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1年11月1日(星期一)上午10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副局長甘紹寧、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云介紹《“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新華社記者】
我們注意到,《規劃》提出要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并從完善法律政策體系、加強司法保護、行政保護、協同保護等方面進行了部署。請問,“十四五”時期將如何推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會開展哪些重點工作來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 張志成】
建設支撐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是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部署的重點工作,知識產權保護機構建設工程是《“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部署的重點工程,也是知識產權部門的重要職責。
“十四五”時期,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按照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規劃》的部署,積極推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工程建設,堅持統籌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推動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協調銜接,兼顧傳統領域和新領域新業態的知識產權保護,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有效激發創新活力,助力高質量發展。主要是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創新優化保護規則。推動商標法修改完善。積極推進地理標志專門立法。加快制定商標一般違法判斷標準。探索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完善行政保護技術調查官制度。加大電商、展會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有效履行中央事權,做好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專利侵權糾紛的行政裁決各項工作。
二是健全完善工作體系。嚴厲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和商標惡意搶注等行為,做好源頭保護工作。推進跨地區跨部門執法保護協作。有效發揮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作用,加強快速協同保護。深入推進維權援助機制建設。深化知識產權糾紛仲裁調解工作。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
三是縱深推進試點示范。擇優遴選條件具備的地區,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深化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的示范工作。加強知識產權領域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試點,深化地理標志保護專用標志的改革試點,積極推動把行之有效的改革經驗轉化為制度機制,提升整體保護水平。
四是著力防范海外風險。依法嚴格管理涉及國家安全的知識產權對外轉讓行為。加強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機制建設,指導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高效運行,擴大布局建設地方分中心和海外分中心,更好服務創新主體,助力我國企業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