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發布《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是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一年,也是衛生健康法治工作全面深化提升的重要一年。國家衛健委堅持依法科學精準防控疫情,嚴格履職盡責,衛生健康法治建設成效顯著,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報告》指出,依法科學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貫徹落實傳染病防治法相關規定,依法開展新冠肺炎防控救治各項工作。疫情初期,深入開展病因學和流行病學調查,依法報請國務院將新冠肺炎納入“乙類甲管”法定傳染病和檢疫傳染病,為疫情防控提供法律依據。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化后,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精準防控,堅持人、物同防,開展多輪督導,堅決防止疫情反彈,穩妥處置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
同時,積極配合做好《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從源頭防控重大公共衛生風險;協同相關部門出臺打擊疫情防控有關違法犯罪、保障醫務人員安全維護良好醫療秩序等重要法律文件,為疫情防控提供法治保障。
建立快速法制審核機制,為疫情防控工作保駕護航。《報告》提出,疫情發生后,國家衛健委積極簡化手續和流程,建立疫情防控文件快速合法性審核機制,對相關疫情防控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核,確保臨時防控措施及時有效、合法合理。
另外,持續推進醫療糾紛預防處理“三調解一保險”制度體系建設,完善醫療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推進信訪法治化建設,依法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細化信訪辦理流程,規范受理程序,降低群眾信訪成本,構建規范、有序的信訪秩序。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不斷提升主動公開工作質量,依法及時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積極回應公眾關切。依法穩妥處理行政爭議,加大行政復議審查力度,堅決糾正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化解矛盾,維護穩定。
《報告》認為,2020年,國家衛健委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包括衛生健康法律規范體系還不能完全滿足公共衛生和全面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需求;衛生健康領域“放管服”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仍需健全完善,主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各項改革的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等。
《報告》指出,2021年,國家衛健委將嚴格依法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不斷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全力推動衛生健康領域法治政府建設,提升全行業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群眾各項健康權益。
一是貫徹落實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嚴防死守,確保疫情不出現規模性輸入和反彈。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為衛生健康工作的頭等大事、重中之重,嚴格貫徹落實相關法律法規,毫不松懈地抓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繼續穩妥有序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
二是推動加強公共衛生領域重要立法,健全公共衛生法律法規體系。國家衛健委將全面總結疫情防控中的短板和經驗,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傳染病防治法等立法工作,努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公共衛生法治保障體系。
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措施,讓改革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深化衛生健康領域審批制度和“證照分離”改革,推動將一批衛生健康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納入中央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改革清單,提高行政許可事項規范化管理水平。
此外,深入推進嚴格執法,加大行政執法監督力度。按照深化放管服和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的要求,進一步規范衛生健康領域行政執法行為,完善落實綜合監督制度,不斷提高行政執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