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疑術”(Casuistry)作為古羅馬人裁判案件的一種方法于16世紀中葉發展至全盛狀態。在17世紀理性主義對確定知識追求的影響下,作為實踐推理的決疑術被標注上“非科學”的標簽并退出歷史舞臺。決疑術是一種“基于案例的推理”,當道德原則應用于具體情境(個案情況)存在道德困境時,其通過案件分類、排序等方法解決人們的良心困惑并作出道德評價,決疑術并不否認規范的作用,但更強調范例對案件裁判的影響。在當下疑難案件的方法探索中,盡管成文法的地位不容質疑,但判例的影響也不應忽視,需要人們重新審視成文法與判例法在實現司法正義過程中的關系和作用,這呼喚著決疑術方法的創新與轉化。與此同時,在當代法學方法論多元競爭的背景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算法裁判等新興方法也在不斷沖擊傳統決疑術的適用空間,決疑術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也有待重新審視。
鑒于此,《法理》雜志擬于2025年第3輯(總第19輯)以“當代法學方法論視閾下的決疑術”為主題向學界公開征稿,本專題旨在重訪法學方法論的“決疑術基因”,探索其在當代法律實踐中的理論重構與技術革新路徑,為法學方法論研究提供批判性視角與實踐工具箱。誠邀國內外專家學者踴躍投稿!
一、征稿主題
本次專題征稿以“當代法學方法論視閾下的決疑術”為主題,主要選題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一)疑難案件的決疑術分析
(二)決疑術與法律漏洞的填補
(三)案件分類術研究
(四)決疑術與邏輯推理
二、稿件要求
(一)緊密圍繞征稿專題,參照但不限于選題指引確定具體論文題目。
(二)來稿必須是原創性學術作品,嚴格遵守學術道德規范,不存在剽竊、抄襲現象(重復率原則上應低于10%,綜述稿件要求“去除引用文獻復制比”不高于3%),沒有版權爭議。
(三)來稿注釋體例須符合本刊要求,注釋體例可至本刊官方網站(http://www.fflc.cbpt.cnki.net/WKE/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ntentID=f177d75c-ec49-40a3-9374-0705d790befb&mid=fflc)項下獲取。
(四)本次專題征稿截止時間為2025年4月30日。
三、投稿方式
(一)投稿請至中國知網騰云采編系統(http://www.fflc.cbpt.cnki.net/EditorEN/index.aspx?t=1),來稿請投專題研討欄目。
(二)來稿請附標題、摘要及關鍵詞的英文翻譯,注明作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最后學位、職稱、研究方向等)、聯系方式以及支持的基金項目情況。
(三)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核制度。
(四)對于被采用的稿件,本刊保留在尊重作者基本觀點的前提下對其進行文字上的修改和刪減的權利。如不同意請在來稿時聲明。
(五)本刊已許可“中國知網”“北大法寶”等網絡知識服務平臺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行、信息網絡傳播本刊全文,并可能通過“法理雜志”官方微信公眾號、“法學學術前沿”微信公眾號等媒體進行對外傳播,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發表之行為視為同意該聲明。如有異議,請在投稿時說明,本刊將按作者說明處理。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方法論研究中心
中國政法大學《法理》雜志編輯部
2025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