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黃奇帆的兩類司法電影推薦與兩種正義
發布日期:2013-03-19  來源:觀察者網  作者:吳法天

3月11日上午,在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時,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發言時說,國外有兩類司法電影,對法官判案有訓練作用:一是英雄救難,主人公把國家解救了,但是他違背了法律程序;二是因為陪審團等司法制度,有罪者利用程序脫罪,最后壞人逍遙法外,好人遭殃(大意概括)。這番話引發外界諸多猜測和解讀,也因為一些敏感案件而讓人浮想聯翩。但作為一位研習英美司法制度和程序規則的法律人,我個人覺得黃奇帆的感慨是就中國司法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之矛盾而發。

實體正義關注如何保護社會的實體性價值,包括權力、財富、地位、秩序、和平以及一個社會所珍視的其他任何一種善。程序正義主要關注于為實現實體正義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是否公正公平。簡單講,前者是結果公正,后者是過程公正。有人說,有公正的過程就有公正的結果,但實際上未必。包青天審案,動輒大刑伺候,嚴刑拷打,如果按程序正義的理論,那是不公正的,但結果可能卻是正確的。而英美程序正義,只要為被告人辯護的律師巧舌如簧,最后兇手就很有可能逍遙法外。因此,程序正義未必達致實體正義。羅爾斯曾經舉過例子,一個蛋糕,如果切得大小公允?讓切蛋糕的人最后拿。所以英美法諺有云:正義不僅要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得到實現。

我曾熱衷于英美法庭片,發現不少電影蘊含著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的沖突。比如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男主人公作為殺妻案的嫌疑人蒙冤受審,最終被定謀殺罪獲無期徒刑,可能會在監獄渡過余生。最后他迷惑了典獄長,挖了一條暗道,成功越獄,還順走了典獄長貪污的幾十萬美元。類似的題材和故事結構還有前幾年紅遍網絡的《越獄》。蜘蛛俠、蝙蝠俠系列也很典型,主人公為拯救世界,維護社會公義,力挽狂瀾,但如果細究起來,行俠仗義的過程中又不得不沖撞和違反現行法律。因為實體不公而不得不違背程序的故事橋段,在香港電影中也屢見不鮮。如《殺破狼》中,警察對于狡猾的犯罪分子速手無策,對方總是能利用法律的漏洞脫罪,不得已用最原始的殺戮實現正義。作為執法者的警察繞開法律程序去懲罰罪犯,透出一種無奈和悲哀。

程序正義對實體正義是一種促進,但因為程序正義并不必然達成實體正義,甚至有時會成為阻礙,在個案中會存在正義難申的糾結,所以程序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比如美國采取的認罪協商制度,避開繁瑣的舉證質證程序,只要被告人認罪,檢察官可以對被告人降格指控,法庭進行減免處罰。

黃奇帆提到英美的陪審團容易受到影響,提到“明明是黑社會,但是偏偏在這樣的制度下判了無罪,黑幫老大大搖大擺的出去了,律師取得了勝利,但又非常痛苦,因為良心受到譴責”。這一點在美國電影《失控的陪審團》中展現地比較典型:勢力雄厚的槍械公司受到來自民間的控訴,槍械公司聘請陣容強大的律師團向由12名男女組成的陪審團施壓。不僅如此電影中還設計了一名陪審團成員從中制造混亂,一名美女從旁挑撥離間,兩人聯手企圖影響法庭判決的劇情。

其實,不看電影,就看看美國的許多“經典案例”我們也能夠對黃奇帆市長的糾結有所了解。美國著名刑事案件辛普森案,控方的證據本來非常充分,但是被譽為“夢之隊”的辯護律師團巧妙地抓住警方取證時的瑕疵,提出了“合理的懷疑”,如同用一根針扎破了控方的氣球,實現了絕地反擊。辛普森一身輕松走出法院大門的時候,受害人家屬喊出了“司法已死”的哭號。而美國的刑事法律專家,早些年就道出過“我們同犯罪分子作斗爭一直失敗”的無奈喟嘆。因此在9·11之后,美國的刑事司法政策也向保護社會安全角度調整。

相信黃奇帆市長的感慨以及公開發表“觀影指南”,其出發點也在于面對諸多悲劇和矛盾的司法案件,希望我們中國的司法制度能夠通過一系列的改革來避免和解決類似的困擾。為了調和中國較為“重實體輕程序”這一點,這些年的刑事訴訟法的修改方向都傾向于保護被告人的權利,限制公權力,更有學者提出要引進英美陪審團的設置。同時,隨著近些年的一些社會熱點案件曝光并引發社會的廣泛討論,“程序正義”這個詞屢見報端,律師和媒體們言必稱“程序正義”,從積極面上來講,這當然說明程序價值和意義已經得到認同。但很少有人深刻認識到程序的局限性,沒有意識到英美式法律程序對于公正的損耗,對于當下的司法改革中的問題也缺乏清醒的認識。

拿爭議較大的“打黑”來說,本來是老百姓都拍手稱快的事情,就因為個別官員出了事,輿論就開始調轉矛頭,說是“黑打”,完全否定甚至抹黑整個追究黑社會犯罪分子刑事責任的司法程序。黃奇帆曾經公開表示:“重慶的打黑絕不是黑打亂打,絕不是在搞運動,而是嚴格按照黑社會的四個特征,把打黑與打保護傘、破命案、反腐敗三結合。我們講司法正義,很重要是講程序正義,法理過程、推理過程要合法合規,公檢法三權分立獨立運作”。

重慶打黑有沒有擴大化?2009年是重慶“打黑”的高潮期,據高院對比八個省市,涉黑案件河南152件,福建58件,廣東37件,重慶33件。平均每百萬人口對應“涉黑”案件,重慶排第三位。重慶打黑太快嗎?廣東2009年“雷霆”掃黑,一個月內出動8萬多警力,打掉各類犯罪團伙134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8139名;湖北省打黑除惡風暴,打掉惡勢力團伙611個,犯罪成員4164人;重慶高調打黑,一年多抓獲涉黑涉惡人員3193人,遠少于前者。

前非著名律師,現著名非律師李莊,一直在網絡上批判重慶打黑,說自己蒙冤。作為曾經的同行我甚至同情過李莊。我一直想知道他怎么冤了,希望他用事實去翻案,但沒有看到。在他微博上看到的除了段子還是段子,始終對具體證據三緘其口,語焉不詳。打黑的成績有目共睹,但未必盡善盡美,但如果認為程序有問題,具體哪個案件是“黑打”,用證據、事實說話,有錯必糾,用傳聞、段子、謠言抹黑攻擊,只會令人反感。

中國的訴訟制度,應當在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之間尋找平衡點,兼顧打擊犯罪和保障人權的雙重價值,最終,不僅要讓實體正義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得到實現。黃奇帆市長的兩類推薦,最終著意也應該在于此吧。

來源:觀察者網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