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
2023年12月30日,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2023年年會在武漢東湖賓館成功舉辦,會議由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主辦,武漢大學法學院、武漢大學大健康法制研究中心承辦,廣東瀛真律師事務所、湖北維力律師事務所協辦,元照出版集團提供技術支持。參會代表包括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成員和來自全國保險法學界的專家學者及法律實務部門人士共二百余人。本次年會主題是“中國式現代化與保險法:回應、互動與創新”,參會代表們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保險法治完善”“保險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與創新”“保險理賠問題與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保險制度構建中的風險治理問題”等保險領域重大法治問題,展開了熱烈、深入地討論。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社科院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南京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福州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大學等諸多高校,最高人民法院、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中國保險學會、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公司、北京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上海建緯律師事務所、四川達寬(北京)律師事務所、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等保險業界,近200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熱烈研討年會主題。
會議開幕式由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任自力教授主持。武漢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沈壯海教授,湖北省法學會副會長、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馮果教授,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尹田教授等出席開幕式并先后致辭。
武漢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沈壯海教授代表武漢大學熱烈歡迎各位領導嘉賓、專家學者相聚洛珈山下、東湖之濱交流研討。沈壯海副書記表示,本次年會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回應“構建中國自主法學知識體系”這一主題,有利于實現保險法學的創新和發展,推動保險法律問題理論研究。武大法學在近年的學科建設中取得佳績,130周年的武漢大學正站在銳意進取、再創輝煌的新起點上。展望2024年,武漢大學將繼續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積極貢獻。最后,沈壯海副書記向長期支持武大法學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感謝并預祝會議圓滿成功。
武漢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沈壯海教授致辭
湖北省法學會副會長、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馮果教授代表湖北省法學會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表達了對與會代表的熱烈歡迎,介紹了湖北省法學會的工作成果和發展情況。他表示,近年來湖北省法學會認真貫徹湖北省委和中國法學會的部署要求,兩次舉辦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研討活動,創新建設“三大平臺”:首次在全省開展湖北法學名家、法學法律專家、青年法學法律人才評選活動,以高標準高要求辦好《荊楚法學》,創設湖北弘義法治公益基金會,為服務法治湖北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湖北省法學會將不斷提升法學理論研究和法治實踐服務能力,為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提供法治理論支撐、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湖北省法學會副會長、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馮果教授致辭
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尹田教授首先表達了時隔許久再次與大家歡聚一堂的喜悅,感謝武漢大學法學院的全力支持,并向與會嘉賓表示歡迎。隨后,尹田會長代表保險法學研究會向大會作2023年工作報告。他指出,過去一年,保險法學會積極開展政治思想理論培訓、推進組織建設,做好理事的審批和管理工作。此外保險法學會致力于學術研究這一主要任務,舉辦了第九屆兩岸保險法論壇,還克服困難在北京、上海各地舉行多場線上線下學術研討會議和論壇,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最后,尹田會長提出了下一年度的工作方向,他希望各位成員能夠為下一次保險法立法修訂工作做好準備,配合國家相關保險立法保險事業發展的需要,確定好重要研究課題,在養老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農業保險法律制度完善等問題上開展交流和研究。
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尹田教授致辭
