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普遍影響,其中農民工是受沖擊最嚴重的群體之一。針對疫情期間青年農民工返崗就業仍面臨困難的問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李迎新將遞交一份關于加強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青年農民工就業保障的提案。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我國農民工總量超過2.9億,平均年齡40.8歲。“80后”青年農民工超過農民工群體總量一半,逐漸成為各行各業的主力軍。
青年農民工有著勇敢、勤勞、擔當的優秀品格,卻也面臨著發展的困惑、就業的壓力。當前隨著疫情形勢穩定向好,部分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企事業單位已經逐步復工復產。然而,在調研中,李迎新發現,疫情期間青年農民工返崗就業仍面臨不少困難:一是市場整體崗位供給減少;二是返崗復工難度依然大;三是疫情期間勞動關系風險增大。
李迎新表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青年農民工群體就業,關系到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關系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關系到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為此,李迎新建議,擴大市場崗位供給,加大對勞動力吸納能力強的行業復工復產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政策保障和扶持力度,給予在信貸、財稅、臨時資金供給等方面更為傾斜的幫扶措施,多管齊下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保企業、穩就業;采取多樣化手段幫助農民工就業,鼓勵低風險地區農民工盡快返崗復工,采取“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輸服務,有序組織集中返崗,避免大范圍、突發式流動,同時進一步優化返鄉就業創業政策,引導無法按時返崗復工的青年農民工轉變思維,改變就業模式,就近就地就業創業,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戰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農民工群體權益保護,暢通維權投訴渠道,及時發布相關政策措施,對疫情期間企業防疫措施、薪資發放、社會保障等進行專項檢查,及時研判、預防由勞動關系風險可能引發的局部社會風險,化解勞動關系領域潛在的局部群體性事件,同時,對于青年農民工返城返崗后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特殊困難,組織社區、雇傭企業、社會組織等協同解決,及時提供物資、心理疏導等方面的必要幫助,并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和宣傳引導力度,堅決遏制在招聘過程中對湖北籍農民工群體的歧視行為,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