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顧永忠:寄語青年律師“初極三問”
發布日期:2021-04-20  來源:衡寧律師
顧老師用“初極三問”寄語青年律師,希望青年律師深入思考并用自己的行動回答好、實踐好為什么做律師、做什么樣的律師、怎樣做律師這三個問題。

今天我很高興應邀參加衡寧所與尚權所聯合舉辦的“新時代青年律師的使命與擔當”主題聯誼活動。這個話題對我也很有吸引力,按照聯合國的標準,65歲以下都是青年,今年是我作為“青年”的最后一年,我得抓住這個尾巴。同時,我對青年律師的成長和發展一向非常關注,深感他們走上律師從業之路特別是最初階段面臨的各種困惑,所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愿意給他們提供一些幫助。

2009年我曾經發起組織實施了一個青年律師刑事辯護法律援助培訓與示范項目,對象是20多位執業3年以下的青年律師,先請陳瑞華、楊宇冠等著名教授和田文昌、李貴方、張燕生、錢列陽等大律師給大家培訓上課,之后我們又在海淀法院的支持下組織這些青年律師辦了300多個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在辦案過程中,我親自指導律師辦案,遇到疑難復雜的案件還和大家討論,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在當時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當時參加培訓的青年律師中,有好幾位現在已經成為刑辯界有相當影響力的律師了,比如大成律師事務所的婁秋琴,東友律師事務所的邢戰濤,煒衡律師事務所的彭逸軒等。

尚權所和衡寧所于我而言,可以借用剛才幾位律師的說法——我是看著尚權長大的,看著衡寧出生的,我們相互之間都是很熟悉的朋友。感謝你們舉辦這個主題活動并邀請我參加。剛才我認真聽了大家的發言,了解了青年律師的所思所想,很受啟發。

我38歲從政法大學的副教授崗位辭職做了10年專職律師,其后又回到學校教書。今天看到這么多年輕律師,主題發言的13人當中有10名是實習律師,我感到大家都很優秀,也很羨慕你們。你們一出道就有尚權所和衡寧所這么好的平臺,這么好的氛圍!我當年辭職出來,我們兩個副教授和一個博士成立了一家新所,深感創業做律師之難!后來加盟天達所,才慢慢好起來。

剛才迪力亞發言中提到了柏拉圖的終極三問,對此,人類迄今還沒有找到具有共識的答案,還在不斷探索中。今天我想借用這個“終極三問”的句式,針對青年律師特別是還在實習階段或者剛拿到紅本的青年律師的成長、發展問題,從談心的角度,提出一個“初極三問”。希望大家深入思考并用自己的行動回答好、實踐好這三個問題。

第一問:我為什么要做律師?

也許這個問題各位早有答案,但我還是請大家可以再問一遍自己:為什么要做律師?其實我們每個人一生會面臨很多選擇,比如我92年在政法大學已經是副教授了,94年卻辭職出來當律師,不少朋友問過我為什么要辭教從律?那各位又是為什么做律師的?我覺得有兩個方面值得我們思考,一個是你做律師的動因是什么?無非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主動選擇做律師,也就是本來有從事別的職業甚至很不錯的職業機會,但是不去干別的職業,而是想做律師,選擇了律師職業;還有一種是被動的選擇,可能本來想干別的職業,但各種原因限制沒有實現,后來才做了律師。這其實也是一種選擇,因為對任何人而言,律師并不是可選擇的唯一職業。

不論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選擇,應該都有一個選擇的動機。我個人認為,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為了掙錢甚至掙大錢。恐怕不少人是為了掙錢選擇律師職業的;另一類是為了追求理想,維護公平,伸張正義,我知道也有不少人是為此走上律師之路的;第三類是為了“四有價值”而做律師。所謂為了“四有價值”而做律師,一是于己有價值,當律師有不錯的社會地位、有施展個人才華的自由空間、還能獲得與前兩個方面相匹配的經濟收入;二是于他人也就是律師的客戶有價值,當律師可以幫他人之急需,解他人之紛擾,甚至救他人于水火;三是于社會有價值,當律師可以運用自己之所學和所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四是于國家有價值,當律師可以用自己之所長報效國家,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也有相當一批人是為了這“四有價值”而選擇做律師。

以上三類從律動機,第一類顯然是不可取的。從本質上講,律師不是一個掙錢的職業。當然這里講的“掙錢”并不是指養家糊口,而是一些人所想的掙大錢發大財。雖然律師界確有人掙了大錢,但畢竟是少數,畢竟是在我國律師業還不成熟的發展時期。從長遠的眼光看,從發達國家的律師業發展看,整體上講律師最多是個中產階級,不會成為真正的有錢人。所以,如果為了掙大錢而做律師日后一定會失望的。另外,從律師的職業屬性和社會責任講,也不允許律師是一個掙錢發財的職業。如果有人為了掙大錢而做律師,未來要么會失望,要么會栽跟頭。第二類精神可嘉,值得肯定,但過于理想化,會與現實脫節。恩格斯早就說過,任何職業都是謀生的手段,一百多年過去了,這個論斷并沒有過時。當律師也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講還是一種困難比較大挫折比較多的職業。當律師既要有理想又不能理想化,更不應當過于美化自己的職業,把自己當成正義的化身或代表。律師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第三類為了“四有價值”而做律師應當是一種理想與現實、個人與國家結合得非常好的從律動機。我希望大家思考一下,如果做律師的動機只有這三種,你的動機是哪一種?作為過來人,我希望各位青年律師應當把“四有價值”作為自己從律的動機。我當年辭教從律就是以此作為動機勉勵自己的。

第二問:我想做什么樣的律師?

