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刑事訴訟法制完善”項目研究結項公告
發布日期:2024-11-13 來源: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公眾號
今年7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發布了《“刑事訴訟法制完善”項目研究立項公告》。10月份,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組織評審組對申報者提交的項目成果進行了匿名評審。經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鑒定,最終確定結項99項,其中重點項目28項,一般項目71項。項目成果將入選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202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項目申請人將受邀參會交流。
現予公布(排序不分先后):
一、重點項目
1.輕罪治理視角下《刑事訴訟法》修改重點問題研究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單位會員) 牽頭負責人:胡銘(浙江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2.刑事證據制度的立法完善 吉林大學法學院(單位會員) 牽頭負責人:閔春雷(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3.《刑事訴訟法》修改若干重點問題研究 湖南大學法學院(單位會員) 牽頭負責人:謝佑平(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4.刑事強制措施制度完善研究 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單位會員) 牽頭負責人:熊秋紅(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院長、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5.涉外刑事訴訟特別程序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單位會員) 牽頭負責人:劉計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6.輕罪治理視角下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完善 甘肅政法大學法學院(單位會員) 牽頭負責人:王宏瓔(甘肅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7.輕罪訴訟程序的體系化構建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單位會員) 牽頭負責人:史立梅(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8.刑事庭審實質化的中國模式研究 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單位會員) 牽頭負責人:封利強(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9.刑事訴訟法再修改背景下刑事辯護制度發展研究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單位會員) 牽頭負責人:陳實(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國家治理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10.刑事訴訟中專門性證據制度完善研究 山東大學法學院(單位會員) 牽頭負責人:周長軍(山東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11.在刑事訴訟中運用人工智能的制度回應研究 西南政法大學(單位會員) 牽頭負責人:張吉喜(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12.刑事辯護制度的修改與完善 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單位會員) 牽頭負責人:劉仁琦(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 )13.我國刑事拘留的合理期限研究 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單位會員) 牽頭負責人:劉紅巖(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公安法學院院長)14.電子數據收集與《刑事訴訟法》修正 陳永生(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15.刑事訴訟法“證據章”體系化問題研究 吳洪淇,北京大學法學院研究員,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16.刑事訴訟法與監察法的銜接問題研究 衛躍寧(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17.涉外刑事訴訟制度研究 郭志媛(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18.刑事“逆向”訴訟制度完善研究 張品澤(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19.刑事涉案財物執行程序構建研究 萬毅(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20.涉案財物處置機制現代化路徑研究 李華偉(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21.認罪認罰案件證據開示制度研究 張云鵬(遼寧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22.刑事立案監督機制的優化路徑 梁靜(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23.數字時代的《刑事訴訟法》修改 鄭曦(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24.刑民交叉案件審理順序規則構建 秦策(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25.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成果入法研究 高一飛(廣西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26.刑事訴訟法修改背景下減刑、假釋案件實質化審理研究 羅海敏(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27.刑事訴訟中電子數據凍結的性質及其法律規范 吳羽(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教授)28.涉案企業刑事和解程序立法建議 侯東亮(云南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二、一般項目
1.反腐敗涉外刑事訴訟程序問題研究 項目課題組 牽頭負責人:陳遠鑫(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刑法室處長)2.論刑事二審證據調查:法理基礎與程序構建 四川農業大學法學院 牽頭負責人:劉亦峰(四川農業大學刑事司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3.檢察機動偵查的立法完善 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檢察院 牽頭負責人:李勇(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湘潭大學兼職教授)4.檢察聽證入法的路徑規劃與具體實踐研究 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檢察院 牽頭負責人:程序(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5.刑事訴訟中涉案野生活體物證管理機制完善研究 四川省樂山市人民檢察院 牽頭負責人:李鵬飛(四川省樂山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6.刑民交叉案件中的證據審查與適用——以檢察刑事辦案為視角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檢察院 牽頭負責人:趙文勝(北京市東城區檢察院副檢察長)7.《刑事訴訟法》與《監察法》有效實現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問題研究 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檢察院 牽頭負責人:曹瓊(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8.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完善——以禮法結合為路徑 宋桂蘭(北京農學院法學系系主任、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9.酌定不起訴適用條件改革方案研究 李辭(福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10.重罪案件治理范式的本土省察 步洋洋(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11.刑事司法中行政意見的審查與運用研究 陳蘇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法律系副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12.