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們在這里以天為幕,以地作臺,迎接中國政法大學2011級研究生入學。今日,我們再次與天地同慶,在這里舉行中國政法大學2014屆研究生畢業典禮,共同見證兩千多名同學完成學業,開啟人生的新征程。
同學們,當你們感懷法大三年“時間都去哪兒”的時候,也是我要問“你們都去哪兒”的時刻。我每年最幸福的是九月,最感傷的是六月。這么多年了,我早已習慣了九月,也以為習慣了六月,但今天我站在這兒,才發現還是不習慣與你們揮手離別!
同學們,作為法大學子,你們在法大三年,耳濡目染,法大的精神、傳統和文化,在你們身上已經打下深深的烙印。今后,無論你們身在何處、位居何職,我希望你們將法大的印記珍藏在心底。
你們要珍藏的第一個法大印記是伸展人性的光輝。不錯,法大是一所法科強校,具有法治精神是法大人的特質。但缺乏人文精神和科學理性滋養的法治精神是殘缺的。所以,我們十分注重培養學生以人為本、尊重人權的人文精神和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科學理性。我們希望法大學子成為馮友蘭先生所說的“真正意義上完善的人”,“先成為完善的人,再成為某種人,某種職業的人”。我們法大學子應該懷揣一種真摯的人文主義關懷之情與人道主義關愛之心。大家要記住,比獲得成功更有價值的是始終擁有一個敞亮的人生、一顆充盈而富有靈性的內心、一個閃爍著生生不息的人性光輝的靈魂,因為這些決定著一個人超越成敗而享有幸福的能力。
當然,努力保持人性的潔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你們在紛繁喧囂、極度浮躁的社會中,自造一方精神自由、內心安寧的天地;需要你們在枯燥反復的生活中,挖掘出持久的溫暖與感動,給予愛與寬容;需要你們在毫無生機的地方,突破時空的局限與物質的束縛拓寬精神疆域,努力尋找美好來滋潤荒蕪的生活與干涸的心靈。保有這份人文的光彩,正是母校留給你們的第一份禮物。心懷對人的最深沉的尊重與關愛,盡可能地表達體貼與理解,富有人情味與悲憫心,會讓你活得平和而踏實,會使你成為一個真正有靈性的幸福之人。
你們要珍藏的第二個法大印記是保持奮斗的本能。古人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是大家從小耳熟能詳的至理名言,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這三年,你們一直在為學業而奮斗,你們聆聽了許多有力量的聲音,德才學識,與日精進,你們依靠自身的綜合素質贏得了尊重,用自身的聰明才智創造了神奇。你們今天畢業意味著一個奮斗階段的結束,但同時意味著另一個奮斗階段的開始。未來,奮斗將伴隨你們終身。不辛苦勞作、不持久打拼、不觸動點人的疲憊神經、不空乏幾次肉身,人是打不開的。要知道,奮斗是件苦差事,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法大學子應該具有這樣的本事:揪著自己的頭發把自己從泥地里生生地拔出來。未來,如果在世事滄桑、人生寂寞之時,你還能夠把持續的奮斗作為一件快樂的事,那你真的是地地道道的法大人。
你們要珍藏的第三個法大印記是恪守法治的信仰。法治是現代文明人的生活方式。在法大,無論你是法學生還是“非”法學生,法治都是我們共同的信仰。這三年,你們追尋法治的精義,探尋法治的良方;這三年,你們確立了做人的原則,懂得了做事的理性、看清了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的面孔;這三年,在你們的心底,“法治天下”的理想漸漸生根,飽受法治文明所滋養的心靈慢慢放射出了正義之光。這是法大給你們最特別的烙印,標志著你們從此有了現代文明人的共同信仰。
未來,當你們看到,人間道義在動搖、社會良知在消退、道德倫常在侵蝕、金錢權力在囂張之時,請你們不要忘記,你我都曾在、也一直在追求文明、秩序與進步,你我都曾在、也一直在追求對尊嚴的捍衛、對自由的渴望,對權利的保障。這些推動人類車輪滾滾前進的力量,其實就是你我終身事業的命脈,也是你我終日追問的命題。母校希望你們不忘初心,守護著“公平正義”這個法治最堅韌的磐石,不要讓世俗糟粕傷及你生命中最值得珍視的價值。不昧良心,恪守法治,這不僅是一種意志,更是一種境界,一種與身外周遭保持距離的智慧和超越塵世遭遇的信仰。
如今畢業了,你們可以賣掉教科書、扔下破床單、砸毀舊水壺、彈斷吉他弦、唱盡離別曲,但我希望你們能珍藏法大的印記,終身攜帶。因為這些印記是你們抵御一切風暴、面對世間難題、追問人生意義的開山斧;是你們與“中國政法大學”這六個字血脈相連的紅綢帶,是母校“刻在你腳底板的三顆痣”,它會讓你精神有根基,心靈有源頭,情感有安放。如果不去堅持與呵護它,你就愧為“一生一世法大人”;如果你小心珍藏與愛惜它,“凡你在處,便是法大”。
(作者為中國政法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