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政協投票目擊記
發布日期:2013-03-14  來源:中國憲政網  作者:葛劍雄

——“兩會”日記(3月12日)

昨天(11日)下午是政協選舉。我已經講過,電子選票的設置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我也低估了我們的委員表達自己民主權利的能力。

  昨天在投票的時候,出現了大家意想不到的情況。會議主持人宣布開始寫票的時候,大多數人已經寫好了,因為發票的過程比較長。像我自己,選票發下來,我很快就寫好了,而多數人是一個字都不要寫的。但過了十分鐘,主持人問,大家寫好了沒有?這時臺下有一位委員舉手說:還沒有。當然大家就等。等了又有好幾分鐘,再問:寫好了沒有?結果舉手說:還沒有。這時候全場就點嘩然了,大家都望向他。這時會場里居然響起了一片掌聲。第三次主持人問:有沒有寫好?這次他沒有再舉手,而是站起來,拿出照相機,把自己的兩張選票放在桌子上,拍下來。然后大家就投票、計票。計票時發現,包括俞正聲在內,所有的人都有一票棄權票,有的人反對票是0票,但是也有一票棄權票。我們分析,至少有一個委員給所有人都投了棄權票。他得辛辛苦苦地涂掉三百多個名字,是要花很長時間。這個人很可能就是那位委員。因為不可能有第二個或第三個人正好這么巧地也涂了棄權票。

  我們分析那位委員這樣做有兩種可能。一,他用這種方式提出對選舉辦法的意見。據說他在小組里已經提了,他不贊成這種選舉辦法;他這種不贊成并不意味著他反對里面所有的人,他要的是一種程序民主,以便大家更好地行使真正的民主。他采取的辦法就是把所有的人都投成棄權。第二,他還給選票拍了照。我的分析是,他要檢驗這套系統是不是真正公正。如果不照相,萬一計票的時候,沒有人有棄權票,他就說不清楚了。我想他的兩個目的都達到了。這也證明了,盡管我們的程序有瑕疵,但結果還是公正的。既然這件事沒有通知我們要保密,我想我可以講。這也說明,政協有這個雅量,能夠允許委員正常地履行自己的職責,表達自己的訴求。當然也有的人會覺得那位委員浪費了大家的時間,但我覺得這是民主應有的代價,是很正當的。我也承認,我低估了委員表達自己意見、行使自己民主權利的能力。

  我不知道這次選票數境外有沒有報道,但如果不是保密的,首先應該向我們公民宣布,而不是首先讓外國人或港臺居民知道。如果公開報道,也不是壞事。比如說,我們昨天所有人全部當選了,反對票最多的人加上棄權票,也不過5%左右。哪怕是很了不得的人,只有5%的人反對,已經很好了。如果大家的民主意識強了,都自由表達了真正的意見和觀點,那5%反對就是太低了。這是很正常的事,為什么不能報道呢?另外,我倒覺得,反對票還不夠。比如說我本人,反對票只有10票。兩千多名政協委員當中,不贊成我的人只有十個。更多的人不投反對票,是因為不了解我。往往是有名望的人,反對票會更多,因為知道他的人多,對他就有判斷,相反,那些大家都不認識的人,一般就沒什么反對票。所以我覺得政協選舉中出現反對票,是很正常的,而且現在的反對票也不夠多。我相信,如果這兩千多人都聽過我說話,了解我的觀點后,反對我的絕對不止十個。上海有個委員,這次作過大會發言,發言還迎來了熱烈的掌聲。結果他這次的反對票居然還增加了。有些人聽了他的話,盡管跟著一起鼓掌,但心里是不以為然的,所以就行使了反對的權利。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特別是政協,所代表的各界階層,都代表不同利益的訴求,怎么可能大家的意見會一致呢?從民主的角度來說,讓大家更加自由地表達,有爭議,其實會讓委員更好地發揮作用。很高比例的贊成票,恰恰說明,大家相互之間不了解。這時的贊成票投的其實是信任票,相信經過這么多時間醞釀,主席團提出的名單總歸是好的。比如我吧,我不認識的通通都是投了贊成票。好像也找不出其他辦法。這從深層次上講,也是政協制度應該需要改革的問題。到底政協有多大的規模比較好,用什么樣的方式活動?