大會主旨發言階段,由武漢大學法學院溫世揚教授和中國平安保險集團工會主席姚軍共同主持,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與保險法:回應、互動與創新”的主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任自力教授,廈門大學法學院何麗新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李青武教授,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曹興權教授,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孫宏濤教授,曼徹斯特大學名譽教授、謝菲爾德大學名譽教授、雷丁大學客座教授John Birds六位教授分別進行了相關發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任自力教授以“保險合同中‘猝死’及其免責條款的若干思考”為主題進行發言,向與會嘉賓介紹了有關猝死的基本知識,并從國內學界、保險條款、現有理論、世界衛生組織等四個方面對“猝死”的定義進行了詞源考察,得出“猝死并不必然是由疾病引發”這一結論。隨后針對保險合同中猝死免責條款的效力問題,任自力教授通過對保險責任范圍的界定、國內法院過去十年內猝死保險糾紛的實證考察,幾種承保猝死風險的保險產品的歸納,對猝死不賠條款是否屬于相關格式條款、猝死且死因不明時的賠付責任認定等問題做出了論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任自力教授發言
廈門大學法學院何麗新教授以“社商合作視角下生育保險制度優化研究”為主題向大會作報告。何麗新教授首先梳理我國生育保險現狀,提出目前社會生育保險占據絕對優勢,商業生育保險保單極少的“重社輕商”情況。她指出應當促進生育保險的社商合作,實現共同發展,認為社商合作的本質是政府與市場的合作,一定程度上表現為商業保險公司介入社會生育保險,提出了“服務外包型”“產品供給型”“共同開發型”三種社商合作創新模式,并建議以此對生育保險進行制度優化。
廈門大學法學院何麗新教授發言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李青武教授以“投資型保險合同的法律關系構造及其解釋”為主題進行發言。他對投資型保險進行了解釋并強調了其保險性質,投資功能并不影響形成的保險法律關系。李青武教授從功能上分析了投資保險中投資賬戶的差異和共性,指出其在“分享投資收益和分擔投資風險的主體”“投資收益與保險保障責任的關系”“投資收益的確定性”三個方面存在差異。隨后,李青武教授指出投資型保險涉及分散風險的保險保障關系和代保單持有人管理資金的委托理財關系,并對這兩種法律關系進行了辨析。最后通過說明投資賬戶的法律性質、投資型保險的法律適用和投資型保險合同穩定性來完成對其法律關系的構造和解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李青武教授發言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曹興權教授以“科技發展如何影響保險合同法”為題進行發言。曹興權教授指出,互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發展推動著保險法發展,衍生了新的保險產品、保險業務和保險規則,需要保險合同法進行回應。在堅持保險合同法基本原理基礎上,需要從理論上對新興現象進行解釋和建構,尋找一個解釋相關問題的統一理論范式。他指出科技會誘發保險交易風險,但對保險交易當中的逆向選擇風險和道德風險,同樣也可借助科技手段對風險進行抑制。在使用科技手段的過程中,需要保險合同法在訂立規則、效力規則、履行規則、附隨義務等多個層面進行回應和修改。保險法應當回應社會發展變化,不能夠局限于個別的規則,應當從宏觀原理層面系統把握這一問題。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曹興權教授發言
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孫宏濤教授以“保險合同格式條款內容規制研究——以《保險法》第19條為中心”為題進行發言。他指出,為了對保險合同中的不公平格式條款進行規制,我國2009年修訂的《保險法》第19條嘗試初步構建了保險合同格式條款內容控制的框架體系。但由于該條文僅抽象地描述了不公平格式條款的基本特征,對于保險合同格式條款內容規制的適用范圍語焉不詳,導致司法實踐中,法官在對《保險法》第19條的運用上存在著模糊混亂,甚至前后矛盾的情形。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在于應對保險合同格式條款內容控制的適用基準進一步厘清,將核心給付條款與宣示性條款排除在審查范圍之外。此外,對于保險人在其承保范圍基礎上添加的排除或限制其責任的除外條款、免賠率條款等仍納入保險合同格式條款內容控制的范圍之中。
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孫宏濤教授發言
曼徹斯特大學名譽教授、謝菲爾德大學名譽教授、雷丁大學客座教授John Birds以“英國保險法的改革歷程(The Reform of UK Insurance Law)”為題進行了線上主旨發言。他指出英國保險法改革經歷了漫長歷程,最早是在百余年前針對海上風險而產生,在20世紀50年代,有教授提出了保險合同法中潛在的不公平問題,如合同成立前的過量信息披露義務和違反特定條款的嚴厲不利后果。這促成了“法律改革委員會”的成立,但因為英國政府的某些原因,改革未能成行。1976年歐盟提出英國保險法應與整體相協調,因此在1982年“法律委員會”針對上述兩個不公平問題形成了一份改革報告,但最終同樣不了了之,中間陸續有過改革,但進程十分緩慢。直到2005-2006年英國再次啟動改革進程,2012年出臺的消費者保險法將消費者的主動告知義務更改為誠實和合理地回答保險人詢問告知義務。2015年英國保險法對現行法進行了重大修改:當被保險人違反保證時,保險人的責任將處于中止狀況,直到被保險人對其違反行為做出更正。改革有效平衡了被保險人和保險人的利益。但在保險利益領域,英國的法律改革依然欠缺,有待進一步發展。
曼徹斯特大學名譽教授、謝菲爾德大學名譽教授、雷丁大學客座教授John Birds線上發言
根據會議議程安排,本次年會會期一天。參會人員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保險法治完善”“保險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與創新”“保險理賠問題與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保險制度構建中的風險治理問題”四個主題進行共計八個單元的專題討論。
