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就職演說
發布日期:2011-04-27  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  作者:俞江
尊敬的老院長羅玉中教授、尊敬的肖沫香教授、姚經華教授、尊敬的各位同仁:

您們好!

這個時刻,我深感榮幸!我深信,自己正身處于一個充滿智慧的集體中。在這個集體里,每一位都是智者。

正是您們,在學院面臨危機的時刻,表現出最大的克制、勇氣和智慧。

正是您們,用實際行動給予了這個學院以最大的關愛和支持。

我為自己能夠作為這個集體中的一員,深感榮幸和自豪!

為此,我要向各位同仁們表達最誠摯的謝意!

同時,我要向我所工作的這個學校表示最誠摯的敬意!

我想說,因為有您們,我對學院的未來充滿信心!

如果回顧一下近代以來西方法學傳入中國的歷史,就會發現,學院發展的歷程,是與百年來中國法學曲折發展的歷程緊密聯系的。從19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京師大學堂首開國際法課程,西方法學在中國系統性地移植與傳播已近150年。其中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過程。然而,由于“法律虛無主義”的盛行,法學發展在中國大陸一度陷入停滯。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才重新回到大學殿堂,再次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過程。

我們學院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在落后于其他法政院校的情況下,于1994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法學專業學生,于2001年開始創辦獨立的法學院。自創辦以來,至今正好十年。今天的教職員工大會,也可算是學院成立十周年的開幕式。學院今年的全年工作,包括一系列學術活動、網站建設、校友聯系等,都將圍繞院慶這一主題展開。我們的院慶,可能不搞隆重的慶典儀式,但卻要搞得其樂融融。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師生和校友真正感受到,學院永遠都是他們的第二個家。

十年時間里,學院從零開始,艱難籌建,篳路藍縷,也是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過程。其中的艱辛,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在這十年里,有的老師已光榮退休,許多老師已從黑發人變成白發人。對學院教職工來說,十年,意味著青春和最美好的時光已揮灑于此。但對于學院來說,十年可能僅僅意味著從幼年邁入到童年。那么,當我們在感慨光陰飛逝的同時,是否也對成長中付出的代價多一份寬容。

風雨十年。學院在十年時間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已屬難能可貴。但是,也應看到,學院仍然面臨著諸多困難。比如,學院的現金流已經枯竭,正處于赤字運行的狀態。學科建設和發展正卡在瓶頸中。在學院內部制度方面,也還存在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不過,今天的困難,對學院的長遠發展,未嘗不是好事。關鍵在于,我們能否從困難和曲折中吸取經驗和教訓。讓學院在將來的發展中少走些彎路。少走彎路,對學院來說就是財富。

從少走彎路的角度出發,我希望在下面談論四個主題:第一是精誠團結;第二是作風穩健;第三是準確定位;第四是追求卓越。

一、精誠團結

事實上,學院面臨的最大困難,不是資金匱乏,不是外部壓力,而是一度人心渙散。

但是,自我和曹書記上任以來,最讓我們感動的,就是諸位同仁通過各種形式,對學院的發展獻計獻策。在逆境面前,我們高度團結起來。大家齊心協力,目標就是如何讓學院擺脫困境,重新煥發活力。我相信,有這樣的人心,暫時的困難一定會克服。學院一定會迎來美好的明天。

所以,在這個時候談論團結的重要性,怎么也不為過。我們不但需要團結,而且需要有著高度共識的團結。如果沒有高度共識作保證,那只是暫時的團結。只有把困難和壓力,轉換成形成共識的動力,并把共識轉化成制度,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團結。

因此,在下一階段里,學院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健全內部規章制度,包括招生、培養和答辯制度,科研獎勵制度、支持學科建設發展的制度等等。在財務制度方面,我們希望推進財務工作規范化、正常化,爭取經過1-3年的探索,建成與法學院發展相適應的財務運行和控制體系。

