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七批11位掛職專家學者來院報到。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陳璇、劉計劃、萬勇三位教授作為第七批掛職專家學者赴職報到,將分別掛任第三檢察廳副廳長、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副主任。
最高檢專門召開見面座談會,聽取掛職專家學者以及派出院校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共商進一步加強檢校合作,深化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與運用。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應勇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堅持和完善專家學者到檢察機關掛職制度,更好凝聚法學教育、法學理論研究與檢察實務工作合力,攜手擔好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縱深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共同政治責任。
會上,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軼作為派出院校代表發言。他表達了中國人民大學對檢校合作的高度重視,歷次選派到最高檢掛職的教師都是本領域的青年學術帶頭人。他希望,掛職教師肩負起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的殷殷期待,在實務中提煉更多對中國法治實踐具有解釋力、回應力的理論成果。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三位教授在座談會上圍繞發揮掛職作用,為深化檢察改革、促進檢察理論和實踐發展、加快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提供有力智力支持作了發言。陳璇教授指出,文章合為時而著,將立足法學教學和檢察實務,轉視角、補短板、強能力,讓研究成果更好服務國家法治建設。劉計劃教授表示,將以專業視角、客觀立場、長遠考量,助力破解制約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問題。萬勇教授表態,將傾其所學,為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出力發光,為向世界講好中國知識產權檢察故事貢獻智慧與力量。
深化落實專家學者到司法機關掛職制度,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法學教育和法治人才培養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長期以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一直與最高人民檢察院保持密切交流,不斷深化合作。自2006年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何家弘、湯維建、劉品新、肖建國、李奮飛、程雷等教授曾作為專家學者赴最高檢掛職。今后,法學院將進一步加強法學理論建設與檢察實踐的雙向交流,更好地發揮法學院校、專家學者理論優勢和檢察機關實踐優勢,努力為推動法治中國建設和檢察工作創新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鮑欣雨、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