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來曾經無數次從惡夢中驚醒的事,終于在不久前發生了。那樣的悲慟刻骨銘心!少時曾發誓,做不了一個英雄,就做一個孝子。如今,連這種機會也隨風而去了。失去了母親,就意味著失去了這世上唯一一個寵自己的人,也意味著自己少了一個應該繼續活下去的理由。在此謹借個人博客,表達對慈母的哀悼,以及創巨痛深的感受······
各位領導、各位鄉鄰、各位親戚、各位同學朋友:感謝你們,在這大清早的時分,分別從各地趕到這僻靜的所在,為我敬愛的母親奠行。三十多年前,這里曾經有一所不入流的中學,我奉母命就在這里苦讀,與許許多多少年的同學一起,在這蠻荒的密林叢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共同記憶。沒想到,如今,在這地方卻建成了一個殯儀館,今天我和我的家人,正懷著萬分悲切、無比依戀的心情,在這里告別我媽媽那樣慈祥、那樣親切的音容笑貌。
敬愛的媽媽啊,冥冥之中一定是有一種旨意,一定是命運的安排,四十多年前,我作為城里一個家庭中多余的兒子,誕生八個月之后就得到爸爸和您的收養,那一年,爸爸已經五十七歲,而您也已經四十三歲了,我幸運地成為您們的寵兒,成為您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在這世界之上終于擁有了成活的人生待遇。在因為這樣,親愛的媽媽,雖然我不是您親生的兒子,但就是您們給了我真正意義上的生命!在我少時,您一直對我這一段特殊的身世諱莫如深,我知道您的那份心情,其實我很小的時候就從各種世事中推斷出這個秘密,只是我不敢問您,不敢向您求證,因為那時,我真的害怕失去您,害怕失去這個家,害怕自己成為一個棄兒!這種感情勝過人類之間堅韌的血脈,綿綿不絕涌流在您我之間,但就在今天,我卻要永遠地失去您,失去我真正親愛的、唯一的媽媽!
媽媽,我知道,早年的您,和許許多多您同時代的中國女性一樣,過得是那樣的艱辛。您在我們林家,含辛茹苦撫養三個子女,包括另外一個抱養的姐姐;我記得,爸爸晚年貧困多病,許多時候的每個暗夜,幼小的我,都能聽到他在床上發出的痛苦呻吟,那種聲音對于我們全家來說都意味著一種凄切和絕望,但是媽媽,年老的您卻是那樣堅強,在兩個姐姐出嫁之后,更是用柔弱的肩膀,擔起全家生活的重擔。您操勞辛苦,克勤克儉,家里和田間,都留下了您忙碌的、勞累的身影。我們在凄風苦雨中相依為命,我還記得,少時的那個冬天,我跟您一起挑著蔬菜去流水街市場趕集,半路上一陣無情的寒風,吹去您那條單薄的頭巾,看見到寒風中您佝僂的身軀;我還記得,那次您牙痛發作,和我一起久久地徘徊在牙醫門前,卻因為舍不得花錢,帶著苦痛牽著我的手回家。其實早在清末年代,我們南社林家這一房就開始一度沒落,到了爸爸這一代已幾乎是家不成家了。是您來到林家之后,發誓“要強做一家人”,歷經了千辛萬苦,養育我們幾個子女長大成人,并且教我們子女“齊家”的志氣,給我們子孫“興業”的力量,使得我們這個家的家勢,終于有機會在如今得到了復興。媽媽,您是我們林家的救星,我們幾個子女永遠忘不了您的恩德!我們子子孫孫都不會忘記您的恩德!