其中,第一分會場的主題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保險法治完善”。第一單元主持人是吉林大學法學院徐衛東教授。本單元演講嘉賓及其演講題目分別是:南京大學法學院李華副教授,其演講題目是《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綠色保險的范式轉換與實踐創新》,吉林大學法學院潘紅艷副教授,其演講題目是《全民統一社會養老保險立法問題初探》,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法學院康雷閃副教授,其演講題目是《因應自動駕駛的交強險:制度審視與優化》,福州大學法學院徐婧副教授,其演講題目是《我國發展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的現實基礎、現狀評析及完善路徑》,廈門大學法學院閻語助理教授,其演講題目是《普惠保險的創新實踐與規范應對》。本單元評述人分別是:甘肅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游明副教授、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李志強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學人工智能法學院羅璨副教授、武漢工程大學法商學院張曉萌博士、武漢大學法學院博士后楊勇。第二單元主持人分別是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薄燕娜教授、《保險研究》責任編輯鄒韡。本單元演講嘉賓及其演講題目分別是: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常鑫副教授,其演講題目是《我國精神損害賠償責任保險研究》,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法學院賽錚副教授,其演講題目是《保險科技監管的中國范式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合規部合規管理處經理李星,其演講題目是《新形勢下保險業不正當競爭行為法律適用和執法問題芻議》,北京中銀(蘭州)律師事務所執行副主任易云,其演講題目是《保險法視閾下的共保業務實務問題探究》。本單元評述人分別是: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鄭睿副教授,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楊帆副教授,湖北民族大學法學院李勇副教授,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周志博士,上海建緯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律師王民。
第二分會場的主題是“保險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與創新”。第一單元主持人分別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于海純教授,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公司法律部合規負責人曹順明。本單元演講嘉賓及其演講題目分別是: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馬寧教授,其演講題目是《保險法解除權與民法撤銷權制度競合的體系規整》,西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馬超群,其演講題目是《民法典下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解釋的體系化路徑》,廈門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陳昊澤,其演講題目是《保險禁止合同外利益提供的正當性基礎與規范化調控》,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王虞薇,其演講題目是《再保險告知義務制度的現代趨向及其啟示》。本單元評述人分別是:南京大學法學院岳衛副教授,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沈小軍副教授,湖北大學法學院蔡大順博士,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公司高級經理高楊。第二單元主持人分別是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王萍教授,北京國民信托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學術負責人李曉龍。本單元演講嘉賓及其演講題目分別是: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周玉華副教授,其演講題目是《保險代位權的本質與保險人追償權問題研究》,福州大學法學院潘運華副教授,其演講題目是《履約保證保險合同中的代位權》,北京德恒(廣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何偉,其演講題目是《團體意外傷害保險金請求權轉讓協議法律效力研究——評(2022)某01民終2754號案件》,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趙晶博士,其演講題目是《保險治理的理論基礎》。本單元評述人分別是:湖北瀛楚律師事務所執行副主任徐緒柏,福建理工大學法學院王崇能副教授,中華女子學院法學院葛向孜博士,平安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合規管理經理李方。在自由討論環節,樊啟榮教授、曹守曄教授以及陳欣教授就會議內容發表了看法。
第三分會場的主題是“保險理賠問題與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第一單元主持人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邢海寶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梁鵬教授。本單元演講嘉賓及其演講題目分別是: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黎珞副教授,其演講題目是《保險人不當理賠行為的私法規制》,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國際法學院吳奕鋒助理教授,其演講題目是《論責任保險抗辯費用——以責任確定成本為視角的〈保險法〉第66條法教義學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李游助理教授,其演講題目是《董責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適用困境及其消解》,吉林信謙律師事務所律所主任劉曉龍,其演講題目是《論保險糾紛案件訴調對接制度》,清華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趙亞寧,其演講題目是《保險經紀人對投保方之損害賠償責任釋論》。