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召開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律職業研究所成立十周年研討會暨《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律師大事記(1978—2023)》新書發布會。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職業研究所成立十周年研討會暨《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律師大事記(1978—2023)》新書發布會現場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楊東代表法學院對中國人民大學法律職業研究所成立十年來努力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立足中國國情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實踐,為深化改革開放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形成高質量法律科研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希望法律職業研究所再接再厲,繼續開拓研究領域,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與會的法學專家和法律實務工作者對中國人民大學法律職業研究所秉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完善以實踐為導向的法律科學研究機制,緊密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發展需要,腳踏實地進行法學科研和司法實踐經驗總結,十年辛勤耕耘,不斷提升研究成果轉化水平,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多角度支持。
北京市尊德律師事務所主任蔡巖全面回顧了長期堅持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合作進行法律職業研究的生動往事,同與會者分享了法律職業研究所工作群體勇于面對挑戰和不懼風雨挫折,堅定不移推進中國法律職業共同體行穩致遠發展。中國人民大學法律職業研究所所長龍翼飛匯報了法律職業研究所全體研究人員在法律職業研究領域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研究方向,嘔心瀝血十年奮斗,矢志不渝無私奉獻,為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提供優化方案。
在科研創新方面,法律職業研究所首選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律師事業發展歷程和運行規律作為科研突破口,聚焦中國律師服務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多方面需求,為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和對司法公平正義的期待提供多元化法律服務,為一帶一路和平發展提供涉外法律服務,貢獻中國律師業界的特殊智慧。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律師大事記(1978—2023)》新書發布
法律職業研究所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律師事業發展的歷史性變革成果匯集成《改革開放后中國律師大事紀(1978—2023)》一書,作為對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特殊禮物。本書執行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劉炫麟代表創作團隊回顧了本書的創作歷程、方法和價值。
與會法學專家和法律工作者對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編輯出版中國人民大學法律職業研究所和北京市尊德律師事務所組織法律專業人士編寫的《改革開放后中國律師大事記(1978—2023)》一書給予了高度評價。
與會法學專家和法律工作者以“發展律師事業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法治國家建設"為主題,進行了深度探討和交流,形成了新的研究成果。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杜煥芳對本次研討會和《改革開放后中國律師大事紀(1978—2023)》新書發布會進行了總結,提出法律職業研究所今后的科研工作方向,應當努力踐行習近平法思想,堅持完善以實踐為導向的法律教育和法學研究機制,不斷開拓創新,為中國式現代化法治國家建設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