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法部律師工作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實施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涉外律師)研究生培養項目的通知》稱,選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全國15所高校承擔這一新型培養項目,并于今年秋季啟動招生。考慮到2021年研究生招生的報名工作早已結束,各個高校采用從現有考生中選拔的方式進行首屆人才的招生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名額為40人,據其官網介紹,僅限第一志愿報考2021年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全日制法律(非法學)專業且初試成績達到思想政治理論60,外語65,法碩聯考專業基礎(非法學)90,法碩聯考綜合(非法學)90,總分373以上的考生報考。加分政策的考生,人大將根據教育部最新文件審核考生資格后,符合資格的考生方可最終享受國家規定的相應政策。本項目旨在培養一批“法律+外語+N”跨學科復合型法治人才,涉外法律課程主要以全英文或者中英雙語課程為主,鼓勵本科為英語專業(主輔修)或外貿專業等以英語為基礎的專業以及具有較強英語水平的考生積極申報。如果本項目復試考生復試合格并達到涉外律師方向錄取標準,將優先被擬錄取為涉外律師方向,不再與普通一志愿進入復試其他考生一起進行加權總成績排名,也無法再被錄取為法律(非法學)專業普通方向。被列入涉外律師方向擬錄取名單的考生不得再申請退出本項目,否則視為放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21年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擬錄取資格。請考生在報名階段謹慎作出選擇。
據中國政法大學官網介紹,該校擬錄取40人,考生應為一志愿報考該校法律碩士學院法律(非法學)專業的考生,報考學習方式應為全日制。考生初試成績達到本項目復試分數線,即:政治、外語單科不低于60分、業務課單科不低于90分、總分不低于375分。考生應具有出色的英語水平。若申請本項目的考生初試語種為英語以外語種,在復試中必須且只能參加英語語種的考核。
據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名額皆為40人,目前這些學校的官網暫未發布具體的招生計劃。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山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西北政法大學,30人均擬錄取30人,具體要求暫未發布。
復旦大學稱,該校法學院法律碩士涉外律師方向(雙碩士國際班)項目將分別在法律碩士(非法學)和法律碩士(法學)項目學生中招收30人左右。該項目學制法碩(非法學)學制三年,法碩(法學)學制三年,出國學習的時間為第二學年。符合相關條件的學生均可在2022年秋季學期至2023年春季學期出國研習,在海外合作院校(以下簡稱“合作院校”)完成碩士學位項目。國際班項目學生應嚴格遵守復旦大學相關學籍管理規定,按照復旦大學規定的時間及程序完成注冊、休學出國和回國復學等手續,在結束第二年的合作院校學習后,須在2023年秋季學期之前及時返回復旦大學注冊和學習。由于教育部、司法部涉外律師項目培養方案要求法碩(非法學)與法碩(法學)學制均為3年,故學制統一做3年安排。如法碩(法學)學生希望在2.5年內畢業,將僅頒發一般法碩的畢業與學位證書。
華東政法大學、上海政法學院在本次秋季招生計劃中擬錄取人數皆為30人,符合法律專業學位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的基本要求、具備較高外語水平的學生均可報名這兩所學校。考生需要通過法律專業學位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并通過國際法學院選拔錄取。
吉林大學擬錄取30人,其中法律(非法學)計劃招生15人,法律(法學)計劃招生15人。學制為三年,全日制學習方式。考生應為一志愿報考該校法律碩士專業的考生,初試成績需達到2021年吉林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其中外語單科不低于55分,應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