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
9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以“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檢第三十批指導性案例,并介紹其制發背景、主要價值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回答記者提問。
最高檢新聞發言人李雪慧在發布會上介紹,從2019年11月開展“加強行政檢察監督,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專項活動,到今年堅持把深化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檢察機關已經將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開展,化解了一批疑難、復雜的行政爭議案件。
今年6月,中共中央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要求檢察機關全面深化行政檢察監督,“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中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促進案結事了”。同時,修訂后的《人民檢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規則》對推動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這一重要目標予以明確,增加規定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的原則、方式等內容,進一步明確行政訴訟監督案件“一案三查”的辦理思路,為實現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規范化奠定了基礎。為進一步示范、引導、規范地方檢察機關辦案實踐,最高檢日前印發以“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主題的第三十批指導性案例。
檢察機關化解行政爭議9200余件
最高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楊春雷在發布會上介紹,截至今年上半年,化解行政爭議9200余件,化解10年以上的陳年爭議561件,其中20年以上的陳年爭議102件,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身邊事,為解決行政訴訟“程序空轉”問題作出了檢察機關的努力。
第三十批指導性案例有四個特點
楊春雷在發布會上介紹,第三十批指導性案例來自重慶、江蘇、山西、山東、北京、福建等6個省市,有四個特點:一是6件案例全部為實質性化解案件;二是6件案例均為重大、復雜、影響大的案件;三是體現規范性強、指導價值高的標準;四是強化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要抓好指導性案例的學習和培訓
楊春雷在發布會上表示,案例的生命在于應用,價值在于指導。“案例發布了就要學、用,不能束之高閣”。各級檢察機關行政檢察部門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和檢察自覺抓實抓牢案例的學習培訓,真正把指導性案例學起來用起來。
深化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常態化解民憂破難題
楊春雷表示,檢察機關要著力破解“硬骨頭”,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問題,要敢擔當、勇作為、出實招、求突破,將“解決問題”作為“監督權力”“保護權利”的結合點和落腳點,促進案結事了政和。
深入學習貫徹落實
“一規劃、兩綱要”
楊春雷表示,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和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是“十四五”時期統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總藍圖、路線圖、施工圖,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各級行政檢察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文件精神,充分發揮行政檢察“一手托兩家”在推動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中的獨特功能。
努力為企業發展“松綁”解困
提供良好法治環境
最高檢第七檢察廳廳長張相軍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六穩”“六保”最重要的是穩就業、保就業,關鍵在于保企業。在檢察監督、化解爭議中,我們始終強調加強對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司法保護,把讓企業“活下來”“留得住”“經營得好”作為目標,努力為企業發展“松綁”解困,提供良好法治環境。今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服務保障“六穩”“六保”共700余件。
通過司法救助促進
行政爭議化解120件
張相軍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檢察機關在化解行政爭議中突出對困難群體的救助,防止因案致貧、因案返貧,及時、主動給予司法救助,促進爭議化解和服判息訴,同時,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落實多元救助措施,取得了積極效果。今年1月至9月,通過司法救助促進行政爭議化解120件。
三項機制服務保障民營企業
山東省平原縣檢察院檢察長安小剛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在服務保障民營企業方面,平原縣檢察院探索建立了三項機制:
➤一是建立涉企案件優先辦理機制,對涉企案件實行優先受理、逐案報備、優先辦理、聯動辦理;
➤二是建立結對聯系民營企業機制,結對工商聯建立派駐工作站,由黨組成員一對一結對聯系民營企業;
➤三是建立涉案企業定期回訪機制。
指導性案例的辦案經驗
北京市檢察院第一分院行政檢察部主任李顯輝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辦理王某鳳等45人訴北京市某區某鎮政府強制拆除和行政賠償檢察監督系列案時,該院把握三個方面:
➤一是走進行政機關、強化溝通,著眼共同推動“拆違”遺留問題的妥善解決,構建與政府的良性互動關系,形成化解爭議合力;
➤二是走進人民群眾、以心換心,傾聽訴求、解開心結;
➤三是關注相關方利益,緊緊扭住鎮黨委政府這一關鍵力量,借助其屬地管理優勢,組織各方磋商會談,推動“拆違”行政爭議的一攬子化解。
推動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
不是做“和事佬”
張步洪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檢察機關根據案情依法靈活運用監督糾正、以抗促和、公開聽證等方式,保證行政爭議化解工作順利開展,在實踐中要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要遵循精準監督理念,以查清事實、辨明是非作為化解爭議的基礎。推動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不是做“和事佬”;
➤二是要緊緊抓住可以協商、調處概率高的案件,加大促和力度;
➤三是依法處理難以滿足申請人實質訴求的案件,加強釋法說理促進息訴服判。
領導干部包案化解
行政爭議2700余件
楊春雷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檢察機關領導干部帶頭辦案有助于推進“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全面充分協調發展;有助于推進檢察官聚焦主責主業,促進行政爭議化解;有助于融合爭議化解合力;有助于發現和解決社會治理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專項活動期間,領導干部包案化解行政爭議2700余件,占化解案件總數的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