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全國人大常委會這些“首次”的背后
新時代代表工作謀新篇
發布日期:2021-02-04  來源:法治日報  作者:王斗斗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關鍵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代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點優勢,創新方式方法,保障代表依法履職,推動代表工作融入黨和國家大局。今天,本報特推出報道,記錄這些奮進與探索。

  “昨天通知說,事先不用提交發言稿,可以充分發表意見,這就說明,人大領導是要聽基層最真實的聲音!”大數據從業者羅鵬代表的發言開門見山,“人臉識別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諸多風險,建議人大在新業態立法上取得更大突破。”
  “制定法治宣傳教育條例,形成常態化的普法教育制度”“不僅要立新法,更要重視已有法律的完善”“拓展人大監督深度,強化監督結果實際應用”……齊玫代表一連提了5條建議,說得飛快,字字用力。作為首都博物館首席研究館員,她不忘呼吁,私人博物館籌建需要政策和法律的支撐。
  2020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同列席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座談。會議室里,55位全國人大代表里外圍坐三層,有采油工人、村支書、幼兒園園長、超市營業員、法律工作者……大多來自基層一線。
  自2018年8月起,全國人大常委會創新舉措,建立與列席常委會會議代表座談的機制。此次,是第11次與列席代表座談。
  回望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創新的細節還有很多——常委會層面首次專題研究代表工作、首次制定加強和改進全國人大代表工作具體措施、委員長會議首次審議年度代表工作計劃……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一次次探索創新中,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完善發展,賦予根本政治制度新的生機和活力。

一場“頭腦風暴”
  2019年5月13日,人民大會堂委員長會議室,一場“頭腦風暴”開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國家機關加強同人大代表的聯系、加強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是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在要求,是人民對自己選舉和委派代表的基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和部署要求,為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特別是代表工作提供了指引和遵循,我們要認真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不斷提升代表工作水平。”在加強和改進全國人大代表工作座談會上,栗戰書委員長講到召開這一會議的主要考慮,“如何更好發揮代表作用,請大家提出盡可能多的方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出席會議。他說,要深刻認識做好代表工作的重要意義,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強弱項,緊緊依靠代表做好人大工作。人大常委會要健全代表聯絡機制,深化同代表的聯系,持續擴大代表對常委會工作的參與,高質量做好代表議案建議工作。他還特別強調,要貫徹落實黨中央有關改進人大代表工作通知精神,加強對代表履職的管理監督。
  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楊振武著重談了三個方面:“一是尊重代表,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的組成人員,我們所有工作都要體現對人大代表的尊重;二是服務代表,常委會工作機構都是為代表服務的機構,要增強為代表服務的意識,把代表工作做實做深做細;三是宣傳代表,宣傳人大代表就是宣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就是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座談會上,一個高頻詞就是“尊重”。
  “全國人大代表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尊重代表的權利就是尊重人民的權利,保障代表依法履職就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尊重代表主體地位、更好發揮代表作用,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人大工作保持生機和活力的重要基礎,必須貫徹體現到人大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
  如何尊重代表主體地位?要“從常委會層面加強統籌和領導”“提出具體措施突出可操作性”,成為與會者的共識。

