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關于“發揮行政復議公正高效、便民為民的制度優勢和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的指示精神,進一步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復議理論和制度體系,助力推進行政復議法修改和落實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受司法部行政復議與應訴局委托,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正式啟動行政復議理論研究征文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題
本次征文以“主渠道實現與行政復議法修改”為主題,重點圍繞行政復議法修改和行政復議體制改革中涉及的行政復議性質、功能定位、體制機制、復議范圍、當事人資格、審理程序、決定種類及執行、與相關制度的銜接等理論和實踐問題撰寫論文。
二、征文要求
1. 論文應緊扣相關主題進行論述,題目自擬,字數以不超過15000字為宜,寫作規范適用新版法學引注條例(見后)。
2. 論文內容要求主題突出、觀點明確、層次清晰、邏輯嚴謹、論證有據,具有鮮明的問題意識以及復議理論研究的創新性。
3. 論文內容必須具有原創性,且尚未公開發表,嚴禁抄襲,文責自負,合作作者原則上不得超過兩人。
三、組織實施
歡迎廣大行政法理論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積極投稿,提交論文截止時間為12月10日,并投稿至行政法學研究會郵箱:xingzhengfaxuehui@126.com,郵件主題請標明是征文投稿。
四、征文成果
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將組織成立行政復議理論研究征文活動評審委員會,最終評選產生優秀論文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25名。獲獎論文將擇優推薦到《行政法學研究》《中國法律評論》《中國司法》等雜志發表。獲獎論文將統一印制論文集,用于全國行政復議系統交流學習,并在年度全國復議工作會議上予以表彰。
聯系人:
王翔 13488811566
曹鎏 010-58908445
2020年10月21日
(附:寫作規范要求)
寫作規范要求
一、切實尊重知識產權、學術倫理,充分尊重前人及今人已有之相關學術成果,并通過引證、注釋等形式加以明確說明。
二、要注意的問題:
1. 對于表述方式有爭議的觀點、論述或詞句,予以修改或刪除。
2. 地區名稱的表述方式有特別規定的,應當嚴格按照規定。
3. 對于眾所周知的或者不必要的冗長及重復論述,盡量刪減。
三、中外法律名稱均不加書名號。司法解釋、行政法規規章、國際條約等加書名號。
四、注釋
1. 采用腳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獻可采加括號之文內注)。
2. 每頁重新注碼,按此格式排序(???)。
3. 注碼放標點符號之后。
4. 非引用原文者,注釋前加“參見”。
5. 非引用原始出處的,注釋前加“轉引自”。
6. 數個資料引自同一出處的,注釋采用:“前引某某書(文),第×頁。”兩個注釋相鄰的,可采用“同上引”。
7. 版別:出版日期僅標明年份。通常不要“第×版”、“修訂版”等。
8. 引文出自文集的,加“載”、“載于”字樣。出自雜志的則不要。
9. 原則上要求所引用的資料出自公開發表刊物。
10. 原則上不可引用網上資料。
11. 引用外文資料,注釋格式遵照原語種學術論文通用體例。
五、篇章格式
為統一征文規范,決定采用如下格式:
文章編排順序為:首頁、標題、內容摘要和關鍵詞、正文。正文題目為華文中宋小二號,一級標題為黑體三號,二級標題為楷體三號,正文為仿宋三號,數字用阿拉伯數字,行間距為固定值26磅,注釋一律采用腳注。
首頁:題目及作者單位、學歷、職務、聯系電話及通訊地址。
第二頁:題目、摘要、關鍵詞
第三頁:正文
一、
(一)
1.
……
注釋例
1. 著作類
周鯁生:《國際法》上冊,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第156頁。
2. 論文類
王家福等:《論法制改革》,《法學研究》1989年第2期。
3. 文集、教材類
龔祥瑞:《比較憲法學的研究方法》,載《比較憲法研究文集》第1冊,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4. 報紙類
王啟東:《法制與法治》,《法制日報》1989年3月2日。
5. 古籍類
[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遺書》甲編,第43卷。
6. 辭書類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頁。
7. 港臺著作
戴炎輝:《中國法制史》,臺灣三民書局1966年版,第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