在制度完善過程中,以公開、公平為原則,充分尊重教師們的意見。我們要確立這樣一個觀念,教師才是學院的主體,才是學院發展的基礎。制度設計必須首先考慮教師們的利益,必須把學院發展的長遠規劃與現實利益充分結合起來。

有了良好的制度,還必須嚴格遵守這些制度。任何個人,沒有權力凌駕于制度之上,或者凌駕于集體意志之上。這是我們的共識,也是我們的信念,作為一個法律人共同體,有責任切實地踐行這一信念和共識。為此,所有院領導成員包括我在內,都愿意以身作則,希望諸位同仁監督。

我相信,制度建設是精誠團結的根本保障,是學院良性發展的基礎。通過制度建設,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把學院變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一個法律人開拓事業和自我實現的美好家園。這個目標雖然還不能馬上實現,但訂立規章的工作卻已經開始著手。接下來,也請大家共同參與,幫助學院完善各項制度。

二、作風穩健

華中科技大學是一所有著獨特氣質和良好風氣的學校。嚴謹而樸素的風氣,穩健與務實的作風,是華中大一貫的優良傳統。這種風氣和作風,是諸位同仁所認同的,同時也受到社會的廣泛尊敬。正是在嚴謹而樸素的風氣下,我們才能專注于目標。而穩健務實的作風,則有助于我們實現目標。但是,作為華中大里較年輕的學院,是否真正融入到了這種校園文化之中,是值得認真思考的。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穩健的作風,并不是不要進取。穩健是穩和健的綜合,它意味著,不氣餒也不盲動,我們既沒必要高估自己,也沒必要妄自菲薄。穩健意味著自信而堅定,我們需要的是,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基礎上,積極穩步地向目標推進。在我們任內,都將始終提倡這種穩健的發展策略。比如,財務方面,在積極推進開源工作的同時,做好合理的預算和開支控制。在人才培養和引進方面,既保證教師待遇穩步增長,又要兼顧引進高端人才。在學科建設方面,則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相關規劃。

我們希望,穩健的作風不但成為學院平穩發展的有力保障,而且成為學院文化的核心動力。我們學院還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學院文化,這也從側面說明,學院還不成熟。穩健作風的培養,將有利于學院文化的形成,并使學院遠離浮夸的習氣,腳踏實地。學院作風和學院文化的形成,將是學院將來能夠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三、準確定位

據我所知,學院雖然曾有過自己的發展規劃,但卻幾經反復,未能始終如一地得以貫徹。發展規劃是涉及學院發展方向和發展思路的重大問題。如果學院的自身定位尚未明確,即使有好的作風,也會因喪失目標而走彎路,從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當然,如何定位自身的發展目標,是國內新興法學院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既要看到和重視這些問題,也不用過分夸大這些問題。真正值得重視的,是如何在學校發展和中國法學教育發展的大背景下,找到適合學院發展的方向。在這方面,我要特別提到我院名譽院長羅玉中教授的貢獻。羅老師早在創院之初,已經提出了“爭一流、創特色、倡交叉”的口號,把建設有特色的一流法學院作為目標。這個口號,是充分考慮到華中大以理、工、醫為優勢學科的大學背景,同時注意到法學發展即將面對以高技術經濟或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核心動力的全球趨勢,再結合我院的教師隊伍和實際情況,提出的有針對性的學院戰略定位。今天,當我們回過頭來審視這個定位,發現它仍然是基本準確的,也具有現實的可行性。今后,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朝著這個目標,努力深挖學院和學校的潛力,加大法學與能源學、環境學、醫學、信息網絡工程等學科的交叉力度,重點培育和支持科技法與知識產權學科群,并以此帶動學院科研、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工作再上平臺。