刑事訴訟程序性違法制裁立法完善研究 崔凱(武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13.監控類技術偵查的范圍界定與規范完善 王仲羊(西南政法大學刑事偵查學院講師,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員)14.刑事訴訟專門性問題審查的體系化完善 謝澍(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員)15.涉產權強制性措施的謙抑化研究 林藝芳(福建師范大學法學院、紀檢監察學院副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員)16.民營企業刑事涉案財物程序保障研究 徐歌旋(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講師,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員)17.我國刑事立案監督規范化研究 張杰(江蘇師范大學法學院刑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員)18.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體系研究 李子龍(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講師,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員)19.輕罪治理背景下輕罪案件快速辦理機制研究 王迎龍(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員)20.逮捕措施適用事由的檢視與完善研究 程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員)21.刑事訴訟法的解法典化與再法典化研究 聶友倫(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員)22.審前刑事涉案財物處置法律監督 張云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現代偵查技戰法研究中心研究員)23.偵訴審配合制約機制的完善 洪剛(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最高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實驗室]工程師)24.數智時代技術性證據的刑事訴訟法制回應研究 黃健(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講師)25.減刑假釋案件證據制度研究 黃群峰(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刑事執行教研室主任)26.認罪認罰具結書立法完善問題研究 劉原(山東理工大學法學院講師)27.認罪認罰協商程序體系化建構路徑研究 李哲(安徽醫科大學法學院講師)28.輕罪治理背景下裁量不起訴的類型化重構 蔡藝(南京審計大學法學院講師)29.訴訟法維度中強制措施與刑罰間折抵關系的完善 張淼(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中心副教授、南京大學中國法律案例研究中心副主任)30.刑事檢察聽證律師幫助研究 程龍(云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訴訟法教研室主任)31.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于刑事司法的場景、風險和對策 徐丹彤(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公安法學院副教授)32.起訴必要性審查程序的制度功能優化研究 魏小來(黑龍江財經學院人文學院教師)33.修法契機下檢察偵查資源供給機制研究 漆晨航(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講師)34.刑事訴訟法修改背景下刑事特別程序體系配置完善研究 呂曉剛(福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35.刑事訴訟領域個人信息保護的現實困境與制度突圍 錢程(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講師)36.行刑反向銜接中的程序及證據問題研究 呂澤冰(四川輕化工大學法學院講師)37.心理強制型取證的“排非”規則研究——以引誘取證為例 趙亮(成都大學法學院講師)38.不起訴制度體系化整合的立法建議 吳桐(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講師)39.輕罪案件不起訴后行刑反向銜接問題研究 戴紫君(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講師)40.指定居所監視居住規則正當化研究 孔凡洲(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講師)41.自訴轉公訴規則完善研究 孫瀟琳(河南工業大學法學院講師)42.論數字技術介入刑事審判的類型化控制 王瑞劍(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博士后)43.刑事裁判方式的法定化與類型化 夏永全(西華大學法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44.刑事涉案財物處置檢察監督機制構建 張皓巽(河南省人民檢察院三級檢察官助理)45.淺析我國刑事實物證據保管制度 王興玉(金沙縣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46.輕罪治理時代檢察機關裁量權的規范化研究 張東生(江蘇省鎮江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47.社會危險性量化評估中“一貫表現”的刑事法淵源和實現路徑——以實質化輕罪案件的辦理為切入視角 劉兆東(宿遷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48.第二審程序中檢察機關提出新的抗訴請求及其應對問題研究 張世文(中共寧波市紀委 寧波市監委)49.偵查階段刑事傳喚的性質厘清、實務展開和立法建議 方荀(上海市公安局法制總隊二級警長)50.刑事審判階段案外人參與涉案財物處置制度構建 徐兵(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庭長)51.刑事二審獨任制審理模式研究 張金科(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四級高級法官)52.新型經濟犯罪中涉案虛擬財產的管理模式問題研究 溫家珠(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53.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有效辯護的實現 高超(貴陽人文科技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54.檢察機關提起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研究 王亞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55.刑事訴訟中專門性問題報告研究 吳慶棒(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在讀)56.刑事訴訟法修改與庭審人證調查制度的完善 姬艾佟(清華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57.刑事訴訟法再修改背景下的辯方證據保全申請權研究 付靜宇(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58.輕罪附條件不起訴之附帶處分:實踐觀察與理論檢視 吳瓊(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59.刑事財產保全程序研究 劉晨(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60.刑事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反思與完善 曾慶容(四川大學博士研究生在讀)61.刑事訴訟案外人財產權保護問題研究 李胥(北京工業大學法學部講師)62.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的反思與完善 李佳威(天津師范大學法學院講師)63.新質生產力導向下強制醫療程序優化策略研究 何敏(內蒙古自治區精神衛生中心科員)64.輕罪治理視角下“兩卡類”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分層處理模式的構建——以J省N市類案為樣本 周紅年(南京市高淳區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65.刑事扣押“與案件無關”條款的立法完善研究 張浩若(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66.人工智能辯護的實踐應用與法律規制 來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67.刑事被害人代表人的實踐檢視與制度完善 程照錦(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68.刑事被害人補償制度研究 全宏亮(湖南大學博士研究生在讀)69.認罪認罰案件事實基礎審查研究 萬力(云南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70.不移送審查起訴研究 王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71.刑事訴訟中“不準許撤回起訴”規則的反思與展望 林健星(四川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
責任編輯:高瀚偉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