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當前,全國各省市2020年學位授權點推薦名單已經上報教育部,等待19位法學學科評議組專家的投票評比,當獲得9票及以上的支持票后就有希望進入復審,低于9票就徹底失敗了。根據評選規則,原則上需要獲得2/3及以上專家的支持票才能獲得批準。當獲得專家的推薦之后,學位辦將根據限額上限進行審核遴選,并于2021年3月份前后(甘肅政法大學、廣東財經大學的預計需要等到5月份才正式公示,參見:)正式公示獲得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名單。
經學術之路統計,以下院校的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申報獲得省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推薦。
當我們了解完這些信息之后,我們暫時假設所有院校都通過審核,獲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那么我國的法學博士會出現激增嗎?我們在進行正式的計算之前就可以給出明確的答案:不會,預計新審批院校2022年單所院校平均招收6名法學博士。即即便這28所院校都獲批,那么招生的法學博士生也就168來人。更何況當前這28所院校2021年的博士招生人數就有60多人。
當然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限制招生人數的因素:這些院校大部分全校博士招生總數就很少。因此想分給法學院更多的招生名額很難。
下面我們簡單摘錄一下部分學校的師資簡介,大家感受一下。以下信息均摘自各個學院的官網簡介,部分院系數據不是最新的。
安徽師范大學:有1個法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與法治中國建設),學院現有在職專任教師63人,其中高級職稱34人,博士(含在讀博士)研究生45人。有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33人。
北京科技大學:有法學、管理學、社會學、政治學、文藝學等學科專任教師5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6人、講師29人。
中央財經大學:學院現有專任教師63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0人,講師18人,博士生導師10人,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90%以上。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年獲法律經濟學博士學位授予權,現有專職教師40人,行政管理人員6人。
福州大學:學院擁有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學院現有教職工近70人,其中專任教師50余名,學院73%以上專任教師具有高級職稱和博士學位,教授21人。
甘肅政法大學:學校現有教職工1020人,其中專任教師總數691人,高級職稱教師461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628人,博士250人,博士在讀69人,聘請兼職、客座教授40人。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現有專任教師72人,教授30人、副教授19人,80%以上教師具有博士學位,60%以上教師具有海外學習經歷。
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現有專任教師82 人,其中教授34 人,副教授 30 人,有博士學位教師51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36人。
廣州大學:目前共有18位教授:其中6名博導,3名二級教授,3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1名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
廣西師范大學:2009年開始在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招收法制與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博士研究生。2019年開始可以在教育學博士點下招收教育法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現有教職工55人,其中專任教師46人,教授16人,副教授15人,講師15人,教職工中有博士學位28人,在讀博士3人,博士生導師7人。
廣西民族大學:2019年起開始招收培養民族法學博士,現有教職工41人,其中專任教師37人,教授16人,副教授15人,講師6人,全院教師中25人具有博士學位,另有6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具有博士研究生導師資格的教師4人,具有碩士研究生導師資格的教師31人。
河南大學:司法文明史二級博士點(自主設置),教授15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5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52人,海外留學和訪學經歷教師20余人。
東北林業大學:學院現有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廣告學和社會工作4個本科專業。法學專業是黑龍江省重點專業,學校第一批重點建設專業。現有教職工77人,期中教授10人,副教授23人,講師33人 ,教師中具有碩博以上學位的達到了96%。
華中師范大學:學院擁有“公共政策與法治”二級學科博士點,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學院現有教工50余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22人。
揚州大學:擁有中國法律文化與法治發展二級學科博士點,現擁有專任教師43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9人,博士33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35人。
南昌大學:學院現有社會治理與法治系統工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法學院現有教職工63人,專職教師51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14人,講師16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35人。
江西師范大學:現有在編教職工75人,專任教師65人,其中高級職稱38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1人。法學專業專任教師3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法學專業中擁有博士學位15人。
內蒙古大學:法學院有教師59人,其中專任教師49人,教授9人,副教授22人,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7人,博導3人,兼職博導4人,碩導29人。
山東科技大學:學院現有法學、公共管理、中文等3個專業教學系,人才培養涵蓋法學、法學(海洋法方向)、行政管理、廣告學、漢語言文學等本科專業(方向),具有資源與環境保護博士學位授權點,學院現有教職工79人,其中高級職稱31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7人。
山西財經大學:法律經濟學博士學位二級學科授予權。現有教職工70余人,其中擁有高級職稱的教師30余人,法學博士30余人。
西北大學:學院現有教職工69人,其中專任教師54人,行政教輔13人。專任教師中有博士生導師7人,教授15人,副教授23人,有博士學位的52人,占比96%。
上海海事大學:現有專任教師 57 人,其中教授10 人、副教授 20人,已獲博士學位 42人。
上海師范大學:學院現設5個系:法律系、行政管理系、人力資源管理系、勞動與社會保障系和哲學系。學院現有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7個,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30人,其中專任教師105人。專任教師中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30人、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45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1人。
西南民族大學:學院現有教職工77人,專任教師65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5人;博士28人,在讀博士12人,有海外留學經歷7人、博士生導師3人。學院參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研究”“民族法治”(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博士點)、“中國少數民族法律史”(中國少數民族史博士點)三個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養。
天津師范大學:70%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2/3以上的教師具有高級職稱和碩士生導師資格。
寧波大學:學院現設2個系(法學系、公共管理系)和2個專業(法學專業、行政管理專業);2010年與中國社科院法學所聯合培養博士生;,2012年共建漁業經濟管理二級博士點。學院現有專任教師84人,專任教師中教授20名,副教授25名,具有博士學位教師65人。
浙江財經大學:2011年獲得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并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合作培養憲法與行政法專業博士研究生。2012年法學作為支撐學科,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政府監管博士人才”培養項目,開始參與培養博士生,目前法學院共有專任教師60人,其中男教師39人,女教師21人,教授18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33人,有博士學位(含在讀)的教師50人。
西南大學:現有交叉學科“治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現有教職工6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9人,院聘副教授3人;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9人。
因此上述法學院共計有400多名法學教授,700名左右法學副教授。據了解,上述28所院校的博士招生人數基本上都在300人以下,給法學院6個招生名額并非易事。就算是給6個招生名額,那么一個點需要3位及以上博導,這樣一個學院最終還是會僅在2-3個學科方向下招生,或者再現刑法學博導在民商法方向招生的現象。
當然,在現實中,一般這些院校的一位博導3年內招2人。因此大家可以根據各個學校的總招生指標,加博導人數等信息進行合理的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