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學術引用倫理十誡
發布日期:2010-08-24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賀衛方

關于引用的倫理規則,盡管人們越來越多地意識到其重要性,不過側重規范本身的討論文獻卻并不是很多。這里姑且根據各種自己所見的文獻,結合編輯工作的心得體會,提出以下十條,以為引玉之磚。
第一條:學術引用應體現學術獨立和學者尊嚴。

解說:作為學者,在學術寫作的過程中,應當在各個環節遵循學者的職業倫理,需要對學術研究事業心存虔敬,抵御曲學阿世、將研究作為迎奉權貴手段的不良風氣。在引用環節上,所有征引文獻都應當受到必要的質疑,而不是當然的真理。事實上,是否存在這樣的懷疑精神,乃是學術引用與宗教或準宗教式宣傳的引用之間的重要界限。

第二條:引用必須尊重作者原意,不可斷章取義。

解說:無論是作為正面立論的依據,還是作為反面批評的對象,引用都應當尊重被引者的原意,不可曲解引文,移的就矢,以逞己意。當然,從解釋學的道理而言,這是不大容易達到的一個目標。首先是作者表意的過程是否能夠曲折妥帖地達到原初目的是大可懷疑的,所謂“常恨言語淺,不如人意深”;接下來的問題是,任何理解都是在讀者與文本之間的互動中產生的,讀者本身的價值預設會投射到文本之上,使得文本相同意義卻因人而異,所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不過,這種解釋學的言說若走向極端,則不免有“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不可知論之嫌。那個經典回應“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分明是將人和魚混為一談了。作為同樣的可以運用理性的動物,人與人之間總是可以通過研究、交流而產生理解的。時間的流逝可以帶來后人解讀前人文獻上的困難,不過,時間也能夠帶來某種知識的確定性,隨著解讀者的增多,一些誤解逐漸祛除,作者真意終究可以為人們所認知。否則,哲學史或者思想史豈不完全無從寫起?況且以尊重作者原意的心態進行引用會帶來人們對被引用者的同情理解,減少誤讀曲解,這也是沒有疑問的。


第三條:引注觀點應盡可能追溯到相關論說的原創者。

解說: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的新作,需要對于此前研究尤其是一些主要觀點的發軔、重述或修正過程有清晰的把握。否則,張冠李戴,不僅歪曲了學術史的本來面目,而且也可能使得相關思想學說本身在輾轉之間受到歪曲。其實,對于思想或學術譜系的認真梳理,清楚地區別原創與轉述,正是一個研究者的基本功,通過引文,寫作者的這種基本功是否扎實往往可以清楚地顯示出來。

第四條:寫作者應注意便于他人核對引文。

解說:不少文獻存在著不同版本,不同版本之間在頁碼標注甚至卷冊劃分上并不一致。因此,如果引用者不將所引文字或觀點的出處給出清晰的標示,勢必給讀者核對原文帶來不便。

第五條:應盡可能保持原貌,如有增刪,必須加以明確標注。

解說:為了節省篇幅,或使引文中某個事項為讀者理解,引用者可以作一定限度的增刪。通常增加的內容應以夾注的方式注明;刪節則通常使用省略號。

刪節之間,引用者應留心避免令讀者對引文愿意產生誤解。

第六條:引用應以必要為限。

解說:學術研究須具有新意,引用是為了論證自家觀點。因此,他人文字與作者本人文字之間應當保持合理的平衡,要避免過度引用,尤其是過度引用某一個特定作者,勢必令讀者產生疑問:“為什么我不干脆直接讀原著呢?”當然,對于研究對象特定于某種文獻或只能依賴某種文獻的寫作者,這種“專項”引用便是不得已之事。總之,所謂過量引用與其說是量的問題,不如說是必要性的問題。

第七條:引用已經發表或出版修訂版的作品應以修訂版為依據。

解說:在作品發表之后,作者又出修訂版,或者改變發表形式時——例如論文收入文集——作出修訂,這在學術著作史上當然是屢見不鮮的現象。修訂,意味著作者對于原來作品的觀點、材料或表述不滿意,因此代表著晚近作者的看法或思想。不過,這條規則有一個限制,如果引用者所從事的恰好是對于特定作者學說演變的研究,則引用此前各種版本便是必要的。

第八條:引用未發表的作品須征得作者或相關著作權人之同意,并不得使被引用作品的發表成為多余。

解說:學術研究中經常需要引用尚未公開發表的手稿、學位論文、書信等。除非只是提供相關文獻的標題、作者等技術信息,對于正文文字的引用需要征得作者或著作權人的同意,這是為了確保尊重作者對于某些不希望披露的信息的權利。尤其是私人書信,不經同意的發表足以侵犯我國民法所保障的隱私權,引用時更需慎之又慎。另外,由于引用先于被引用作品可能的發表,過度引用也可能導致原作內容過分公開,從而損害被引用作品發表的價值,因此有必要對此類引用作較之引用已發表作品更嚴格的限制。

第九條:引用應伴以明顯的標識,以避免讀者誤會。

通常之引用有直接與間接兩種,直接引用需用使用引號,間接引用應當在正文或注釋行文時明確向讀者顯示其為引用。引用多人觀點時應避免籠統,使讀者可以清楚區分不同作者之間的異同。直接引文如果超過一定數量,應當指示排版時通過技術方式為更清晰之顯示。

第十條:引用須以注釋形式標注真實出處,并提供與文獻相關的準確信息。

引用時的作偽常常表現為注釋中的出處信息的虛假,例如掩蓋轉引,標注為直接引用。另外,近年來一些作者引用譯著時喜歡引中文版卻標注原文版。邊碼(邊白處標注的原著頁碼,以便讀者核查原文和利用索引)更便利了在注明出處時的作偽。將轉引標注為直引,將自譯著的引文標注為來自原著,不僅是不誠實的表現,而且也是對被轉引作品作者以及譯者勞動的不尊重。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