秋高氣爽的日子,最美莫過于劃著船兒去采紅菱了!

  紅菱,又叫菱角。而菱,葉子形狀為菱形,果有尖銳的幾個角,極像粽子。故鄉在水鄉澤國的南方,在那兒的池塘、小河里菱角隨處可見。菱角的顏色或青或紅或紫,每到金風送爽的秋季,彎曲的小河里布滿了密密的菱葉,幾只小船或木盆蕩漾在菱葉間,微風拂面,采菱人笑語盈盈,一幅溫婉的水鄉畫卷。在故鄉,采菱角又稱“翻菱角”,漂浮在水面上的只是菱的葉子,真正的菱角藏在水下的菱盤根部,需要采摘者一手翻起菱盤,一手從不同方位采摘。

  兒時,村里村外的池塘里長滿了菱角,母親最擅長采菱了。小時候,記得菱角是不用種植的,家鄉那個小池塘里總是布滿了不請自來的菱角。它們經過一冬的蟄伏,在春風的呼喚下開始冒出小嫩芽,并逐漸長出分枝,向四周蔓延,擴張地盤,用不了多久,池塘上面布滿了綠盈盈的菱角秧,好像鋪了一張綠色的地毯。或許嫌這純粹的綠色太過單調,菱角秧的藤蔓在春末夏初時會開出白色的小花,風吹過池塘,碧波蕩漾,水面一片搖曳生姿。菱角熟了的時候,母親就來到池塘邊,只見池塘一片綠色,厚厚的菱葉鋪滿了池塘,看不到一絲絲水的波紋,真是“接天菱葉無窮碧”呀。母親坐在自制的圓木盆里,兩手輕輕劃著水,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不停地摘下一顆顆紅色的大菱角。我在一旁看得發呆,趁母親采摘滿滿的一盆紅菱上岸后,迫不及待地坐到木盆里,想不到重心偏離,我連人帶木盆全翻在水里,母親當即教我如何上小木盆采紅菱。在母親的幫助下,重新坐穩小木盆后,我輕劃著,眼前,漂浮在水面的一簇簇菱葉,如同一朵朵盛開的綠色的荷花,我小心地用左手拎起一簇菱葉,只見無數根系繞在一起,肥大的莖葉下結出了好幾顆紅色的大菱角,如同幾只大蝦躲在綠葉下玩捉迷藏的游戲呢。我欣喜若狂,連忙把它們小心翼翼地摘入盆中,不一會兒,小木盆就被這些“大紅蝦”擠滿了。看著這水靈靈的菱角,我忍不住用嘴咬開,吃了一個白白的菱角米,鮮甜鮮甜的,真好吃。我邊采邊吃,邊吃邊采,快樂極了。

  其實用小木盆采紅菱是個技術活兒,如果使用不當,要么木盆就地打圈,左右搖晃著;要么采摘過程中人仰盆翻,菱角全撒落到菱葉下面,白費了工夫。而最穩妥的是小船,船兩邊的人彎腰爬在船沿邊,不停地劃船采摘。

  菱角被譽為“水中落花生”,是秋季人們最愛吃的美食之一。剛出水的菱角呈嫩綠色,剝開皮后露出白嫩的果實菱角米,有一股鮮嫩味,像荸薺,嫩如雪梨,脆似香藕。每次采摘后,母親就將菱角分開,嫩菱角留著生吃,而老菱角放入鍋中加水煮熟,剝開后菱角米的味道更加鮮美。

  菱角不僅口感好,還能滋陰清熱、緩解秋燥。在古人看來,多吃菱角可以補五臟,除百病,且可輕身。《本草綱目》里寫:“菱角能補脾胃,強股膝,健力益氣。”《齊民要術》說:“菱能養神強志,除百病,益精氣。”不光是菱角好吃,就連“菱藤”也可以吃,清代有本烹飪書《調鼎集》寫道:“夏秋采之,去盡葉、蒂苗根上圓梗,滾水焯熟,拌姜、醋、糟,醉可也。”兒時,母親常摘些菱藤去除其外皮,滾水焯熟后拌涼菜,令人終生難忘。

  紅菱也博得古代名人的垂青。屈原在《楚辭•招魂》里寫過“涉江采菱”。南朝皇帝蕭衍作過一整套《江南弄》曲調,“歌采菱,心未怡。翳羅袖,望所思”。唐朝王建寫了“水面細風生,菱歌慢慢聲”。白居易寫《看采菱》:“菱池如鏡凈天波,白花點稀青角多。”而在《天龍八部》里,阿碧素手摘紅菱給段譽吃,放在嘴里一咬,雙手一搓、一捏,甜脆的菱肉便滾進了嘴里……


責任編輯:譚則章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