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共審議地方性法規案26件,其中制定6件、修改8件、廢止9件、初審3件,作出有關法規性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2件,審查批準市州、自治縣報批的法規21件。
這是近日召開的甘肅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披露的一份立法“成績單”。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璽玉在作省人大常委會報告時說,常委會主動適應全省改革發展和民生需要,緊緊抓住立法質量這個關鍵,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努力做到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
王璽玉介紹說,2020年,甘肅省人大常委會根據水生態保護要求,立足水資源短缺實際,統籌制定節約用水條例、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實施水法辦法,細化用水管理、節水措施、機制保障等內容,規范水污染防治標準、監督管理、應急處置等措施,做好法規之間的相互銜接,既突出單部法規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又注重同一領域法規的整體作用,為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法治保障。
著眼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地方立法全覆蓋,持續推動污染防治立法,在制定大氣、水污染防治條例的基礎上,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條例立法進程,并已初審。修訂輻射污染防治條例,審議實施森林法辦法,對修訂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條例等進行立法調研,切實加強生態環保立法。
“緊貼群眾關切,加強民生領域立法。”王璽玉說,聚焦民生實事,回應群眾訴求,研究確定立法項目,開展創制性立法,做到小切口、真管用、有特色。著眼人口老齡化問題,制定養老服務條例,對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健全完善服務體系、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等作出規范,更好滿足養老服務事業健康發展的需要。針對中小學生安全問題,制定中小學校安全條例,細化校園及周邊安全管理措施,著力為學校創造穩定安全的良好環境。
同時,深刻汲取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立法教訓,對生態環境保護、民營經濟發展、食品藥品安全、野生動物保護、民法典涉及法規等進行專項清理,并有序做好相關法規的修改廢止工作。加強備案審查工作,聽取審議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報告,健全備案審查信息平臺功能,依法對報備的95件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及時督促糾正存在的問題。
王璽玉介紹說,適時調整立法規劃,充實立法項目庫,努力做到由“等米下鍋”向“點菜上桌”轉變。堅持“開門立法”,發揮市縣兩級人大、人大代表、立法顧問和立法聯系點的作用,完善法規草案公示征求意見機制,擴大公眾對立法工作的有序參與。
今年,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將突出重點領域和新興領域立法,制定修改高質量發展、生態環保、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法規。選擇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項開展創制性立法,以“小切口”“小快靈”立法,推動解決問題。對現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進行全面清理,適時修改或廢止,加強備案審查工作,切實維護法制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