本單元評述人分別是: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陳飛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張長利副教授,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林一副教授,廈門大學法學院企業法治研究中心池騁助理教授。第二單元主持人分別是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文杰教授、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長常秀良。本單元演講嘉賓及其演講題目分別是:西南政法大學人工智能法學院劉小紅副教授,其演講題目是《大數據視閾下保險消費者信息保護困境破解的法律路徑》,呼和浩特民族學院法學院副教授白木仁,其演講題目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特殊保險消費者知情權保護法律制度的完善》,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范慶榮博士,其演講題目是《保險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困境紓解》,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郭夢圓,其演講題目是《我國〈保險法〉應增訂消費者保護原則——以〈保險法〉第五次修改為背景》。本單元評述人分別是:中共湖北省委黨校王冠華副教授,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劉建副教授,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趙世秀博士,武漢眾邦銀行法律合規部總經理肖山。自由討論環節,維力律所盧則男、陳珺等律師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第四分會場的主題是“保險制度構建中的風險治理問題”。第一單元主持人是國家法官學院曹守曄教授。本單元演講嘉賓及其演講題目分別是: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李偉群 教授,其演講題目是《保險業企業個人信息出境合規實踐新研究》,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何啟豪副教授,其演講題目是《董事責任保險的外部監督功能反思與機制重構:以ESG風險治理為中心》,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經理王慶松,其演講題目是《人工智能侵權責任保險制度探討》,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合規部正高級經濟師聶勇,其演講題目是《保險業務行為中信息保護合規問題研究》。本單元評述人分別是:南京大學法學院張力毅副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汪君副教授,中國人民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法律部負責人喬石。第二單元主持人分別是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管曉峰教授、天津師范大學法學院王春梅教授。本單元演講嘉賓及其演講題目分別是: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黃麗娟教授,其演講題目是《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保險治理的法治路徑》,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保險學系陳冬梅副教授,其演講題目是《唐提式保險發展歷程與監管》,中國人壽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法律事務處高級經理劉文驥,其演講題目是《從保險理賠視角分析先進療法及創新藥械應用的法律風險》,中國計量大學法學院吳涵昱博士,其演講題目是《數字化時代保險信息披露制度的反思與完善路徑》。本單元評述人分別是:蘇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法務部總監邢嘉棟,中國首控集團有限公司法務總監蔣慎光,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法學院劉玉林副教授,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李敏博士。
閉幕式現場
2023年12月30日下午五點十分,閉幕式會議由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武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武亦文教授主持,宣布獲獎優秀論文名單并進行論文頒獎環節。本次年會參評論文共65篇,經6位專家匿名評審,按綜合得分高低,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優秀獎7名。
隨后,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樊啟榮教授進行會議總結發言。樊啟榮教授從三個方面高度評價了本次會議,指出本次會議是一次擁有高遠立意主題、高效議程安排、高度接待規格的“三高”會議,會議圓滿取得了預期成果,并在最后預祝與會嘉賓2024年元旦快樂。
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樊啟榮教授致辭
閉幕致辭環節,吉林大學法學院徐衛東教授代表2024年保險法學研究會年會承辦單位致辭,徐衛東教授首先向本次會議承辦方武漢大學法學院表達了稱贊和感謝,表示很榮幸能夠作為承辦方承辦下一次年會,歡迎各位專家學者明年在東北最美的季節相聚吉林長春。最后,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尹田教授宣布會議閉幕。
吉林大學法學院徐衛東教授致辭
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2023年年會順利召開,會議按照預定安排,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對于保險法的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和創新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