11次代表座談會
  受疫情影響,列席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代表座談會曾中斷。
  重啟,是在去年10月。
  座談主題有時確定,如2019年6月聽取代表對立法工作建議、2020年10月聚焦加強代表同人民群眾聯系;有時則不確定,代表可圍繞人大工作、民主法治建設、經濟社會發展等,提意見、談體會。
  “前所未有!”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外國語大學校長秦和用這4個字,來說明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代表工作的重視。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律師協會副會長車捷自稱“幸運”,他參加了兩次座談,一個突出感受是:“常委會很看重大家提出的意見,代表們大多工作在基層,通過‘面對面’交流,常委會可以直通人民群眾,及時回應人民最關心的問題。”
  實際上,這一座談機制,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接受代表監督的重要舉措。
  人大代表對基層情況最熟悉,對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最清楚,可以把群眾呼聲、思考建議充分反映出來,推動國家機關改進工作。
  加強對代表提出議案建議指導、有針對性提升代表履職能力、在立法中發揮代表專業特長、搭好代表聯系群眾平臺……常委會視代表座談提出的建議為“送上門的調研”,細心梳理、深度分析、改進工作,更好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
  座談中,大家反映較為集中的,是關于代表工作信息化。
  目前,常委會辦公廳已部署試用代表工作信息化平臺,開展代表遠程學習培訓,及時向代表提供相關數據、資料庫等信息資源。
  數據顯示,11次座談會中,共有700多名列席代表參加。代表提出涉人大工作意見建議200多條,均由全國人大機關認真研究、采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意見建議,也一一交由“一府一委兩院”等有關方面研究辦理。
35條“干貨”
  全國人大代表孫雨飛,來自大慶油田,在參加列席常委會會議代表座談時,曾建議為基層代表依法履職創造更好條件。
  由于代表履職和本職工作時間沖突,不少代表呼吁,幫助解決履職困難。
  而今,這一困擾代表多年的難題,因為一份文件的出臺得到解決——2019年6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委員長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關于加強和改進全國人大代表工作的具體措施。
  而此時,距離加強和改進全國人大代表工作座談會召開,剛過去一個月。
  這一文件,從涉及代表工作的11個方面,提出35條具體措施。其中,第32條明確提出:依法為代表優先執行代表職務給予時間保障,對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按正常出勤對待,享受所在單位的工資和其他待遇。
  人們注意到,“操作性強”,是這份文件的一個鮮明特點。
  “制定年度全國人大代表工作要點”;
  “健全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同志與列席常委會會議的代表座談機制”;
  “基本實現常委會組成人員、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聯系基層全國人大代表全覆蓋”;
  “國家機關選聘全國人大代表擔任特約監察員、監督員等,應當與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協商確定人選”;
  “盡快實現代表議案建議提出、交辦、辦理、溝通、答復、反饋、查詢全流程信息化”……
  “一個整體感受就是,這些措施都是實招,條條都是‘干貨’。”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副校長楊松說,35條措施全面、完整規定了加強代表工作的11個方面,這既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代表工作經驗的總結和深化,也是黨的十九大以來代表工作進入新階段的標志,更是本屆人大重要的制度創新。
  全國人大代表楊蓮英是一名來自云南的鄉村醫生,她說:“35條措施中,很多內容解決了我們履職中的困惑,引導我們從大局和全局上思考問題、發表意見、提出建議。”
  在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鳶都英合律師事務所主任高明芹看來,35條措施既有很高的政治站位,又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對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激發代表履職熱情,發揮著積極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是新時代推動代表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260萬條“紐帶”
  2020年6月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十八次委員長會議審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度工作要點和立法、監督、代表工作計劃修改稿。
  這是委員長會議首次審議年度代表工作計劃。
  此前,按慣例,只有年度立法、監督工作計劃提請委員長會議審議。
  還有一個細節。2018年起,全國人大常委會連續3年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會。2019年,會議主題聚焦“加強和改進人大代表工作”,頗具深意。
  今年上半年,我國將開始新一屆縣鄉人大選舉。由于大量鄉鎮改設街道、撤鄉并鎮,基層人大代表數量近年逐屆減少。我國五級人大代表總數,從1997年的312.5萬名減少到2017年的262.32萬名。
  人大代表是黨和國家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全國人大常委會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及時對選舉法作出修改。根據去年10月新修改的法律,縣鄉人大代表數量約增加31萬。
  今年3月,即將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審議全國人大組織法修正草案、全國人大議事規則修正草案。根據實踐發展,修正草案對加強代表工作、密切與代表聯系作出規定。通過健全人大組織制度,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制度完善永無止境。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以超常舉措和超強力度,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牢牢把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掌握在人民手中。

責任編輯: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