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由中國政法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科研處、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法學學科體系中的基礎學科發展”研討會暨《中國法理學史》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召開。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領導以及中國政法大學師生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法學學科體系中的基礎學科發展。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霍政欣主持新書發布會。
(馬懷德致辭 攝影 尹建峰)
校長馬懷德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我們高度重視法學學科建設,特別是法學基礎學科建設,在具體路徑上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法律制度史、法律思想史研究;二是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當代中國法治實踐的發展與法學基礎理論的融通。馬懷德強調,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加強法學基礎學科建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體現法學理論的繼承性、民族性,原創性、時代性,系統性、專業性。要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加快構建中國自主法學知識體系,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理論支撐。
隨后,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任劍濤,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舒國瀅,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社長王焰分別致辭。
馬懷德,王焰,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法理學史》作者喻中共同為《中國法理學史》新書揭幕。
會議研討環節由科研處處長王青斌、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副院長林華分別主持,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法學學科體系中的基礎學科發展”這一議題,積極為構建中國自主法學知識體系,完善法學學科專業體系,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法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述學立論、建言獻策。
(活動現場 攝影 尹建峰)
閉幕式上,喻中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發展基礎學科,本次會議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同時也體現了黨的二十大報告所強調的推進“第二個結合”的要求。
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文兵,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長趙鵬,法律史學研究院副院長羅冠男等老師以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