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2015屆畢業(yè)生畢業(yè)典禮上的講演
親愛的應屆畢業(yè)生同學們:
2015年的酷暑姍姍來遲,仿佛梅雨在等待與你們一同迎接這個隆重而熱烈的畢業(yè)典禮,為大家再送上一陣臨別前的如意清涼。在校三、四載,你們過五關、斬六將,今天終于功德圓滿、順利畢業(yè)了。在這個喜慶的時刻,我向各位表示衷心的祝賀和祝福。在這個各自啟程遠航的時刻,你們也一定會對呵護備至的父母充滿眷戀,對言傳身教的恩師充滿感激,對朝夕相處數(shù)年的同窗充滿離愁別緒。現(xiàn)在我提議,大家用雷鳴般的掌聲向在場的全體家長和教職員工致謝!現(xiàn)在我還要提議,大家再獎勵或安慰一下那個歡笑過、失落過、拼搏過、跌倒過、最后成功了的自己,也采取鼓掌的方式!
思源湖畔的晨誦,桃李苑傍的夜宵,閔行、徐匯兩地魚雁傳書的校園歲月真的是宛如一瞬間。但我相信,在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的這場風云際會,必定成為你們人生中最夢幻的一場體驗、最難以磨滅的一段記憶。正是你們這一屆,見證了學院發(fā)展全面加速的過程。從教學模式改革到跨越式國際化,從學科交叉的前沿研究到社會影響力提升,這些發(fā)展具體表現(xiàn)在QS大學排名榜里,使得我院從2012年開始連續(xù)四年躋身法律學科世界百強,與你們的在校期間幾乎完全重疊。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學院的不斷騰飛也有賴于各位同學伸展開的天使翅膀,在圣加倫的“明日領袖”論壇、在臺北的國際并購法律技能賽場、在哈佛大學法學院的教室、在東京的企業(yè)法務實習基地、在氣象萬千的互聯(lián)網金融法律平臺以及見習合規(guī)業(yè)務的世界銀行。不言而喻,學院的歷史敘事里還始終交織著你們個人的那些傳說和花絮。例如犀牛爸爸管健和辣媽瑩瑩,似乎構成中國傳統(tǒng)法律體系中家族主義精神的活標本。在你們關于國家治理體系現(xiàn)代化的夢境里,或許也會晃動著張主席、蓁女神、結實哥張健、娜爺、興強、李老師以及貝貝、星星們的身影。值得回味的還有律政精英訓練營、江西支教、公益志愿者活動以及司法考試的酸甜苦辣。
現(xiàn)在,你們將要帶著這些珍貴的體驗和記憶離開校園,走向更加復雜的、變易不居的社會。有人進入司法機關,面對審判庭的唇槍舌劍,間或會回味“莫須有”這三個字的徹骨之痛。有人進入律師事務所,夜以繼日地處理一個又一個棘手的案件,同時也不得不留一點自我維權的意識。有人進入跨國公司法務部,在營利動機與法律風險之間的夾縫里參與決策。有人進入政府部門,觀察并實踐權與法的反復博弈。還有些人則進入海內外著名法學院繼續(xù)深造,與各國選手進行激烈的知識格斗。無論你們走向哪里,憑借自己的才智和勤奮,都會演繹出精彩的人生——對這一點我毫不懷疑。在這里,我特別關注、甚至有些憂慮的只有一點,這就是在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巨大反差中,你們如何才不至于不迷失自己。比如說,看到不少德不配位的人、黑白混淆的事,這時的你們,能否在包容寬恕的同時不流于圓滑鄉(xiāng)愿、能否在堅持信念的同時不流于憤世嫉俗?你們會不會在日常的忙碌中失去對正義的思考?你們會不會在豐富的物質環(huán)境中淡忘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八十年代的中國曾經流行北島的這句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通過微信游走于不同朋友圈、習慣了婉約化網絡語言的你們,還會不會對此產生發(fā)自胸臆的共鳴?
大道無言。但是,此時此刻我不能不言。也許我最后一次向你們發(fā)言。各位,人生是一段沒有回程票的旅途。在這個旅途中你們所看到的各種風景,歸根結底是心靈的風景。六月中旬以來中國的股市跌宕起伏,充分展示了投機型金融資本主義的海妖誘惑,充分展示了缺乏法治和技術理性的危險,也給未來的社會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和流動性。靠概念拉動牛市,制造的只能是經濟泡沫。基于同樣的道理,靠行政指標拉動研究附加值,制造的只能是學術泡沫。在這樣的狀況下,跟風和隨波逐流的傾向在各行各業(yè)的群眾中也許將會變得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會把耗費時間和精力的制造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以及通過寒窗苦讀獲得真知灼見看成是犯傻。但是,我希望你們摒棄這樣的庸俗之見。我希望你們具有更強大的定力。我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專業(yè)生涯中通過法律制度的簡化和確定化功能來逐步減少偶然性、投機性的蔓延。這樣的定力可以用一個經典公式來表述,這就是“壯志托天地,虛懷貫古今”。法律人如果沒有這樣的豪邁氣概,就不可能建成法治國家的巴別塔,也不可能讓規(guī)范發(fā)揮定海神針的作用。
將近一個世紀之前,老學長李叔同也曾與我們同樣在這里惜別,古道長亭、折柳而歌。當法學院還地處閔行校區(qū)時,法學院的每次畢業(yè)餐會都在“留園”舉行,具有深情留人的象征性涵義。的確,畢業(yè)季總是充滿了不舍與留戀。但是,我想提醒大家:花太多時間沉湎在過去,你們就少了時間去展望未來。對新生活的憧憬應該超越離愁別緒,對大時代的使命應該點燃你們的激情與夢想。盡管如此,此時此刻我還是要溫柔地告訴你們:無論你們飛翔得多高多遠,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都是你們倦鳥歸林的永恒家園。無論你們從事什么工作,本院的全體教師都與你們心心相印、息息相關。
巨變的時代,為各位同學提供了廣闊的人生舞臺和豐富的歷史機遇。大家都知道一位宋代詩人的名句吧?“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衷心祝愿同學們都成為這樣的弄潮兒,事業(yè)成功、家庭幸福、身體健康!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