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是一項有益的活動,既能修身養性,也能消磨時光,還可一飽口福。
唯其如此,世界各國都有眾多的釣魚愛好者,而且這項運動并不需要多大的技巧,只要能不空手而歸就稱得上是高人。
但現在要聊的是,在江河湖海中暢游的魚兒為有限資源,在性質上屬于公有財富而非一己之利,垂釣又是玩樂之事,要想公私雙贏就得有一定的說道,畢竟“無規矩難成方圓”。
法國是一個法制嚴明的國家,有人開玩笑說:“法國法國,顧名思義,就是法治國家。”單說它的漁政管理,就細得出奇。釣魚要納稅,不僅江河湖海的稅率不同,各個省市也不一樣。就是在巴黎一個地區,不同水域價碼也有區別。在塞納河垂釣,1年期的稅費是280法郎,而在巴黎近郊莫東市森林內的小湖下竿,每年需交500法郎。巴黎四季氣候溫和,水面從不結冰,所以一年到頭天天可以釣魚,但自春至冬,早晨開竿和晚上收竿的時間逐月逐周都有不同,釣魚者必須仔細看好,以免違規。另外,釣上來的魚,哪種魚多大尺寸、多少斤可以拿走,哪些必須放生,都有非常明確的規定,含糊不得。
新西蘭的海邊立有牌子,上面寫著釣魚者須知,內容龐雜,如可釣魚類的品種、最低尺寸、最高條數(每天最多只能釣2條)。
根據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法律,釣魚時只準用1根竿,如果用了2根則被視為違法要吃官司。馬里蘭州的釣魚法印成小冊子竟然有12面,共7章63條145款,約5萬字,主要內容有:釣魚必須憑執照;一人最多只能用2根釣竿;釣竿最長不得超過4.8米;絲線最長不得超過19米;不得用電動卷線釣竿;1根釣竿最多只能安2個釣鉤;釣鉤上不得有倒刺,否則人們在脫魚時往往會將魚唇拉裂,徒增魚的痛苦;不準用蚯蚓、蜻蜓、小魚、小蝦等小動物作餌,否則對小動物構成摧殘;脫魚時不得脫裂魚唇;過小的與懷孕的雌魚要放回湖里。對于所謂的“過小的魚”這一項,不同的魚有不同的尺寸規定,有的按長度,有的按重量,有的按腰部周長等等。千萬不要以為這些規定只是寫給人看看而已,裝備精良的森林警察(交通工具包括汽車、水艇和直升機)隨時會出現在深山野湖,一臉嚴肅地檢查垂釣者的釣魚證件,捧起盆中的餌料用鼻子嗅上半天,為的是搞清里面有沒有摻小動物的肉,并查看所有的釣鉤。在釣魚區的門口,森林警察要檢查裝魚的網兜。違法者當然會受到嚴厲處罰,戰利品中被挑出兩條很小的魚或者一條大肚子魚可能受罰500美元,但這還是次要的,如果光是錢的事有人根本不在乎,要命的是違法記錄將被錄入信用系統,成為一生的污點!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看病、坐飛機或是到餐館吃飯,人家一輸入你的身份證號,就會看到這條違法記錄。還有,違法者同時會得到森林警察贈送的一本《馬里蘭州釣魚法》。
有人說了,我初來乍到不懂規矩,高抬貴手吧?美國執法者是不會輕易被說動的,因為在他們的記憶里沒有“說情”一詞。不信是吧?那就舉個例子。2003年的時候,一個人打到一只狐貍,森林警察發現那狐貍中了4槍,要罰款600美元,此公鬧到法庭結果還是輸了,因為狩獵法里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對于狐、兔類小動物,最多只能打2槍,如果還不死就不許再打了,這也是為了減少它的痛苦。得克薩斯州的法律規定,一次打到的獵物不能超過5只,小布什總統在自己的克勞福德牧場獵鵪鶉也必須見好就收(他確實曾在一天內打到5只鵪鶉),絕對不能以“今天神了以至于槍怎么打怎么有”或者“癮頭子上來了”為借口來為自己的行為開脫。
在我國,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禁漁區、禁漁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如網眼兒特密的絕戶網)、方法(毒魚、電魚、炸魚)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的行為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罰金。但應該承認,我們在用刑罰向犯罪者宣戰的同時(先不論效果如何),卻實實在在地忽略了對釣魚愛好者進行行政上的規范管理。
相比之下,于法國和美國人眼里“忒事兒”的釣魚,在中國倒是異常簡單。
在商業釣場(大多為個人開的魚塘),多多少少還是有限制的,例如一般不許用帶倒刺的鉤子(或許私人覺得心疼?),紅蟲不能作釣餌(因為是死水恐怕污染水源)。
而在天然水域(河流與湖泊),釣魚者可以說是“無法無天”,表現在:
——無證上崗(頂多兜里揣著身份證或工作證),到底有多少比較固定的釣魚者誰都說不上;
——也不興交這費那稅的,除了耗點時間、置辦行頭之外,就沒有什么可掏錢的了;
——拿什么作釣餌,自己看著辦吧,只要能引魚咬鉤;
——至于釣竿的長短,用著順手就行,3到10米不等;
——釣線的尺寸也沒譜兒,如果能一甩竿兒就夠到河湖中央那算你有本事;
——更無必須放生那一說,遇上心狠手辣的主兒(甚或是大多數人)可就慘了,小魚油炸后成了下酒菜或直接喂貓,而大肚子的雌魚的卵好吃著呢!
——釣鉤的數量自然無從限制,魚兒嘴唇橫遭撕裂那是它命運不濟,都快要上飯桌了還在爭論人道主義一切妄談;
——用1根竿者那是湊事兒,2根的也并非專業,一大溜排開的那才算正宗。要不然的話,怎么會有垂釣老人大發豪情,大擺“釣陣”的壯觀景象呢?老人的手氣如何不好說,但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是按美國人的規矩,他一下子就得被罰個底兒掉(傾家蕩產);二是如此大動干戈,過不了多久就會水清清卻無魚的。
為了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諧,我國在森林法中確認3月12日為全國植樹節,而意大利卻規定生一個孩子要在當地種一棵樹。由此想來,我們一直強調“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大調子,卻不知在細微之處很欠功夫。在此,我虔誠地許下一個愿,那就是在明年或后年的某一天,東方的魚兒也能在完善、慈愛的法律的保護之下,無憂無慮地生活.
來源:《檢察日報》2014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