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9日,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復《甘肅政法學院學報》更名為《甘肅政法大學學報》。半甲子風雨兼程,三十載砥礪前行,自1986年誕生起,學報始終與時代同步,忠實記錄著我國改革開放,法治建設和法學研究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在30余年的辦刊歷程中累計出刊171期,刊文3000余篇,刊物的學術影響力獲得廣泛認可,已成為我國法學學術交流的重要園地和平臺。2004、2006年連續入選“CSSCI來源期刊”;2008-2019年五次入選“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2012年、2014年入選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2014、2018年入選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AMI擴展期刊”,連續被評為“全國高校社科精品期刊”“甘肅省優秀期刊”“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櫛風沐雨三十載,繼往開來而立年,學報30余年的成長壯大,閃爍著一個一個作者的思想光芒,浸潤著一代一代編輯人的涔涔汗水,他們的名字、他們的足跡必將鐫刻在學報發展的歷史上,謝謝他們!今天更名為大學學報,必將是一個新的歷史起點,期待國內外朋友更多的關注和支持,也祝愿《甘肅政法大學學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繼往開來再創輝煌。
《甘肅政法大學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5年,是由甘肅省教育廳主管、甘肅政法學院主辦的法學類學術期刊,原名《政法學刊》,1994年改名《甘肅政法學院學報,1995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在國內公開發行。主要欄目:法學專論、部門法研究、法學爭鳴、法律與實踐、青年法苑等欄目,并開辟有民間法與民族習慣法、學術新視點等專欄。本刊為:科技核心(2018社會科學), 人文擴展(2018年版), RCCSE(A-)(2017-2018), CSSCI擴展版(2019-2020), 維普收錄, 萬方收錄, 知網收錄,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原《甘肅政法學院學報》是由甘肅省教育廳主管、甘肅政法學院主辦的法學類學術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雙月刊,逢單月20日出版。本刊特別歡迎問題意識突出、見解獨到、具有原創性、論證充分、彰顯本刊專業特色的論文。提倡一稿專投、反對一稿多發,倡導學術誠信,反對抄襲剽竊及其他學術不端行為。來稿一般不少于1萬字,實行網上投稿審稿,審稿周期為3個月。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稿酬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該數據庫,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凡采用的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本刊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前提下,可對稿件進行技術處理,如不同意請在來稿時聲明。薈萃法學研究優秀成果,反映法學理論前沿動態,倡導理論創新與知識創新,努力把本刊辦成在國內有重要影響的知名法學學術期刊,是本刊孜孜以求的目標。《甘肅政法學院學報》熱忱歡迎您的關心與支持!
重要啟事:《甘肅政法學院學報》開通網上投稿審稿系統
熱誠歡迎理論界、實務界專家學者惠賜優稿
為提高編輯工作效率,增強審稿工作的公正性,全面提升辦刊質量,《甘肅政法學院學報》已于近日開通網上投稿審稿系統,投稿審稿實行全程網上處理。現將有關投稿審稿事項公告如下:
一、審稿制度
本刊實行稿件三審制度,投稿由學科責任編輯負責初審;初審通過后進入學科專家匿名評審;在充分尊重專家評審意見的基礎上,由主編會同副主編終審,考慮刊物的定位特色、學科分布、刊文總量、潛在引證率等因素,做出最后權衡和取舍。
審稿堅持質量第一的標準。①政治質量:符合四項基本原則,符合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符合國家有關新聞出版法律法規。②學術質量:選題新穎,具有前瞻性,能反映學科前沿問題;見解獨到,觀點具有原創性;材料翔實,方法有獨到之處;結構嚴謹,說理充分,論證邏輯嚴密。特別歡迎問題意識突出、具有真知灼見、彰顯本刊特色的論文。③學術規范:提倡一稿專投、反對一文多用;倡導學術誠信,反對抄襲剽竊及其他學術不端行為。④字數要求:一般不少于1萬字。
二、投稿制度
1.作者可以登錄“甘肅政法大學學報--作者投稿系統”(http://gszf.chinajournal.net.cn/)進行網上投稿,也可以以書面形式將稿件寄送編輯部,對于審稿通過的打印稿,將另行通知作者按要求寄送電子稿。
2.作者個人信息審稿時不向審稿人提供,請在作者注冊時按提示詳細填寫。稿件正文中(包括注釋、中英文摘要等)不要出現任何個人信息。
3.作者在網上投稿后,可通過投稿系統跟蹤審稿情況。凡初審未通過的稿件不再進入二審,二審未通過的稿件不再進入終審,三審任何一個環節未通過的稿件均不予采用。三審通過的稿件,將向作者發送“稿件錄用通知”,進入刊期安排階段。
4.凡于3個月內未收到本刊的“稿件錄用通知”者,請自行處理。在收到本刊的采用通知前,凡文章已在其他公開出版物或互聯網上發表的,請作者務必及時通知本刊。
5.在接到本刊的“稿件錄用通知”后,不可要求更換其他稿件,亦不可要求更換作者署名。
三、編排規范
本刊在編排規范上執行《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范》,依據該《規范》的要求,來稿須注意以下事項:
1.作者署名及工作單位。包括作者出生年、性別、籍貫、單位、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編及聯系電話等(以上信息在作者注冊時填寫)。
2.摘要及關鍵詞。正文前附200字左右的摘要和3-5個關鍵詞。摘要應能客觀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關鍵詞應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盡量從《漢語拼音詞表》中選用。
3.英文翻譯。文章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摘要、關鍵詞須同時譯成英文,英文內容須與中文內容相對應。
4.基金項目。本刊歡迎各類基金項目研究成果。獲得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應對基金名稱、項目名稱、項目編號等做出明確標識。
5.注釋。注釋采用腳注,按序排列于當頁頁腳,每頁重新編號。
6.參考文獻。參考文獻采用尾注,統一編號并按序排列于文章末尾。按下列順序書寫:主要作者;文獻名稱;文獻類型標識(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電子公告[EB]),出版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文獻起止頁碼。參考文獻中的標點以半角符號標示。
具體要求可參見本刊主頁《投稿須知》。
四、編輯部聲明
1.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其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稿酬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該數據庫,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
2.凡采用的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本刊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前提下,可對稿件進行技術處理,如不同意請在來稿時聲明。
網上投稿方式:登錄“甘肅政法學院--圖書期刊--甘肅政法學院學報--作者投稿系統”按流程提示投稿,或直接登錄http://gszf.chinajournal.net.cn/投稿。
通訊地址:蘭州市安寧西路6號甘肅政法學院學報編輯部
郵政編碼:730070
咨詢電話:0931-7601471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