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的全體同學們:
下午好!
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是夢想啟航時。在今天的畢業典禮之后,你們即將啟程,意氣風發地奔赴祖國乃至世界各地,在新的人生坐標上黽勉奮進,傳遞上外法律人的精神與力量,續寫上外法律人的光榮與夢想。在這里,我要代表法學院全體師生對你們、對每一位2021屆的畢業生,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衷心的祝福!
按照傳統古典小說的套路,弟子學成下山之際,師父總要握著他們的手,語重心長地說上幾句“金句”,叮囑他們要如何如何,不要如何如何——當然,《西游記》里的菩提老祖對孫悟空的叮囑,自然另當別論。按法理學上的說法,師父的這些臨別贈言,大抵是一些義務性條款或禁止性條款,對于弟子們下山后的立身行事、建功立業,意義重大。我想,畢業典禮致辭的效果,也大抵如是吧。
但今年,說句心里話,隨著畢業典禮的日子越來越近,我心里竟第一次覺得越來越忐忑,甚至都有一點點緊張了。因為我一直沒想好要在畢業典禮上給你們說些什么。畢竟,對我來說,想說的,該說的,值得說的,在這些年的畢業典禮上已經說了,而且說得不少,再要有什么新的見解,也難。畢竟,“大道至簡”,人生的大道理,就這么幾個,也很簡單,就像托爾斯泰說的,“最深刻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而我們每個人最需要做的,便是懷持著信仰與熱愛,奮發踔厲,在具體而微的平凡之事上誠篤地踐行之,讓我們的平凡之路綻放出生命的異彩來,便像歌詞里寫的,“生如夏花之絢爛,平凡之路是答案”。
今天我要談的,就是平凡。
關于平凡,古今中外,名言警句有很多,有些名言警句極為勵志,令人聞之僨發,譬如“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等等,這些道理都是極真確的,我就不多贅述了。但今天,在這里,我想說的是,我們或許更要從人生存在的本體高度來理解平凡的意義。即,在終極意義上,我們,包括每一個我和你,本就是一個個平凡的人,此生即將或注定要在一個個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一件件平凡的事兒。甚至,很有可能——我們得有心理準備——一輩子就這么平凡著:做著一名平凡的法官、檢察官、律師或其他法律人,在一個個平凡的崗位上,認真地辦好每一個案子,寫好每一份法律文書,解決好每一件法律瑣事兒。我們的人生或許很少有機會開掛,更遑論偉大。但毋庸置疑,這或將便是我們許多人的真實人生——平凡人生。
所以,今天在臨別之際,我想鄭重地提醒大家,我們必須做好準備,遭遇平凡,體認平凡,習慣平凡。唯有習慣平凡,我們才可能在新的工作崗位上戒絕各式浮躁、焦慮、迷茫以及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空想,從而平心靜氣,俯下身子來,認真做好每一件簡單的事兒,在新的崗位上腳踏實地工作,日就月將地進步。常言說得好:“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正是每一位法律人的平凡,才可能鑄就出中國法治之路的偉大和絢爛。
要習慣平凡,還要甘于平凡,享受平凡。平凡,在很多時候,往往體現在一個人從淺至深的學習積累過程中,體現在一個偉大事業的細節和環節之中,體現在一個美好事物從量變到質變的蛻變進程之中。習慣平凡,甘于平凡,享受平凡,可能蘊育出的,乃是一種真正的不凡與偉大。最近,北大數學系助理教授韋東奕火遍了全網,一時擁躉無數,被封為“韋神”。在我看來,韋神之所以不凡,背后恰恰是他“幾乎不看電視,也沒有微信,除了查資料幾乎不上網,走在北大校園里,幾乎沒人不認識他”的平凡。這種“掃地僧”式的平凡,以及這種甘于平凡、享受平凡的人生風度與精神姿態,才是一種真正的人生格調(或上海人所言之“腔調”),唯有這種“大象無形”的平凡,才可能孕育出真正的偉大。
平凡人生,未必單調,——有時候也很浪漫,甚或是一種讓人可望不可即的幸福人生。海子在詩里寫到:“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起一個溫暖的名字”。無疑,海子筆下的幸福人生,描繪的便是一種平凡人生之情狀,字里行間卻洋溢著一種桃花源式的浪漫。記得在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續集里,舅舅對安利柯說:“我不是詩人,從沒寫過一首詩,卻想在人生的平凡瑣事上種下詩去。一經種下了詩,任何平凡的事物也會生長出愛與想像,一切都會含有別樣的情趣,把人心溫暖起來。”“在人生的平凡瑣事上種下詩去”,讓平凡人的平凡生活自茲充滿了愛與想象,諸位想想,這該是一種何其浪漫和幸福的詩性人生。
平凡并非平庸。人之一生,有時候,甚至很多時候,因了種種合理或不合理,主觀或客觀,偶然或必然,幸運或不幸的緣因,我們只能做一個平凡的人,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認真而奮勉地做著一件件平凡的事兒,像螢火蟲一般煥發著自己最大的光亮。但是,倘若我們的職責與工作,能夠服務于人民所需,能夠促進社會公益,甚或是一個偉大事業的一個微小而不可或缺的環節,那么我們的工作便注定變得不平凡,我們的人生亦因此變得充滿意義。這便像一個平凡的法官、檢察官、律師,之于我們國家偉大的法治事業。因此,我們平凡,但絕不平庸。個體之平凡,方能成就整體的偉大,而整體之偉大,更能彰顯個體之不凡。
習慣平凡,甘于平凡,并不意味著沒有理想,喪失信念,甘作“躺平青年”。畢竟,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任何宏圖大業,雄心壯志,必定是寄寓于日積月累的平凡努力之中,而水到渠成地實現的。很大程度上,我們的努力,絕非僅僅在為了個體優渥福利與境遇之實現與改善——雖然這也極為重要——而更是在平凡的崗位上竭盡所能地服務于國家、社會與時代之所需,進而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與目標,這或是當下更多的青年拒絕“躺平”的強大理據。
記得一百多年前,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西奧多·德懷特教授在畢業典禮上深情寄語法學院學生:“……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如何發展自己的潛能,如何利用我們的能力去幫助他人。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是一種享受,但是稍縱即逝。為他人造福所帶來的快樂,卻永遠不會消退。當你們作為法律人慢慢老去時,回憶起自己一生的成就,接受旁人的贊頌,為自己真誠的付出備感榮耀,因自己堅定的判斷而驕傲時,該是何等心滿意足、何等自得其樂”。無疑,這種法律人的平凡人生,便是一種充滿理想主義與奉獻精神的榮耀人生。
同學們,再過十幾天,就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的紀念日了;仡櫚倌挈h史,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每一個階段,正是每一位平凡的共產黨員,每一位平凡的中國人,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矜矜業業,甘于平凡,兢于奉獻,接續奮斗,才共同鑄就了百年黨史的偉大與輝煌。2019年9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指出:“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斗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希望同學們以此為勉箴,在人生的新征程上,永遠懷持一顆平凡之心,努力做好每件平凡之事,“在平凡的人生里種下詩去!”繼續創造出屬于你們自己的不凡人生。
最后,祝大家工作順利,生活幸福,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