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付子堂 (圖片源自網絡)
這個春天,2023年全國兩會如期而至。
今年,恰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提出三周年,三年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從夯基壘臺、重點突破,邁向全面提速、整體成勢,正加快成為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助推崛起中國經濟“第四極”。
未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哪些機遇?代表們有哪些“金點子”?上游新聞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付子堂。
2022年3月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提出,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區域,在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前提下,優先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
近日,四川重慶兩省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市場一體化建設行動方案》,共同推進區域市場一體化進程。
由此,川渝兩地合作在又一領域走向深入。
在付子堂看來,進一步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區域協同改革發展,有必要從體制機制完善角度,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注入新鮮活力。
對此,他建議,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推進以“區域市場一體化”為核心的區域協同立法試驗。
具體如何推進?付子堂說,緊密圍繞“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的目標,圍繞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市場監管公平統一、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等方面,逐步以協同立法方式,確立事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市場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