  這次會議的確是有新的會風。有些地方有實質性的變化。比如說在我們政協教育組里面,我們去列席“人大”,聽“大部門體制”的改革,還有對“兩高”的報告,絕沒有聽到任何歌功頌德的話,提的問題都是比較尖銳的。外界認為政協就是舉舉手、拍拍手,至少在我們教育組現在不是這樣的情況。所以中國的國民實在是非常顧全大局,非常好。你只要有一點進步,他們就給予充分的肯定。而且大家都有一定的耐心,都很體諒黨和國家在換屆,并沒有對中央領導和政府提出過分的要求,而有耐心等。但另一方面,我和幾個朋友,其中包括專家、學者、原政府官員和與境外接觸比較多的委員討論,大家都有一個看法,時不我待。留給中國的時間是有限的,很多深層次的矛盾往往是一觸即發。如果再不抓緊通過改革來化解中國的內外矛盾,必然會產生很嚴重的后果。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這次我提了個“逐漸解決異地高考、入學等問題的提案”,我在微博上也寫了些意見。可以看出來,盡管這還不是在外界公開的討論,但要化解矛盾的各方面是很不容易的。中國社會到了現在的階段,利益的分化已經比較明顯了,不再是毛澤東時代簡單地化分為革命、反革命,剝削階級、被剝削階級,無產階級、資產階級等那么明顯的陣營了,那個時候,階層不是主要的,而是強調階級的和國家的利益。而今天,北京人和外地人之間的矛盾;北京人里的窮人和富人之間的矛盾;外來人口里面,海歸、白領、打工的、流浪漢相互間利益也不一致,所以異地高考之所以矛盾那么突出,就是因為各種利益群體都要在這個制度里面表達自己利益的訴求,都要保證自己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簡單地依靠以前的階級斗爭,或者依靠行政手段,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了。政府想承擔起這種管理責任,也是不可能的。比如說,有些群體,只有他們內部協調好了之后,政府才能處理,否則政府把他們作為一個群體來處理,而他們內部還沒有協調好。

  所以我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中國到了今天,我們怎么使各個利益群體都能夠享有平等的地位,都有協商的地方,然后政府都能通過平衡、協調各個利益群體之間的訴求,來保持社會的和諧。在很多國家,這是通過政黨的形式來實現的,所以他們有兩黨制或者多黨制。中國執政黨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大家,中國是不實行多黨制的。但不實行多黨制,不等于說就能消除不同的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而這些群體的利益訴求都通過執政黨來表達,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中國真正能夠做到不需要多黨制,就要考慮怎樣使不同的群體能夠有自己的代表,通過這些代表來協調,保證社會的穩定和進步。照理,政協是能夠發揮這個作用的。我們講協商民主嘛,通過誰來協商呢?通過自己的代表來協商嘛。如果人代會真正是從選區里選出來的,是代表選民的利益的,如果政協是來自各個不同的利益群體的代表的話,那么應該講,人代會和政協的作用的確是可以舉世無雙的。這也許能夠開創出一條有中國特點的協商民主的路來。但是如果認為這些都是表面文章,不考慮讓他們代表真正不同的利益群體,這個難題是解決不了的。

今天(12日)上午是合影。每次換屆的第一年就有合影,每五年一次。今天胡錦濤、習近平都來了。每次照相也有不同的意見。有些委員把這看得很重,千方百計站在頭排,這樣領導人走過來可以握手嘛。有些人就看得不太重,覺得無非是個儀式,甚至還有人抱怨,站那么長時間很累。這次比上次有次序,會場上分了組,一組組帶過來。要求年輕、精力好的站到臺階的最高處。每次照相,也能看到人生百態。這次領導人走過來,大家自覺響起掌聲,但很快也就停了。還有些委員問領導人:還認得我嗎?領導說:怎么不認識?你是音樂家嘛。氣氛還是比較輕松自然的,花的時間也比想象中少。

現在已經公布了,我要繼續當一屆常委。今天下午開第一次常委會,明天(13日)上午再開一次會我就回上海了。每年要開四次常委會,為了有利工作并且節省時間,其中有一次常委會是和大會一起開的,這樣外地的委員就不用來兩次了。從第二年開始,二月底開常委會,然后我們就不走了,接著開大會。有人問常委是干什么的?規定的工作,就是開常委會。有的還要參加一些調研等,但這不一定年年有,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到。

這是我個人的日記,有錯誤在所難免。謝謝大家的關心和指正。

本文經過電話采訪,由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葛劍雄先生口述,薛莉整理

來源:中國憲政網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