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大學”的含義——兼談法律概念的作用
發布日期:2012-03-19  來源:法律博客網  作者:王林敏

university”的漢語對應詞是“大學”。我沒有考證當初翻譯這個詞時,“為何選擇“大學”這個詞。很顯然的是,在漢語語境中,“大學”表明一種層次,即相對于“小學”、“中學”而言的一種較高層面的教育組織形式,其核心點在于“大”,而不是“學”。人們談到大學,往往想到的是高級知識分子,注重的“層次”而不是“知識”。人們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用這句古語來說明“大學”的任務,大概也是從“層面”這個角度出發的。但是,這種理解與“大學”在歐洲的意義可能是不同的。

筆者認為,“大學”在歐洲的側重點在于“學”。“大學”最初的意義可能在于思維的格式化和概念術語的統一。也就是說,從功能的角度來看,大學的功能不是“明明德”,而是“統一思想”。 university”的詞根是“universe”它的本意是“共同”,用我們漢語來說是“成為一”。一方面,這意味著一種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教學組織形式,另一方面也意味著這種組織形式的歷史功能。為什么要刻意強調、提示這一點呢?我們知道,歐洲的大學最初只有三個科目:神學、法學、醫學。我們以法學為例,歐洲最初的大學是在意大利產生,后來發展到法國、巴黎。學習法律的學生來自意大利、法國、德意志、荷蘭、英格蘭,是來自于歐洲各地的貴族子弟,他們初學時可能帶著各地的語言、風俗,特別是思維習慣,但他們學的都是些共同的東西,當他們學成之后時候就被“格式化”了,他們帶著共同的“法言法語”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因為那時上得起學的多數是貴族子弟,以及一些有見識的、有思維能力的窮人的子弟。這些思維方式被格式化的人們分散到到歐洲各地,經過幾百年,歐洲的制度也會被格式化、一體化了。歐洲普通法產生了,歐洲在思想觀念方面統一了,近代歐洲的認同感就產生了。筆者認為,University的最核心的功能就在這里,它是現代化的一個驅動力。

法律概念是法律職業群體所用的職業語言,是一種共同的東西。中國的法科學生上大學之前,來自五湖四海、長城內外,初入學的時候是不同的,但畢業的時候就一樣了,同樣被格式化了。所以在曲師大上學,認真學習的話,在北大、人大產生的結果是一樣的。實際上就是university的產品,一個被格式化的思維方式。除了文憑不一樣之外,學得東西的實質是一樣的。我們的一個很大問題,就在于往往注重外在的東西,而忽視內在的實質。

所以,法科學生所學的法律概念和法學概念是內在一致的,消除了方言俚語的不同和風俗習慣的差異而達成的一種共享的理念。通過概念的一致化我們就可以獲得一種無障礙的相互交流的工具。北大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山大法學院、曲師大法學院,如果都認真學得話,相互之間是可以交流的;在日照學得東西,取得律師職業資格到北京去執業的話,是沒有障礙的。這就叫university

這是“university”以及“university”中的一個具體的類別:法學學習對象的正面作用。

當然,法律概念還有負面的形象和負面的影響,就是讓人感覺很討厭的一面。它是法律職業者形成職業壁壘的一種手段。大家知道律師很賺錢號稱金領職業,不知道以后會不會改成“鉆石領”。想通過這個職業作為一種謀生手段的話,就必須掌握法律概念術語系統。也就說法律概念系統實際上構成了一種職業壁壘。在十七世紀的英格蘭,法律概念的職業壁壘感覺是特別明顯的。當時英格蘭人口也就幾百萬人,而整個法律行業就壟斷在律師公殿、四大律師事務所手中。他們使用的語言是拉丁文,而且有一部分是法文。到英語開始獨立發展起來之后,這些從事律師行業的人還是堅持拉丁文和法語不改。這就造成普通人連閱讀那個文本都讀不了,所以必須依靠他們。所以在當時法官、律師這些法律職業者形成了自己的專業利益。這些職業壁壘目的是維持自己的壟斷利益。我們現在中國你看不到這個東西,但是隨著這個行業的利潤越來越大,后面的人進來越來越難,這是肯定的。這是法律概念的負面作用。

我們的任務是認識法律概念的這種作用,揚其所長、避其所短。在國家法治建設的進程中,盡量抑制其負面作用,而發揮其正面功能。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