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網絡安全行業中數據收集的法律問題”學術沙龍成功舉行
發布日期:2014-12-22  來源: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  作者:佚名

“網絡安全行業中數據收集的法律問題”學術沙龍成功舉行

  沙龍現場

  12月15日晚,由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和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辦的“互聯網與法律對話”學術沙龍,在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高銘暄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行。

  本期沙龍的主題是“網絡安全行業中數據收集的法律問題”。網絡安全服務提供商為用戶提供服務離不開對用戶各方面數據的收集。但是從法律的角度,安全軟件服務提供者能夠收集用戶的哪些數據,以何種方式收集數據,以及收集數據后怎樣使用等一系列的法律問題都值得探討。本期沙龍中,來自中國法學會、中國電子學會、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乾坤化物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維詩律師事務所等單位的多名專家學者就此進行了深入探討,北師大、北郵、政法大學等高校的學生參加了此次沙龍活動。

  主持人簡短的開場介紹之后,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民商事法學教學研究中心主任韓赤風教授,介紹了《德國電信媒體法》中關于互聯網服務提供者數據保護義務的相關規定,并著重講解了該法第13條對服務提供者義務的規定。按照規定,服務提供者的義務包括告知義務和保障義務兩大類,告知義務包括數據收集和應用的性質范圍、目的告知,撤銷權告知,業務轉移告知和存儲數據的告知;保障義務包括用戶可隨時停止使用服務、用戶享有被遺忘權、用戶可以防止第三人知悉的方式使用電信媒體等。

  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乾坤化物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文銀,從技術層面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安全軟件收集用戶數據的方式以及在收集過程中用戶數據可能面臨的風險。在云計算時代,安全軟件通常采用全盤掃描、抓取用戶硬盤中的數據,并將數據上傳到云中心與病毒、木馬庫匹配從而識別病毒、木馬的方式來保障用戶終端的安全。但是,由于安全軟件采取全盤掃描的方式,收集的數據就可能會包括用戶的私密信息,因此會使用戶私密信息存在被泄露的安全風險。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劉德良教授在隨后的發言中指出,在互聯網時代,安全服務企業收集數據是必要的。但是收集數據的行為,一方面應當遵循適度性原則,收集范圍限于與安全服務密切相關且不超出安全服務范圍的數據;另一方面應當遵循專用性原則,收集的數據應當專用于提供服務,不能與其他數據進行匹配和加工。

  北京維詩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安進指出,大數據時代,數據價值大大提升,數據使用和收集的主體主要包括用戶方,存儲方和應用方,其行為各不相同,分別對應使用、存儲和收集行為,因此我們應當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規范。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宋剛認為,數據收集是把雙刃劍,一方面我們應當順應潮流,享受數據收集行為給我們帶來的便利;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對數據收集的必要性、尺度和界限做出規制,并在用戶利益受到侵害的前提下進行相應的司法救濟。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袁治杰認為,侵犯個人信息的主體主要是國家,因此數據收集的法律問題更多屬于公法層面而不是私法層面的問題,我們應當對國家收集用戶數據的權利進行限制。

  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劉金瑞助理研究員指出,我們不應當將個人信息保護極端化,用戶享有“不被別人監視的自由的權利”,在承認收集數據對用戶有利的前提下,用戶可以選擇放棄部分的自由來換取免費的服務;我們需要警惕的是企業或者社會組織不受限制地收集、挖掘個人信息而可能發生的對公民個體的全面監視,這已不只是私法問題,國家公權力有介入管制的必要。同時,我們不能盲目學習國外經驗,要立足于本國的實際問題,尋求解決方法。

  北京郵電大學碩士研究生賈珂認為,用戶系統、軟件信息,不具有識別性,對人身財產權益沒有影響,安全廠商使用前履行告知義務即可。而個人信息的使用則要經過個人同意。

  會議的最后,現場學生積極踴躍的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和見解,得到了各位專家的解答和點評。尤其是關于個人權益保護和企業發展、外國經驗和本國實際之間的平衡問題引起了現場專家學者和同學們的激烈討論。

  “網絡安全行業中數據收集的法律問題”學術沙龍成功舉行

與會專家師生合影

  “互聯網與法律對話”系列學術沙龍依托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由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http://www.apcyber-law.com/)主辦,以關注與研究互聯網領域的法學問題為中心,是為廣大師生及互聯網領域專家學者搭建的學術交流平臺。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將繼續定期舉辦系列沙龍活動,歡迎廣大師生關注與參與。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