不管為了什么,既然你已經做了律師,那第二個問題就是:我想做什么樣的律師?上面說了做律師的三種動機,都是指做律師的內心沖動。做一個什么樣的律師與動機當然有重要關系,但行為與思想有時候會脫節。所以,做一名好律師,不僅要樹立正確的動機,還要有良好的行為。所謂做一個什么樣的律師,就是指在行動上做什么樣的律師。

做什么樣的律師,其實也可以有很多分類:

比如從專業特點分類,可以有類似全科醫生的萬金油律師,有精細化分工的專業律師,還有不學無術、靠拉關系、混飯吃的律師。第三種律師顯然不值一提。第一種律師雖然使用了“萬金油”這個似乎貶義的詞語,但不能簡單否定。如果在一個縣里或小城市當律師,可能萬金油律師比專科律師吃得開,更受歡迎。但是在大城市、在經濟發達地區做律師必須要做專科律師。特別是在北京當律師,更需要精心打造自己的專業領域甚至獨門絕技。北京律師和北京醫生一樣,面對的是全國市場。人家客戶舍近求遠、并且肯花比在本地律師高幾倍甚至十幾倍的費用到北京來請律師,人家看重的是什么?可能有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律師的專業水平和專業能力。大家作為在北京執業的青年律師,一定要選擇好自己的專業、守護好自己的專業。尚權所是一家在全國有廣泛影響的專做刑事辯護業務的律所,衡寧所也主要是做刑事辯護業務,各位已經在這兩個所執業,是不是就不存在選擇專業的問題?其實不然!刑事辯護也是一個領域寬廣的業務,要想完全精通不可能。還需要在細選精選,確定自己的拿手領域。剛才張雨律師談了他從家鄉到北京、從刑辯律師到“毒辯律師”并且已經在毒品案件辯護中取得明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經歷,很值得大家學習。

再從個人收入角度分類,也可以分為高收入的律師、中等收入的律師、還有收入不高甚至勉強糊口的律師。肯定不會有人愿做第三種律師。但面對前兩種則是值得思考的。做一名高收入的律師,是不少人的奮斗方向或目標,而且事實上,已經有不少人成為高收入的律師。江湖上傳說我們中國律師界,年收入上千萬的律師可能有幾百人,甚至上億的律師也不乏其人。當然還有相當一批人屬于中等收入的律師,有房有車,財務自由。應該說收入高低本身不是價值選擇,不能做道德評價。但怎樣獲得收入和為什么要追求高收入與人生的價值觀是有關系的。律師一旦把獲得高收入作為人生目標,在人生道路上就會發生扭曲。現在律師界已經有不少人成為金錢的犧牲品。為了掙錢不擇手段甚至以身試法,踐踏法律。前不久海南高院那位女副院長的案件帶出近20名行賄律師,使整個律師界蒙羞。我覺得青年律師千萬不能把獲得高收入作為人生目標,我希望大家做一名受人尊敬、可獲得自己心安理得收入的律師。所謂受人尊敬不是指在別人口頭上而是在別人心目中受到尊敬,包括受到當事人、受到律師同行、受到社會的尊敬。同時又能獲得一份與自己的付出相匹配的、不錯的收入。拿著這筆收入你可以睡得著覺,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生活。

當然還可以從其他方方面面對律師分類,時間關系不再一一細述。

第三問:怎樣做一名自己期望的律師?

上面說到做什么樣的律師可以有很多分類,我個人認同的是做一名受人尊敬的、能夠獲得自己心安理得收入的、專業敬業的律師,我相信這也是大多數年輕律師對自己的期望。那么怎么才能做一名這樣的律師?剛才大家的發言應該說都是在回答這個問題,我大致梳理一下有以下幾點:

第一,要自覺遵守職業倫理,有道德,有理想,有底線。從邁入律師業一開始就守住這些,一定要有道德,有底線,如果這一步守不住,將來遲早會出事兒。

第二,專業精通,技能嫻熟。剛才張雨律師的發言,對大家一定有啟發。在北京做律師,特別是剛起步的年輕律師,你從一出道就要選擇好自己的專業和平臺。衡寧所和尚權所都是很好的平臺,而且在座各位的教育背景都非常好。緊接著就是選擇好自己的執業領域。尚權所是做刑辯的專業所,是不是你到尚權所就不需要選擇或沒有別的選擇了?其實還有選擇!我做專職、兼職律師20多年,所辦的刑辯案件從業務領域講也是很有限的,并非什么案件都做。我們要善于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如果現在還沒有,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總之一定要找到你未來發展的空間。律所可以是專業所,也可以是綜合所,但律師個人必須專業化,否則你將來往前發展,后勁兒就會不足。就拿我來說,我1994年出來做律師時,律所印的宣傳冊里不介紹我個人過去學刑法、教刑法的背景,我刻意回避是不想做刑辯,但是最后社會對我的認知和肯定還是做刑辯。因為人家覺得你是學刑法、教刑法的,在刑事辯護方面應該會很專業。

第三,盡職盡責,服務為本。剛才有一位律師說的非常好,律師是服務業,應當以服務為本。律師是通過自己的智力服務,獲取自己的生存之本和生存之道。所以律師提供的服務怎么樣與律師的生存狀況有直接關系,服務為本就是律師對自己的客戶要盡心盡力、盡職盡責。作為律師,我們決定不了案件的結果,但我們一定要把握好案件的過程。我們只有在過程當中盡心盡力去做,哪怕最后得不到我們期望的結果,起碼人家當事人是理解的,是接受的。如果你連過程都敷衍、糊弄甚至欺騙當事人,那就存在剛才有位律師說的人家要求退費的風險。當然,要求退費有很多原因,有的是當事人的問題,也有律師的問題,比如律師大包大攬,拍胸脯,打包票,或者欺騙人家,為了拿案源,說了很多空話大話,欺騙人家說自己認識這個,認識那個,結果拿到案子以后,什么都不是。所以,說當事人是律師的衣食父母,一點兒也不夸張。律師一定要服務為本。

第四,終身學習,不斷進步。近年來律師界的學習氛圍是非常好的,尚權所和衡寧所在這方面做的尤其好。現在業內能夠了解、認可咱們這兩個所,靠的就是這種氛圍。前幾天有位朋友讓我介紹一個年輕律師到尚權所,人家原來在一家國內大所,主要做涉外、證券公司業務,但是不喜歡,現在想做刑事辯護業務。為什么想到尚權呢?他說尚權所是一家學習氛圍很好的律所。律師需要終身學習,不斷進步。那么我們學什么?剛才大家談了很多——學外語,學科技,學民法典等等。說實話,如果想做一個優秀的刑辯律師,比任何其他部門的專業律師需要學習的東西都要多。我在給每一屆青年律師上崗培訓時都要講到刑事辯護律師的執業特點,就是我們所要掌握的法律和知識是要覆蓋所有法律部門的,還涉及所有的社會知識,包括自然科學知識。剛才有一位年輕律師問:我做刑辯業務學外語有沒有用?關于學外語的意義,我覺得一方面我們做業務本身可能會需要外語,我過去辦案中就有涉及外語的案件,很多證據材料就是從國外來的,還有進出口、海關的業務不少單證、手續也都是外語的;另一方面學外語可以開拓視野,打開一扇窗戶,我們可以了解國外的同行同業是怎么樣的;再有,學外語可能今天用不上,但是明天、后天說一定就用上了。難道你一輩子就在一家律所干?難道你一輩子都要做律師?毛立新主任提出把律所當作一所學校的說法非常好!律所是一家學校,要會有畢業的時候,你還會面臨新的職業選擇。就拿我自己來說,我最早沒想到自己會做律師,我也沒想到做了十年律師后又回到學校當老師。這里有很多機緣巧合。所以,誰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限制死,不要短視,只看眼前。不僅要為今天做打算,也要為明天、后天做準備。剛才有一位年輕律師發言說“青春本來就是用來奮斗的”,立新主任又補充“無奮斗不青春”!這句話很經典。

第五,適度宣傳,自然得體。現在這個時代與我做律師的時代不同了。我們那個時候沒有自媒體,沒有泛濫的互聯網。現在不同了,不宣傳自己是要吃虧的。尤其剛出道的律師,你還沒有達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程度,就算你酒香也要讓人知道,所以宣傳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適度,要自然,要得體。現在有很多律師這方面做得好,通過寫文章、出書,參加活動,研究典型疑難案例等被社會接受和認可,很自然、很得體地出名了。

最后,對青年律師我還有一句話,就是要精益求精,做好每一件事。剛才有位實習律師說得非常好,我們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也就是做好每一件細小的事情,對得起當事人的信任。其實對于青年律師來說,你面對的是被選擇,不是你選擇,而是雙重的被選擇,第一是資深律師對你的選擇,當你還不能獨當一面,還沒有足夠的案源的時候,你的生存靠什么,資深律師、大律師看好你,自然會把你收在門下,你的生存解決了,發展也有希望了;第二是當事人對你的選擇。你把這兩個選擇做好了,未來的前途肯定是輝煌的。

我的發言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