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賬折與水牌中的商業信用
發布日期:2023-06-12  來源:法治日報  作者:馬建紅



  在任何時代,商業貿易都是一個社會最活躍的因素,原因很簡單,逐利是人的本性,而商業正可激發人們將這種本性發揮到極致。商人逐利,要實現利潤的最大化,需要有豐富穩定的貨源,要有購買力強大且穩定的客源,“一錘子買賣”注定行之不遠,而這些都離不開信用良好的市場環境。
  在當今社會,商人們幾乎能在任何地方發現商機,在商家炒作出來的購物節,許多網購平臺早早就開始了大促銷活動,商品琳瑯滿目。而在結算方面,即便這個月手頭比較“緊”,也并不妨礙人們的消費,因為消費信貸產品鼓勵人們“寅吃卯糧”,讓那些中低收入的消費人群也有能力加入網購大軍,大幅提升了消費力。
  在這種現代商業模式中,可以輕易地完成跨區、跨省甚至跨境的交易。作為消費者,在網購的時候基本上不用操心電商在什么地方,只要產品式樣、質量、價格等合適,即可“下單”。電商也無須了解他所“打交道”的消費者人品怎么樣,因為與客戶支付方式“綁定”的銀行卡信息,足以使電商信任其具備足夠的購買力。即便將來有了紛爭,也會有可以值得信賴的投訴或訴訟渠道幫助解決。這樣的“操作”手法,在古代社會實在是無法想象的。
  歷史學家王爾敏先生在《明清社會文化生態》一書中,有一篇文章談及“賬折”與“水牌”。在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的大百貨公司為了招攬顧客,允許顧客掛賬賒欠,而這就是“美國使用信用卡的前身”。這樣一種模式,在明清時期的庶民社會中,則表現為當時普遍流行的賬折與水牌這些掛賬或信用工具。
  王爾敏先生介紹商人使用賬折的目的,既在于拓銷,又兼以鞏固顧客的長期購買。明清時期的商人對老顧客每戶均立一折,不過折上并不用人名區別,因為沒人愿意把自己的姓名開在賬折上。每戶開一折,都是開明堂號,如果是大姓富戶,一個堂號又會有若干分房獨立之戶,例如“六桂堂翁記”“六桂堂汪記”“三槐堂長房”“三槐堂五房”等堂號標示。如果沒有堂號,就會用各種特用專字加以區別,如“福記”“喜記”“壽記”“宇記”“宙記”等,但都須出于顧客的自行選擇,并長久使用。這種做法,旨在保障個人隱私,其性質類似于今天的密碼。對于資本雄厚與貨源豐足的商家,他們為了拉攏顧客,一般會發行長期賒欠的賬折。結算賬折的時間,大抵在每年的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冬至日前的十來天。屆時,商家會派專人到各客戶住宅收賬,而依一般的社會習慣,客戶也會到期結清。發行這種賬折的商家,有綢緞莊、布商、油坊、酒坊、醬園、餅干糖果店、雜貨店等。顧客平時到這些商店購物,帶著賬折即可,選好物品后,立即算好市價記入賬折,即可完成交易。商家則定時送貨到家,再將日期貨價記入賬折。這種賬折模式,有利于市井商賈廣納客源,長期保持穩定的收益。不過,賬折一般只流通于大城市,而不會逾越至其他城市,以避免討債賴賬之事。
  在一般的貧窮小民居住的社區,一些小雜貨店、小販貨攤等則用水牌做賒欠的工具。水牌只是雜貨店所備的一塊白漆木板,所有往來賒欠賬戶,一概用黑色筆寫在水牌上面,每戶占一行或兩行,名下記載何日購何物錢若干。待顧客還清舊欠后,賬目即用水布擦去,所以稱之為水牌。每家商號的賒欠網都不會超過一條街巷或一個小村落,賒欠戶與商戶必是十分相熟的。水牌記賬一般如此記錄:陳麻子打酒半斤、二十文;二黑驢香油二斤、大鹽半斤、醋一斤、二百八十文等。因為熟識,所以小商販賬目清楚,絕不會弄錯人,而顧客也不會欠錢不還,因為水牌天天懸掛壁上,來往人等俱可一目了然,還錢后當面將水牌擦拭干凈。人們只要手頭有錢,都會立刻還上,因為誰也不愿意將名字長期掛在水牌上,如若成了“老賴”,街頭巷尾之眾人很容易知曉。所以,對于商戶來說,這種賒欠是沒什么風險的。這大概就是費孝通先生筆下“熟人社會”之情狀吧。現代的農村人,一般都會想起村中或村頭“代銷點”里的那塊小木牌吧。
  在明清庶民社會中,賬折也好,水牌也罷,都是商人為了擴大客源而使用的一種工具。它使客戶手頭的暫時拮據不會影響其消費,而對于商戶來說,暫時的通融,為的是日后更多的收益。只是以往的賬折與水牌的使用,只及于同一城市或同一街巷村落,逾此則可能生出欠賬不還的擔憂,這也就局限了這種“信用”工具使用的范圍,也必然影響商業的繁榮與發展。不過,在電商網購急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雖已有了諸多的平臺或工具,使商貿往來跨越了區域省份的界限,甚至走向了國際,但無論買賣大小,信用依然是經商之重要根基。一錘子買賣式的交易或可占得一時便宜,卻使其難在商界立足。明乎此,世間的商貿紛擾也就會減少許多。
  (文章節選自馬建紅《穿越古今的法律智慧》,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責任編輯:譚則章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