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季老的一生提醒了我們什么?
發(fā)布日期:2009-07-15  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薛 涌

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以九十八歲的高齡仙逝,悼念如潮。我個人在八十年代作為記者和編輯,因為工作之便,和季老打過幾次交道。他對我這等平凡的后輩,十分平和慈愛。在如今這個“國學大師”滿天飛的時代,我實在沒有心思再給老人家加幾頂高帽子。這里只講三點隨便想到的事情。

第一,季老的學問非常冷辟專門,自不是我等門外人可以問的。我也從來不試圖向他請教這方面的問題(因為在如此專門的領域請教,是需要資格的)。而在專業(yè)之外,他就是個有豐富閱歷的平常人。他自己就是這樣的作派。我八十年代因為在上海北京的報刊上開了題為“對話錄”的學術文化采訪專欄,走訪了京城眾多學者。從季老這一代的,一直到中年的新秀,見了這么多人,感覺最象老農(nóng)民的就是季老。這也是他可愛的地方。他講話非常直來直去,從來不擺出的“智者”的架子。比如我問他對印度的看法,他隨口回答:“我們當年訪問印度,印度人總是說‘中國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人家把我們當榜樣,我們應該搞得更好!”“從尼赫魯起,印度精英階層的區(qū)域霸權心態(tài)很強”。不管你是否同意,他觀點非常明確,從來不繞圈子。至于他后來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日后世界的運道該從西方輪到中國等等,我曾經(jīng)提出過批評。不過,這話體現(xiàn)了他那代許多中國知識分子的感情,有著他那種農(nóng)民式的質(zhì)樸和坦率。在我看來,對一個人最好的悼念不是抬驕子,而是還原其本色。

第二,季老如今被稱為“國學大師”、“東方學大師”等等,高帽一籮筐。拋開這些媒體的炒作,更客觀的評價恐怕是一個學有所專的扎實學者。不管他的學問多么冷辟、“偏門”,有這等學術素養(yǎng)的學者在當今確實很少。更重要的是,他在“東方學”的深厚學術根基,是在二十幾歲“留德十年”時在哥廷根打下的,師從的是西方人。大家現(xiàn)在大概都承認,季老留德的三十年代,中國學術界的“國學”根底比現(xiàn)在強多了;而那時西方的東方研究,則遠趕不上現(xiàn)在發(fā)達。但是在那個時代,到西方去研究東方,即使對于季老這樣的精英而言也屬于理所當然。如今呢?西方的東方學(包括中國學)研究比七十年前發(fā)達得多,中國人自己“國學”的根基則比季老那代人淺得多。但是,許多中國人對到西方研究中國文化斥之以鼻。甚至把跟著西方人研究東方學看成是笑話。看來,成就季老的時代,比我們現(xiàn)在的心靈開放得多。要知道,當年西方的文藝復興,就是因為許多西方人非常虛心、甚至心懷崇拜地向阿拉伯人學習古代希臘羅馬的學術,是西方人向東方學習西方。季老那代,則是東方人向西方學習東方。如果沒有這樣的態(tài)度,在我們的學術界還怎么造就季老這樣的人呢?

第三,季老那代人中,到西方去學習的中國精英知識分子有很多。但是,到了生命的終點,能象季老這樣成為“大師”、“國寶”的,多是研究東方或者“國學”的。過去一個世紀,中國試圖跟上世界的步伐,其中的艱辛一言難盡。按說,中國更需要的是向世界學習。那些出去學習西方文化的人,回來后可貢獻的東西應該更多。那些人中,也不乏季老這樣的秀異之士。但是,那些人既沒有成“大師”,似乎也不是“國寶”,甚至大家都不知道他們最后都干了什么。這恐怕更是我們的文化之失。

季老走了。我為他祈禱。同時也希望他不是最后一位走向世界的學者。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wǎng)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