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指出要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中共中央、國務院在《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中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正值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國務院機構改革新一輪方案發布,決定組建國家數據局,這標志著從國家頂層設計上更加全面、準確地統籌和布局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建設的長遠規劃方案,數字中國建設步入新的歷史發展方位,將更加科學有力地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對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面向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數字經濟治理,更好保障與實現數字中國建設目標。在數字化、智能化趨勢推動下,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呈強勁態勢,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治理難題,要實現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亟待可行、可及的法治化治理理念原理、制度體系、規則方法等。為此,《數字經濟與法治》應運而生,博眾家之所長,集群英之薈萃,為數字中國建設盡一份薄力,為全面依法治國發一份熱光。
《數字經濟與法治》是南開大學數字經濟交叉科學中心和南開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主辦的以數字經濟與法治發展前沿為主題的學術集刊,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周期出版,一年兩輯。本刊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面向全球與未來,聚焦世界數字經濟與法治領域研究前沿,關注多維度、多學科、多規則、多工具下的理論認知與實踐經驗,致力于對數字經濟發展及其法治化展開全面、系統、前沿研究,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總結數字經濟與法治共益發展的實踐規律,推動具有新時代特征、立足新發展格局的中國數字法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建設與完善。
《數字經濟與法治》現面向國內外學術界和實務界公開征稿,誠邀各界人士不吝賜稿。
一、征稿范圍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相關主題:
1.數字經濟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2.數字中國建設的基礎理論與法治前沿
3.數字經濟與法治共益發展的基礎理論與實踐
4.數字經濟發展中要素治理的理論與實踐
5.數字經濟競爭與治理中的國際合作
6.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治理的前沿問題
7.數字司法、數字檢察、數字監管中的理論與實踐
二、原創性要求
投稿論文原則上要求未公開發表在其他期刊上,作者應確保論文的原創性和前沿性,符合學術規范。所載文章,均由作者授予自發表之日起一年的專有使用權。刊稿僅反映作者個人的觀點,不代表主辦單位的立場。
三、格式要求
(一)文稿體例
文稿由題目、摘要、關鍵詞、正文和注釋構成。需同時提供英文版的題目、摘要和關鍵詞。摘要在300字左右;關鍵詞3-6個。稿件字數一般不少于1.5萬字。
正文采用宋體、五號字、首行縮進兩個字符、1.5倍行距。
(二)基金項目
如果文稿得到基金項目的資助,請在首頁下腳注釋中標明資助背景,包括基金項目的類別、名稱、批準號,感謝語盡量簡化。
(三)作者簡介
文稿應在文章首頁下腳注釋按如下順序標明作者信息:姓名、單位、職稱(職務)、研究方向等。作者通常僅標明所在單位及技術職務,同一作者原則上只標明一個工作單位,最多不超過兩個。
作者的聯系地址、郵編、聯系電話、電子信箱等內容放在文末單獨附頁,不作為文章內容,為方便聯系作者使用,應單獨統計。
(四)各級標題
文稿標題應層次分明,標題前的數字按不同級別依次使用:文內體例順序一般采用:一、(一)、1.、(1)、①、A.、a.;其中標題一的樣式采用四號、黑體、加粗、首行縮進兩個字符;標題二的樣式采用小四號、宋體、加粗、首行縮進2個字符;標題三以下的標題采用五號、宋體、首行縮進兩個字符。
(五)注釋體例
參見《法學引注手冊》。
四、投稿方式
本刊投稿采用電子郵箱投稿
郵箱:szjjfz@nankai.edu.cn
作者需提交word版本和pdf版本稿件各一份。編輯部將對論文進行初步審核,初審不超過10個工作日,初審通過后,將對稿件進行外審,根據外審意見,提交編輯會決定是否錄用,整個審稿周期不超過45個工作日。本刊不收取審稿費、版面費等任何費用。稿件一經錄用,即付薄酬,對高質量稿件,采取優稿優酬。
《數字經濟與法治》2023年第1輯征稿截止時間為2023年7月31日,預計出版時間為2023年11月。
《數字經濟與法治》編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