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21日,首屆中瑞證據科學國際研討會(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inoSwiss Evidence Science)在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南方基地?诔晒εe行。這是一次促進證據科學相關領域學術交流的盛會。會議由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中瑞證據科學研究中心(Sino Swiss Evidence Science ResearchCenter)主辦,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承辦,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南方基地海南大學協辦。會議主席由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主席張保生教授擔任,會議組織委員會成員還包括來自中國政法大學常林教授以及來自瑞士洛桑大學的克里斯托弗·山普教授。
本次中瑞證據科學國際研討會是中瑞證據科學研究中心舉辦的首屆國際研討會。根據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與瑞士洛桑大學簽署的合作協議,雙方擬將該會議打造成在全球證據科學領域享有盛譽的國際會議品牌。中瑞證據科學國際研討會采取公開征文、匿名評審方式確定參會代表,本屆研討會共邀請33名來自中國、瑞士、美國和新西蘭的一流學者到會宣讀論文,大家共同就“法庭科學對于司法文明的促進作用”以及“科學證據運用中的法律問題”等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其中,中國代表團由21人組成,分別來自中國政法大學(12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人)、中國刑事警察學院(2人)、華東政法大學(1人)、福建省警察學院(1人)以及天津、佛山等地公檢法機關代表(3人);瑞士代表團由9人組成,均來自洛桑大學;美國代表2人和新西蘭代表1人。會議期間,學者們紛紛突破各自學術領域的固有界限,充分享受著交叉學科研究帶來的新鮮氣息。
在首屆中瑞證據科學國際研討會開幕式上,海南大學副校長、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南方基地主任王崇敏教授首先致歡迎詞,常林致開幕詞。隨后,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羅納德·艾倫教授作為題為“證據法的范疇”的主題發言,克里斯托弗·山普作了題為“從R訴史密斯案件透視英國指紋證據問題”的主題發言。
在研討會上,證據法學者就“司法鑒定在中國刑事訴訟中的作用”(張保生)、“鑒定人在司法實踐過程中的角色和地位”(滿運龍)、“基于似然率和貝葉斯模型的證據評價和解釋理念”(亞歷克斯·皮特曼)以及“中外司法改革過程中遇到的證據實踐問題”(張中)等話題首先向法庭科學領域的專家們拋出了“繡球”;來自法庭科學領域的學者則以“同位素分析法確定黑火藥樣品的來源”(娜塔莎·讓蒂也)、“可疑文件中朱墨交叉時序的檢驗方法”(王晶)、“生物檢材中毒品提取的新技術”(孟梁)、“基于分子識別技術的TNT炸藥快速檢測方法”(郝紅霞)等話題向證據法學者做出了“回應”。
經過三天的深入交流與激烈討論,載著滿滿的收獲與豐碩的成果,首屆中瑞證據科學國際研討會于21日傍晚正式結束。閉幕式上,張保生從跨學科、跨國境、跨文化背景、跨司法制度、共同取向和學術前沿等六個方面對研討會取得的成果作了總結?死锼雇懈ァど狡諏磳⒂2016年在瑞士召開的第二屆中瑞證據科學國際研討會進行了介紹,并向與會學者發出了誠摯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