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23年“港澳與內地青年法律交流周”在北京開幕,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晨同志出席活動并致辭。本次交流周活動是2020年以來首次以線下方式舉辦,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試驗田”、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之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先行示范城市,承接本次活動可謂恰得其適,意義非凡。
驕陽似火,青春蓬勃。7月12-15日,本次交流周62名團員開啟在深圳的參觀交流活動。據悉,本次交流活動形式多樣、行程滿滿,團員們將參觀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深圳國際仲裁院、粵港澳聯營律所等,了解深圳的法治先行示范;參觀騰訊、邁瑞等高新科技企業,體會深圳的科技創新;參觀南頭古城,感受大灣區同宗同源;參觀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廠創業企業,聽取創業分享。
7月13日下午,作為本次“港澳與內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動的重要環節,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法治論壇在深圳前海盛大開幕。本次論壇由中國法學會主辦,中國法學學術交流中心、澳門特區政府法務局、深圳市法學會、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深圳市南山區政府承辦,深圳市中立法律服務社和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支持,旨在進一步增進港澳青年與內地青年的交流互動。來自北京、香港、澳門和深圳法學法律界專家學者,來自內地與港澳地區的100余名法治青年齊聚一堂,以“新時代大灣區法治青年的新使命新責任”為主題,圍繞“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合作和規則銜接的路徑探討”“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融合發展的機遇與路徑”以及“港澳與內地法律青年的時代使命與責任”深入交流。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鳴起出席論壇并致辭。他指出,大灣區建設呈現出勃勃生機,進入融合發展新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遵循,不斷拓展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的深度和廣度,形成更多富有創新意義和實踐價值的理論和實踐成果。新時代青年要與祖國同心、與時代同行,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歷史進程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讓青春在奮力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中綻放光彩。
深圳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市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胡庚祥表示,深港澳歷來休戚與共,大灣區同宗同源,灣區奮進,法治護航,灣區未來,寄望青年。希望廣大港澳青年積極探索大灣區法律規則銜接新路徑,為更好服務國際一流灣區建設提出具有創新價值、可供決策參考的意見建議,彰顯大灣區青年的時代擔當。
深圳市法學會副會長,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副局長劉桂林指出,前海發揮深港澳青年交流合作的支點作用,著力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合作和規則銜接的首選地和示范地,誠摯邀請港澳法治青年參與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建設。
澳門特區政府法務局法律推廣及公共關系廳廳長陳志揚和港澳交流團學員代表、澳門法律交流協進會會長黃景禧出席會議并發表致辭。中國法學學術交流中心副主任潘新艷對論壇進行了小結發言,她表示本次論壇主題鮮明、時代性強、參與度廣,法治青年要緊跟時代前沿發展潮流,把交流周的所學、所得、所見、所能運用到學習工作當中去,不斷提升自身的法學理論研究水平法學實踐的能力和水平,為大灣區的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