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促進新形勢下經濟刑法研究的深化提升,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經濟刑法》編輯部與《政治與法律》編輯部于2024年10月發出“首屆經濟刑法征文大賽啟事”。歷經3個月的征集,大賽共收到實務界和理論界有志于經濟刑法研究的同仁,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稿件333篇。基于專家評審、獨立評審、同題擇優,評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20名。現論文征集、評選工作圓滿結束,將獲獎名單公示如下:
一等獎
1.不可罰事后行為:自洗錢入罪的稻草人謬誤
雷昌宇,北京大學法學院
2.行刑銜接視閾下我國證券犯罪規制邏輯的法經濟學重塑
張龍,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
二等獎
1.主體間性信賴視角下秩序法益的限縮及其運用——以義務違反型侵犯商業秘密罪為例
達朝玉,東南大學法學院、江蘇省泰興市人民檢察院
2.新《公司法》背景下虛報注冊資本罪的規范注解
畢海燕,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紀檢監察研究院)
3.對賭協議型合同詐騙案件的刑民邊界研究——以金融詐騙犯罪的規范保護目的為中心
程嘉駿,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4.累積犯與罪量:中國語境下的體系性協調
劉穎愷,北京大學法學院
5.論詐騙罪的素材同一性
錢日彤,南開大學法學院
三等獎
1.古代公開盜竊論及其啟示
曹津瑞,湖南大學法學院
2.證券市場虛假陳述犯罪的結果歸責
潘華杰,清華大學法學院
3.專利刑法保護:從商品邏輯到專利權邏輯
李燦,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
4.對涉罪“偷稅”行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誤區與矯正
董飛武,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5.經濟犯罪侵犯雙法益之反思——兼經濟刑法解釋類型化的提出
黃何,江蘇大學法學院
6.分配正義與污染環境罪的解釋方向
曾聰,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
7.洗錢罪“一般條款”的建構、局限及其可能
馬文博,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8.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整體歸責
郭譚浩,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
9.法教義學視角下金融危機危害行為建模分析的實證研究
方藝橋、諸珺文,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
10.歷史解釋視角下挪用資金罪的法益厘清與規范展開
馬天順,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優秀獎
1.我國生態環境刑法的體系化理論模型與實踐展開
范淼,遼寧大學法學院
2.轉貸經營行為教義學分析的兩重視角
任尚肖,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
3.土地使用權人無證采礦案件的現狀檢視與處置歸正
王杰,陜西省寶雞市中級人民法院
4.場景理論下敏感個人信息侵害性的民刑界分
楊雪,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5.數字時代財產犯罪的保護法益——“支配權”說之提倡
樊朝偉,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
6.體育刑法生成的正當根基及其教義學展開
陳俊秀、余惠芳,福州大學法學院
7.權利分置視域下的金融數據犯罪:規范解釋和教義建構
劉博涵,貴州大學法學院
8.從單一到分置:衍生數據的刑法保護
劉嘉林,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
9.涉眾型經濟犯罪共犯違法所得處置的責任認定——基于民刑關系的再思考
鄭博文,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
10.中國經濟犯罪“民轉刑”現象及其法治化調控
夏偉,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
11.義利觀與法秩序:先因型敲詐勒索罪的分層鑒定
王魏,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
12.“反向注資型”挪用資金行為的刑法評價
李正源,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13.犯罪論體系中經濟犯罪法益恢復的法理依據與法律效果
劉擇,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
14.非法集資犯罪的規制反思與入罪限縮
耿如昀,武漢大學法學院
15.風險泛化與規范縮限:民營企業刑法公平保護意蘊的解釋方向與司法適用
劉柳明,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
16.論數據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
薛子寒,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
17.生態修復往何處去——基于H省455份盜伐、濫伐林木罪裁判文書的實證研究
余倩棠,三峽大學法學院與公共管理學院
18.洗錢犯罪與上游犯罪量刑倒掛現象的認知更新
張春雨,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19.錯位與糾偏:數據窩贓刑法治理的不法本質與規范續造
陳博文,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20.跨境追贓中犯罪資產分享制度構建研究
戚永福、曹瑞璇,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檢察院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經濟刑法》編輯部
《政治與法律》編輯部
2025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