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財經大學(以下簡稱“東財”)始建于1952年,原名東北財經學院;1959年,成立遼寧財經學院,曾為全國唯一完整保留的財經類本科高校,1985年學校更名為東北財經大學。日前,東北財經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呂書楠做客新華網2021高考情報局,為廣大考生和家長介紹了東北財經大學2021年高考招生政策變化及學校國際合作優勢項目等情況。
專業錄取規則有變 部分專業有選考要求
呂書楠介紹,學校在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投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20%以內。在按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投檔比例原則上為100%。學校調檔比例根據各省份志愿模式和生源情況進行調整;實行平行志愿省份的進檔服從專業調劑考生,符合相關規定并無專業受限情況,均予以錄取。
為配合新高考改革,學校今年在專業錄取規則上有兩處調整:第一,對按專業(類)報考的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包含浙江省、山東省、遼寧省、河北省、重慶市),學校按投檔專業志愿錄取。
第二,對非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和按專業組報考的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學校專業錄取采取“分數優先”的規則,無“專業級差”,以高考文化課總成績作為劃分專業的標準。高考文化課成績相同時,按以下順序優先錄取:
(1)教育部和各省份規定享有高考加分或降分政策的考生;
(2)教育部規定享有“優先錄取”政策的考生;
(3)專業志愿靠前的考生;
(4)單科成績較高的考生(文科或“3+1+2”模式按專業組報考的高考綜合改革省份歷史學科類,按照語文、數學、外語;理科或“3+1+2”模式按專業組報考的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物理學科類,按照數學、語文、外語;無文理分科(“3+3”模式按專業組報考的高考綜合改革省份)按語文、數學、外語;部分專業按照外語、語文、數學,該部分專業含日語、商務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國際商學院專業)、金融學(國際商學院專業)、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和項目)。
在選考科目要求上,學校提出對實行“3+3”模式的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管理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工程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統計學、應用統計學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化學或生物,其他專業均無選考科目要求;對實行“3+1+2”模式的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管理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工程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首選科目要求為物理,其他專業首選科目要求為物理或歷史均可,所有專業再選科目均不提要求。
此外,學校招生章程還規定,對內蒙古進檔考生采取招生計劃1:1范圍內按“分數優先”的規則錄取,若有退檔,不進行順延錄取。中外合作辦學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無專業志愿不予錄取,要求考生英語成績115分(含)以上(英語滿分不是150分的省份,按滿分的76.6%進行折算),錄取后首年強化英語學習,升入大二時要求英文水平必須能夠適應全英文授課環境。
國際合作項目逐步提升
東財早在20世紀80年代即開始實質性國際交流,于1994年啟動中外合作辦學,并逐步形成“高標準、國際化”辦學思路。歷經三十余年的探索與實踐,學校不斷引進校內外和國內外的教學資源,逐步實現教學語言國際化、教材選用國際化、課程體系國際化、學生來源國際化、教師資源國際化、教學管理方式國際化。可持續發展實施交換學生項目、師資交換項目,開發國際合作科研平臺,并提升國際化辦學質量與水平,在國際交流合作的廣度、寬度、深度上逐步提高。
學校與世界25個國家和地區的124所高等院校、9個國際機構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友好合作關系,其中與50余所大學開展著長期穩定的交往合作,并與中國留學服務中心合作共建出國留學培訓基地。
對貧困生有健全的資助政策體系
呂書楠表示,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校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成立勤工助學委員會和勤工助學辦公室,從獎學金、助學金、助學貸款、補助金及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勤工助學機會等方面全方位展開工作,以保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并順利完成學業。其中,國家獎學金8000元/生·年,省政府獎學金8000元/生·年,國家勵志獎學金5000元/生·年,國家助學金一等4400元/生·年、二等金額2750元/生·年。
建校以來,東財先后為國家培養了六十余萬名優秀畢業生在各行各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呂書楠介紹,2020屆畢業生中去除升學和出國出境的畢業生,其余畢業生行業去向與學校的專業特色高度相關,金融業、IT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受到畢業生的普遍歡迎。畢業生有530人考取國內大學的研究生,其中考取“雙一流”高校的學生占比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