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7日上午9:00-11:00,復旦大學民商法學科、醫事法研究中心召開有關高校、律所和企業合作工作會議,探討響應國家2030健康戰略,進一步開展合作研究工作事宜。受邀參加會議的有:復旦大學法學院分黨委書記胡華忠、復旦大學文科處副處長葛宏波、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中南大學法學院院長陳云良、上海政法學院湯嘯天教授、上海市聯合律師事務所盧意光律師、凱西醫藥公司法務與合規總監謝峰。劉士國教授主持會議。會議就實質性合作達成一致意向并將于會后積極推進。
2016年11月27日下午1:30-5:00,由復旦大學醫事法研究中心與上海市聯合律師事務所聯合主辦的“2030國家健康戰略與醫療衛生法治”研討會在復旦大學法學院103會議室召開。會議邀請了來自法學界、醫學界的各位專家、學者以及法律實務界人士。參加會議的有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教授,中南大學法學院院長陳云良教授,復旦大學法學院劉士國教授、姚軍副教授、李世剛副教授,上海政法學院湯嘯天教授、王康教授,上海電力學院的王森波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的于佳佳老師,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的郝永強教授,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的朱江帆教授,上海聯合律師事務所的盧意光律師、于偉勇律師、湯暉律師、魏俊璟律師、沈勇律師、方明敏律師、黃玥律師,大成律師事務所的沈濤律師,以及凱西醫藥公司法務合規總監謝峰等。
會議伊始,劉士國教授介紹了與會嘉賓,并向出席會議的專家、學者、實務界人士和同學們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問候,接著向大家介紹了會議議程。會議分為上下兩場、有序進行。
上半場會議,首先由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教授為大家帶來關于“《基本醫療衛生法》立法進展與建議”的講座。申衛星教授生動講述了個人與衛生法學科的淵源,并指出衛生法學科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這也是我們法律人社會責任的體現。同時,申衛星教授結合個人參與立法的經歷,對《基本醫療衛生法》的定位與職能、內在邏輯、結構與要點作了深入細致的報告。
接下來,中南大學法學院院長陳云良教授為大家帶來關于基本醫療衛生立法的講座。陳云良教授圍繞醫療衛生立法的基本理論、立法模式和內容講述了個人關于基本醫療衛生立法的想法。同時,陳云良教授對清華、復旦、中南三校協同研究衛生法表示期待。
下半場會議,首先,復旦大學劉士國教授結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與醫事法研究任務,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劉士國教授指出,醫療衛生立法是僅次于民法典編纂的重要立法任務。醫療衛生法律體系的完善是醫療科技創新的重要法律保障,是實現健康戰略的有力支撐。黨和國家有關文件中關于醫療衛生法治的建設目標已經很明確了,法學者、醫學者以及法律實務工作者也應當積極相應,進一步聯合協作。
接下來,上海政法學院湯嘯天教授為大家帶來題為“變性手術是‘我的身體我做主’嗎?”的報告,探討了變性手術可能帶來社會問題和法律難題,提出我們應該防范可能出現的技術濫用,和遲發性的社會危害在日后顯露。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的于佳佳老師為大家作“全科醫生制度及相關法律問題”的報告,于老師向大家介紹了我國全科醫生制度在一線實際運作的現狀和問題,并與美國、英國、德國、荷蘭等國的全科醫生制度進行了比較。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朱江帆教授,結合日益嚴重的肥胖問題為大家報告了自己關于健康問題的認識和體會。
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骨科醫師郝永強為大家介紹了個性化醫療的迫切需要和目前3D打印技術在醫療中的廣泛應用。郝永強教授指出,我們現在有新的醫療技術,但始終走不到世界最前列,是因為缺少法律保障。希望醫學和法學的研究能夠進一步結合,希望我們的法律能跟上新技術發展的腳步。
上海聯合律師事務所盧意光律師對“互聯網+醫療”的法律問題作了頗具前瞻性和啟發性的探析,提出了關于互聯網醫院的設立、網絡診療的監管、互聯網醫療關聯行為的管理等問題。
上海政法學院王康教授為大家帶來“人類基因庫法律問題”的報告,向大家介紹了目前我國基因庫組建、運營現狀以及準入與監管、自由與安全、告知與自主、利益沖突與利益共享等相關的法律問題。
最后,劉士國教授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簡要總結,并對各位嘉賓再次表示感謝,指出本次會議充分展示了法律的人文關懷,醫學家也展示了醫療新技術的魅力。最后會議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