敬愛的媽媽,今天,這里圣潔的火,就要焚化去您自然衰竭的肉身,但怎能焚化去您留在我們記憶中慈祥仁愛的面容!是的,那面容爬滿了皺紋,每一條皺紋都銘刻著您過去歲月的艱辛,但那些皺紋的組合,則形成了那種慈祥、智慧的神情。您在艱辛的生活中養成了堅韌自強的性格,但卻具有仁慈博愛的心靈,能夠在自家幾乎都揭不開鍋蓋的時候將食物分給其他窮人。您生前溫恭淑慎,敬老尊仁,疼愛鄉里大小的子侄,疼愛我們的親朋好友,毫無疑義,也疼愛您自己的子孫,給了我們無比偉大的母愛。我知道,您曾經先后收養過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晚年時還認了一個義女,在當年家境最為困難的時期,還幫助過大姐撫育四個子女,甚至還曾經寄留過幾家親戚的小孩,這些小孩或許是因為天真可愛,或者是因為受到厭棄,或者是因為家庭困頓,或者是因為不愛上學,您都一樣給予親切的、溫暖的愛心。而作為您唯一成功收養的兒子,我尤其感受到您那無限的愛心。是您,和爸爸辛辛苦苦養育我長大成人,給我一個溫暖的家;是您,在我六歲的時候用一把碎布縫制出一個書包,牽著我的小手把我送去學堂;是您,促使我立志讀書,多次決然地說“賣鍋當破鐵都要供你上學”。在您的身上,我領略了真正偉大的母姓,感受到真正博大的母愛!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如今,當年您疼愛過的所有孩子,都已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了,今天,他們的大部分也都來到您的靈前,我知道,此時此刻,他們都可能像我一樣,痛悔不能報答您的慈愛、您的恩情于萬一。
媽媽,我也愛您!您知道嗎?在我當年上大學的那些日子,我每日都在擔心你們水缸中沒水;每當老天下雨時,我都擔憂您和爸爸正在田頭或者路上;在爸爸去世之后我留學國外期間,我更是因為遠游,而充滿了對您的思念和內疚;即使在您晚年終于過上了幸福生活的時期,兒子也時常在外地思念您,恨不得自己和大姐一樣,能時刻陪伴在您的身邊。而今,您永遠離開我們了,兒子無比痛悔,痛悔自己來不及將最后那幾瓶從香港買回的舒筋藥水帶到您身邊;痛悔為什么每個星期只給您打一次電話;為什么有時在電話中沒能跟您多講一些話語,直到您去年開始患腦血栓不怎么會講話了,如今更是徹底不會講話了,我還有千言萬語沒跟您說完。可是現在,媽媽啊,您靜靜地躺在這里,我再也聽不到您那特有的和緩而又親切的聲音,再也聽不到您的叮嚀和教誨。媽媽,您就這樣走了,走得那樣匆忙,以致您在日本讀大學的孫女林韻能夠提前回到家里,但您的孫子林盛也卻無法從美國的大學里請假趕回來為您送行,以致我從今之后,將永遠地失去了孝順您、報答您的機會,只能讓那無邊的懷念和深情的追思,永遠縈繞著兒子此后的人生歲月;只能在子孫后代之間,代代傳誦您對我們的深情和恩德。
媽媽,您走了,古來“壺范垂型”、“懿德永昭”的美譽,對您來說決不是溢美之詞。媽媽,您走了,我們尊重您在世的信仰,并真誠相信和衷心祝愿您作為一個數十年虔誠的基督教信徒,作為一個慈祥仁愛的女性,您的靈魂獲得天恩的救贖,帶著生前多苦多難的爸爸,一同升往快樂的天國,但您永遠遺愛于人間,遺愛于子孫,并且教喻著您的子女,將這種彌足珍貴的愛心,同樣付諸于您的后代,付諸于我們的鄉鄰、親戚和好友,也付諸于您兒子作為一個中國文人所面對的社會、國家、天下生民。
敬愛的媽媽,深深地感謝您!永別了,媽媽!讓我們永遠緬懷您!
不孝兒 林來梵
二零零九年三月十八日
(舊歷二月二十二日)
在先慈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