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提到了一位廣州女法官的名字——陳海儀,“廣州中院陳海儀法官用母親般的關懷幫助失足少年走向新生。”當晚,本報第一時間與陳海儀連線,并在全國率先推出相關報道。
在過去的近九個月時間里,作為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庭長,陳海儀代表一如既往地關注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這也是她參與度最高的兩個立法項目,相關建議被不同程度采納。
今年全國兩會上,陳海儀擬提交的建議聚焦兩個問題——撫養、探視未成年子女糾紛和青少年網絡消費借貸糾紛,“無論是職業要求,還是個人情感所系,未成年人保護是我心中始終的掛念。”
談履職:立法建議被采納 法治宣講受眾超百萬
“2020年,我從兩個角度參與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工作。”陳海儀告訴記者,一方面,她根據收集到的群眾及各級人大代表的意見,及時擬定并匯總為全國人大代表建議3份,其中包含了10多條具體舉措,向全國人大常委會遞交,這些建議均得到了采納。
其中,民法典第三十四條中有關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村居委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臨時生活照料措施的規定,就是吸納了她提出的相關建議。
此外,當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法律草案時,尤其是涉及她所從事并關注的婦女兒童權益、少年司法方面的法律草案,她都會結合司法實踐以及平時調研積累的情況提出意見。先后就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社區矯正法、個人信息法、刑法修正案十一、家庭教育法、等多部草案提出相關修訂意見,“有部分得到采納,在立法中得到體現。”
2020年以來,陳海儀在疫情防控、推動復工復產、密切聯系群眾方面也積極履職:共開展社區服務5次;與相關企業、社會組織進行座談、走訪推動復工復產4次;開展反家暴宣傳、咨詢、傳達全國“兩會”精神、民法典學習輔導宣講、錄制云課堂等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線上線下法治宣講共計16次,受眾超過百萬人次。
談幫扶:幫教8年的女孩重回社會自食其力
陳海儀一直關注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她所提的代表建議基本圍繞這個領域展開。例如,2018年提出的“建立青少年大數據平臺”、“構建預防與懲治未成年人被性侵情況”兩個建議;2019年提出“建立學生心理健康體檢和檔案管理制度”、“建立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與犯罪預防一體化處理機制”兩個建議;2020年提出“疫情防控期困境兒童救助機制”、“加強青少年社會服務機構扶持及分級分類發展力度”、“設立少年司法矯正教育制度”三個建議。
“這些建議都不同程度地被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關注、吸收和直接采納。”陳海儀告訴記者,這是她印象最深,也是參與度最高的兩個立法項目。2021年6月1日兩法正式實施后,將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好的法治保障。
2020年,陳海儀在未管所持續幫教8年的女孩阿霞重新步入社會。“我與熱心人士一同在疫情困難時期,頂著壓力幫她找到一份工作,她也認識了不少熱心的朋友,最近還談了戀愛,生活逐漸走上正軌。”
陳海儀告訴記者,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她所在的少年家事審判庭充分利用智慧法院成果,實現“幫扶不打烊、幫助不間斷”。
春天播下一粒種,秋天時開花結果。好消息紛至沓來,男孩阿明在陳海儀4年多的幫扶下,也在2020年獲得減刑,不久前順利與家人團聚,在家人的諒解和幫助下找到了工作,并且堅持不斷進修文化知識,“春節前給我打電話問候,說正在老家與家人一起過春節。”還有多名少年在疫情期間堅持與陳海儀互通書信,經她疏導后多名少年犯的家人也加大了與孩子們的聯系,合力堅定少年們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努力改造的信心。
談建議:關注青少年網絡消費借貸
今年兩會,要提哪些與未成年人保護相關的建議?
陳海儀告訴記者,經過她的走訪調研,并向相關專業部門、省市人大代表、群眾廣泛地了解,今年的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她擬提出多個建議,目前建議仍在修改完善中。
“其中圍繞未成年人保護方面我會提出兩個建議。”陳海儀說,一個是建立預防及矯治因父母或監護人之間發生糾紛,而出現搶奪、藏匿未成年人等阻攔對方撫養、探視未成年子女糾紛的機制。
陳海儀建議,在家庭教育法(草案)中增加對該種情形的相關立法條文,明確上述情形屬于家庭教育不當,據此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建議民政部門應釋明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探望等事宜是冷靜期雙方必須冷靜的內容,以減少離婚后未成年子女因父母離異而出現的不良行為和心理問題以及持續不斷的撫養、探視糾紛。通過相關措施加大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4條的執行力度,進一步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建議法院對上述不當行為可以依據當事人申請根據提交的初步證據裁定搶奪、藏匿未成年子女禁止令等規定。
第二個建議是有關預防和處理沉迷網絡游戲、網絡言論失范、網絡消費借貸等青少年涉網糾紛,建議包括構建網絡平臺與網絡公益社會組織,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建立行業自治體系,防沉迷、防借貸消費過度營銷等不當行為;構建網絡問題專業幫扶、聯動機制;法院系統構建“分級+分類”差異化執行措施體系等。以此從源頭上預防、從幫扶上加大對青少年涉網糾紛的治理,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網絡觀。
“我還有兩年的任期,希望今年履職更有力,貢獻更多更貼近民心的意見建議,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獻出一分力量。”陳海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