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名單,由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心理系馬皚教授主持的“詢問談話場景下非接觸智能心理評估與干預對策研究”項目獲批立項。這是學校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重點支持項目,標志著中國政法大學在交叉學科建設和應用基礎領域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團隊簡介
該項目由馬皚教授課題組牽頭負責,項目團隊包含學校社會學院心理系7名教師。項目團隊長期致力于構建符合司法實際和中國特色的法律心理學實踐體系,在國內犯罪與刑事司法心理學領域始終保持領先地位,并不斷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研教學等方面取得卓越成效。
團隊教師多次主持和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馬皚教授講授的課程《越軌社會學》入選“國家級線下一流本科課程”,還曾獲省部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教育教學成果獎等榮譽。
近年來,馬皚教授等心理系教師長期與公安部門、檢察部門等司法機關合作,在偵查、詢問、審訊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基礎,并不斷融合法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知識,開展法律心理和人工智能結合的基礎實驗研究,在非接觸式心理評估、智能化訊問技術、心理認知干預等交叉學科領域進行深入探索,獲得了多個軟件著作和專利,主要研究成果被中國科協《2019前沿領域科技成果推介手冊》收錄。
項目介紹
馬皚教授的項目聯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中國通用技術研究院,從智能心理評估的心理機理、智能感知與評估技術、模型驗證、干預對策等四個方面展開,旨在建立快速、高效、準確的智能心理評估模型,創新詢問談話場景中的心理評估方法與干預對策,助力政法機關和紀檢監察部門公平公正地探明事實真相。
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融合、自然科學與人文社科的交叉,是創新科技與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該重點項目的獲批,為學校法律心理學交叉學科建設及未來自然科學類項目申報打開了新的局面,對于提高學校自然科學研究水平、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