同時需要看到的是,在重視遠程的一級學科之間交叉研究的同時,不能忽視法學傳統學科和基礎學科的建設。惟有具有深厚的傳統法學理論基礎,才能支撐特色學科的高速發展。按照國家正在制訂的十二五法學戰略規劃的思路和原則,在法學傳統學科領域,打破二級學科壁壘的交叉研究,超越單一的法學方法論,將是法學發展的總體方向。在這一方向的指引下,我們將大力提倡打破法學二級學科壁壘的研究模式,提倡法學重大的、綜合性的問題研究,如法律體系與結構研究、法治政府的基本理論研究、司法體制與改革研究、全球法律新秩序研究、法學教育與法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等等,從而在理論研究上獲得突破性進展。此外,還應看到,作為社會科學中重要的學科之一,法學還必須從其他人文社科領域充分吸取養分,突破規范法學的狹隘范疇,將法學研究推入更高和更深的境界。因此,在提倡遠程學科交叉研究的同時,我們將努力打造法學與其他人文社科相交叉的學科群,提倡法學與哲學、法學與歷史、法學與倫理學、法學與政治學、法學與經濟學、法學與社會學等基礎性、交叉性的研究方向。

總的來說,學院將在國家十二五法學發展戰略規劃的總體框架下,認真思考如何支持交叉研究的發展方向,努力打造一個有特色的法學跨學科平臺。這個平臺將由兩大學科群構成,即與工學、醫學等進行遠程交叉的學科群,和內部二級學科交叉及與人文社科相交叉的法學基礎理論學科群。通過學科平臺和兩大學科群的建設,爭取早日在學科和基地建設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四、追求卓越

今年,教育部正在就如何開展培養卓越法律人才工程廣泛征求意見。教育是大學機構的中心工作,而要培養卓越的法律人才,必須依靠優秀的師資隊伍、卓越的學術團隊和高水平的教學管理。面對這些高標準的要求,學院要下大力氣改進管理和教輔工作。我們認識到,學院必須盡快轉變以前單純重視科研學術的思路,轉變以往只看單個指標,忽視團隊建設的傾向。努力做到在穩定現有教師隊伍和教輔隊伍的基礎上,制訂人性化的分類管理和考核目標。我們希望提出這樣一個口號,重視每個人的智慧,發揮每個人的力量。

我們相信,學院的發展,最終依賴于所有成員的合力。我們擁有一個共同心愿,就是讓每個人的才能都在學院舞臺上得到充分發揮,讓每個關心學院愛護學院的成員,都能夠為學院發展添磚加瓦。將來學院的管理工作也主要定位為,要把每個人的創見、能力和資源,整合為集體力量和集體智慧。

為配合這一目標的實現,學院還將考慮制定相應的配套計劃。一是卓越人才培養計劃;二是卓越學科建設與發展計劃;三是卓越師資隊伍建設計劃。在此基礎上,學院將出臺十二五中長期發展規劃。通過十二五建設,努力打造一個與國民經濟需求相銜接的,與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改革相吻合,同時與華中大作為國家985重點建設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的地位和聲譽相匹配的,與法學院現有實力和潛力相一致的國內有特色的卓越法學院。

在結束發言之前,我還想多說兩句感想。學院事業的發展,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然而,我們在天時上已經落后,在地利上不占優勢。沒有人和,學院的發展就沒有希望。在我和曹老師上任的這段時間里,我們親身感受到了大家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我們深知,這些都是因為大家對學院有著深厚的感情。我們認識到,這種感情才是學院團結和發展的堅實基礎。現在,我們正在形成共識,我們正在團結起來。我們相信,團結的集體就是堅強的。況且,我們從來不是孤軍奮斗。在我們身邊,強大的學校在關心我們;各個兄弟院系在支持我們;還有所有與我們有著深厚友誼的國內各大法學院校的鼎力相助。有了這些,加上一個團結的集體,我相信,所有困難都是暫時的,沒有過不了的難關。

最后,希望今后大家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學院工作,并歡迎學院師生在任何時候向我們反映情況和想法。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11年4月21日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