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論康有為
發布日期:2009-10-30  來源:《晚清七十年》  作者:唐德剛

在這段歷史之中,康氏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是理論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不幸康有為在這三方面,連最起碼的條件,亦不具備。因為生為現代中國的理論家和思想家,他的見識和學養應兼跨古今兩代,和中西兩型。康氏對西學那一點點粗淺的認識,不但跨不過這兩條鴻溝,他強不知以為知,適足以為害。--搞"大躍進",就是類似的強不知以為知,最慘痛的一件史例。
至于康有為的漢學,他的火候可還在梁漱溟、錢賓四之上。不幸的是他故步自封,走火入魔,犯了教條主義的大錯。康作詩說:"良史莫無兩司馬,傳經唯有一公羊。"兩千年舊史都趕不上兩司馬,可能是事實。傳經唯有一公羊,從今文家觀點出發,也沒人能制止他作如是說。百家爭鳴,原是盛事。他千不該萬不該,是不該真來搞個通經致用,以死硬的教條主義來排斥一切。他如果不搞教條主義,而能虛懷若谷的與以張之洞、翁同龢為首的開明派合作,則變法維新亦有其建設性,而不致走上后來頑固派獨大的局面。教條主義之為害中國,康有為是始作俑者。--這也是個歷史的"偶然"。
不能做理論家、思想家也就罷了,康有為至少可以做個民胞物與、襟懷豁達的政治家嘛!可惜康氏也沒有做政治家的秉賦。他生就是個驕傲不群、木訥乖僻,而又頑固急躁的知識分子。他19歲結婚;我國千年舊俗,花燭之夕,親友們熱鬧一番,鬧鬧新房,也是常事。而他這個乖僻的新郎,卻不許鬧新房,弄得頗失親友之歡。那時有為篤信周禮,一切要按"禮"行事。所以在他祖父去世之日,他也在棺前結苫廬,缞绖白衣不去身,終年不食肉。他自記說:"時讀喪禮,因考三禮之學,造次皆守禮法古,嚴肅儼恪,一步不逾。"但是他自己也說,他這樣做"人咸迂笑之"。可是他自夸"少年剛毅,執守大過多如此"。他我行我素,才不在乎別人如何批評呢!
……
這種少年康有為型態的知青,我們小中大學同窗好友之中,正不知有多少。人各有其不同的個性與生活方式,本不應彼此相強。但是這種人就不能當"公關"、搞"P.R",尤其是不能做政黨的黨魁了。
有為青年期,在一再"鄉試不售"的沮喪心情之下,也曾習禪打坐、誦佛道經典以自遣。有時竟弄到"哭笑無常"的程度。這也是根據他的夫子自道(自編年譜)。"哭笑無常"是初期精神病的現象。據心理醫師言,病人本身如知此現象為不正常而求醫,則其疾不致深人。如病人以此"佯狂"而自傲,那就可能變成"瘋子"。做瘋子仍可做大學者如章太炎。但是做"章瘋子"就不能做政治家了。
在我國明、清兩代舊俗,考生進學或中舉點進士,都要拜主考官為"房師",以報答主考官對他才華和學問的賞識。可是康氏驕傲成性。他要孫中山拜他為師;他自己則拒絕拜自己的主考官為師,弄得狂名滿天下。最后應朋友之勸,康氏總算拜他的鄉試主考官許應骙(后任"禮部尚書")為房師。但他們的師生關系卻弄得形同水火。其后維新期間,對康氏痛心疾首,而參劾最厲的也正是許氏。許氏之劾康,與其說是由于意蒂牢結,倒不如說是感情用事。據說康亦慫恿御史反劾,在皇帝面前打個火上加油的筆墨官司。光緒袒康革許。斯為光緒親政之后,第一次黜涉大臣。其后帝后兩黨之水火,就更無法收拾了。
據說康有為于6月16日光緒召見之時,在"朝房"(等候召見的地方)與榮祿不期而遇。二人談到變法。榮說:"法是應該變的,但是一二百年的老法,怎能在短期內變掉呢?"有為忿然回答說:"殺幾個一品大員,法就可以變了。"
我們在一百年后回看戊戌政情,固知那時的榮祿有力足以殺康;而康絕無力量可以誅榮。在這百日維新剛啟幕之時,康對舊派第一號大頭頭,作此毫無必要的憤激之言,也可想見他在處人上的偏激,和政治上的木訥了。
總之,"戊戌變法"實在是我國近代史中,繼''科技現代化"(或"四個現代化")而來的第一個"政治現代化"(也可說是清末的"第五個現代化"吧),但是這個運動不但未能領導我們的政治體制前進一步,反而倒退了數十年。胡為乎而然呢?
我們知道戊戌變法主要的推動者是光緒皇帝。……但是他的軍師謀臣,應該有見及此。不幸康某木訥執拗,識見不足;而操切浮躁,且有甚于幼主。--言念及此,我們不能不說康有為實在只是一位狗頭軍師。他不能擔當推行政治現代化的天降大任,而開了倒車。
值此2000年未有的轉型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有心掌舵的人,總應略通古今之變,粗識中西之長。虛懷若谷,慎重將事。君子誤國,其害有甚于小人。可不慎乎?
以古方今,鑒往知來。摩挲舊史,涉獵時文。擲筆幾上,吾欲何言?!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