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極像一場無法預知結果的旅行。走好今后的人生之路,要靠你們自己的人品、知識、智慧、天賦和能力以及你們的追求和機遇。我雖然是過來人,但沒有可資炫耀的過往經歷和經驗與你們分享,也沒有深刻或者故作高深的思考與你們共勉。臨別之際,只是提三點希望。
第一,希望你們勇于擔當奮發有為。你們在不尋常的時期在校學習,經過了疫情肆虐和抗疫斗爭的磨礪,看慣了世界風云變幻,增長了難得的見識。當前世界之大變局猶如魔幻,機遇與挑戰更加撲朔迷離。你們生逢一個大變革時代,時代的重擔落在你們身上。希望你們不畏浮云遮望眼,志存高遠,奮發有為,積極投身于時代洪流和創業沃土,以天下為己任,以國家興亡為使命,不負時代不負韶華。
在你們啟航之際,“內卷”之說甚囂塵上此起彼伏,“躺平”之聲來勢兇猛不絕于耳,人間萬象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內卷”“躺平”之類的流行語或許折射了蕓蕓眾生中的難。毒舌總歸刺耳,危言終究聳聽,但說多了也總會讓人無法淡定。欣慰的是,你們擁有優越的教育背景和良好的綜合素質,在校期間練就了十八般武藝,都是時代的幸運兒,在同儕的激烈競爭中占據奮斗啟航的高地,具備脫穎而出的良好潛質。況且,“內卷”一定是打破“內卷”的前奏,變局必然蘊含著更多的機會和可能性。相信你們有足夠的能力打破“內卷”的魔咒,“躺平”更不會是你們的選項。你們應該成為破“卷”而出的開拓者,時代奮進的引領者,歷史使命的擔當者。
第二,希望你們秉持良知弘揚法治。回首這幾年,學院究竟留給你們什么?或者說,希望能夠留給你們什么?我認為最為突出的是三點:
一是愛。學院始終以學生為本,傾心關愛同學們,向同學們傳遞了愛。學院的關愛,就是希望在你們純凈的心靈中播撒愛的種子,希望你們走向社會后始終懷有愛心,始終愛自己,愛別人,愛國家,愛社會。即便外面的世界是涼薄的,也不忘獻上一份溫情。充滿愛的心靈,可以打破精致利己,可以樂于奉獻,可以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我相信,愛的種子已在你們身上生根發芽。
二是良知、信念和精神。無論是法律人還是社會人,都離不開良知,安身立命首先要秉持良知。你們是法科學子,飽受多年的法學熏陶,深受法治信念和法律精神的浸潤。你們走出校門,就意味著社會多一顆法治的種子。希望你們無論身在何處,時刻不忘弘揚法律精神和法治信念。
三是知識體系、價值和方法。像其他任何職業一樣,從事法律職業必須掌握一套“有效的知識”。如霍姆斯大法官所說,“如果一個人對所從事的事業,擁有一套有效的知識,就可以更自在地享受悠閑,而毋需一有時間就花在閱讀所有公開的判例上”。“有效的知識”則是理論、經驗、方法和悟性等多因素的有機結合。經過多年的教育培養,你們已初步掌握體系化的基礎和專業知識,熟悉了公平正義的價值體系,并掌握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學習技能方法,初步培養了法律感和法律方法。希望你們在法治實踐的海洋里一展身手,持公平正義之天平,揚法律之利劍,除人間之邪惡,保社會以清明。
第三,希望你們能觀滄海能笑紅塵。現在的你們或許是鮮衣怒馬,一定是躍躍欲試,前景無限。不過,人生終歸變幻莫測,既可能一帆風順一路開掛,又可能歷盡滄桑屢經磨礪,最終都應該與歲月和解,被溫柔以待。希望你們不斷強大自己,既有能力觀滄海,吐納河川,心懷天下,敢識乾坤大,又有能力笑紅塵,亦憐草木青。希望你們功成名就,但更希望你們快樂生活。事業成功是一種能力,快樂生活更是一種能力。
成敗、順逆和苦樂總是如影隨形和相伴而生。希望你們心想事成一路高歌猛進盡如所愿,但也不諱言可能會遭遇逆境挫折失敗。希望你們永葆赤子之心,始終保持淡定豁達,風光時不忘初心,暗淡時不沮喪氣餒,坦然接受榮光和暗淡,笑對人生,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院長孔祥俊,文章為作者在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2021屆學生畢業典禮上的致辭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