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中國金融法治研究水平、加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法治保障,近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院)、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以下簡稱央行上海總部)、上海金融法院、復旦大學共同簽訂《復旦大學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合作建設協議》,并正式成立跨領域研究平臺——復旦大學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
據悉,近年來,隨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高質量發展,上海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建設等重大改革不斷落地,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力度的進一步加大、資本市場的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上海法院受理的涉外金融商事糾紛數量逐漸增多,新型、疑難、復雜案件屢有出現,對審判專業性的要求不斷提高,金融風險防范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給法院的金融審判工作帶來新挑戰。
2020年4月3日,上海高院與央行上海總部簽署《關于進一步加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法治保障的合作備忘錄》,提出建立金融法律前沿問題合作研究、會同在滬高校成立金融案例研究中心等合作機制。雙方決定依托在滬高校合作設立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綜合監管、司法、高校優勢資源,提升金融法治研究水平,進一步強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金融監管和金融司法能力。
今年3月30日,上海高院、央行上海總部、上海金融法院與復旦大學就成立“復旦大學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達成協議,明確以合作、開放、資源整合為基本辦院方針,致力于將研究院建設成為中國金融立法、司法、案例研究基地和跨學科的高端合作研究平臺,培養高層次金融法治人才,成為國內領先、亞洲一流、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金融法治高端智庫。
記者了解到,研究院正式成立后,將重點圍繞舉辦學術活動、連續出版《中國金融法治前沿報告》、建設金融案例庫、加強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工作,并就金融法治理論的前沿問題和司法實務中的重點難題開展聯合攻關,積極培養跨學科高水平人才。上海高院將全方位支持研究院發展,選派法院系統資深金融審判專家參與研究院工作,共享金融司法前沿信息,支持建立國際金融案例庫,合作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工作。
下一步,上海法院將以研究院為依托,聚合理論界、法律實務界和金融業界的力量,積極推動建立與國際金融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促進國際市場對我國金融法律制度和金融司法體系的了解和信任;搭建各方參與的金融風險信息共享平臺,加大對金融交易的實時監控力度,進一步加強工作協同力度,形成風險防范合力。擴大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的深度和廣度,合理引導涉外金融交易主體選擇仲裁方式解決糾紛,協力打造訴訟、仲裁、調解有機銜接的多元解紛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