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第五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獲獎成果公示公告
發布日期:2014-10-16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佚名

第五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自2014年4月1日啟動以來,得到了全國高等學校教師,法學科研機構研究人員,國家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及社會法律服務機構的法律工作者的大力支持。截止2014年5月31日,獎勵委員會辦公室共受理申報研究成果243項。在教育部社科司觀察員的全程監督下,經高校社科評價中心組織通訊評審和第五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勵委員會評選,共評選出獲獎成果45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20項,提名獎17項。現公示如下:

  一等獎 2項

  1.中國人民大學陳衛東:《模范刑事訴訟法典(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2.清華大學余凌云:《行政法上合法預期之保護》(《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

  二等獎 6項

  1.北京師范大學趙秉志:《我國現階段死刑制度改革的難點及對策--從刑事實體法視角的考察》(《中國法學》2007年第2期)

  2.南京師范大學李浩:《舉證時限制度的困境與出路》(《中國法學》2005年第3期)

  3.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陳小君:《農村土地法律制度的現實考察與研究:中國十省調研報告書》(法律出版社2010年3月版)

  4.吉林大學馬新彥:《現代私法上的信賴法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5月版)

  5.中國人民大學王軼:《民法價值判斷問題的實體性論證規則》(《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

  6.中國政法大學何秉松《中國有組織犯罪研究(兩卷本)》(群眾出版社2009年5月版)

  三等獎 20項

  1.中國政法大學劉星:《重新理解法律移植--從“歷史”到“當下”》(《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

  2.西安交通大學單文華:《The Legal Framework of EU-China Investment Relations:A Critical Appraisal(歐盟中國雙邊投資關系的法律框架:一種批判性評估)》(Hart Publishing2005年版)

  3.四川大學左衛民:《刑事訴訟的中國圖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2月版)

  4.清華大學周光權:《犯罪論體系的改造》(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5.中國社會科學院孫家紅:《清代的死刑監候》(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7月版)

  6.中國政法大學楊宇冠:《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7.深圳大學應飛虎:《公共規制中的信息工具》(《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

  8.華東政法大學劉憲權:《罪數形態理論正本清源》(《法學研究》2009年第4期)

  9.清華大學崔建遠:《無權處分辨--合同法第51條規定的解釋與適用》(《法學研究》2003年第1期)

  10.中國人民大學張翔:《基本權利的規范建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版)

  11.廈門大學徐國棟:《憲法一詞的西文起源及其演進考》(《法學家》2011年第4期)

  12.山東大學(威海)焦寶乾:《法律論證:思維與方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版)

  13.西南財經大學馮亞東:《從客觀歸因到主觀歸責》(《法學研究》2010第4期)

  14.華東政法大學王遷:《網絡環境中的著作權保護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3月版)

  15.西北政法大學嚴存生:《法的“一體”和“多元”》(商務印書館2008年3月版)

  16.北京師范大學黃風:《國際刑事司法合作的規則與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版)

  17.華東政法大學管建強:《公平、正義、尊嚴--中國民間戰爭受害者對日索賠的法律基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8.西北政法大學汪世榮:《新中國司法制度的基石--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1937-1949)》(商務印書館2011年4月版)

  19.西南財經大學吳元元:《信息能力與壓力型立法》(《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1期)

  20.中國人民大學何家弘:《刑事庭審虛化的實證研究》(《法學家》2011年第6期)

  提名獎 17項

  1.中國人民大學付立慶:《犯罪構成理論:比較研究與路徑選擇》(法律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2.武漢大學羅國強:《國際法本體論》(法律出版社2008年4月版)

  3.華東政法大學羅培新:《美國金融監管的法律與政策困局之反思》(《中國法學》2009年第3期)

  4.中國政法大學李本森:《生命價值的法律與經濟分析》(《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

  5.中山大學謝進杰:《刑事審判對象理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版)

  6.西北大學柯嵐:《拉德布魯赫公式與告密者困境--重思拉德布魯赫-哈特之爭》(《政法論壇》2009年第5期)

  7.南開大學岳純之:《唐代民事法律制度論稿》(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8.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夏勇:《定罪與犯罪構成》(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2月版)

  9.蘇州大學胡玉鴻:《“法律人”建構論綱》(載《中國法學》2006年第5期)

  10.廈門大學陳安:《“黃禍”論的本源、本質及其最新霸權“變種”:“中國威脅”論》(《現代法學》2011年第6期)

  11.深圳大學鄒平學:《香港基本法解釋機制研究》(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年8月版)

  12.北京大學李啟成:《君主立憲的一曲挽歌:晚清資政院第一次常年會百年祭》(《中外法學》2011年第5期)

  13.山西大學孫淑云:《制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條例”的建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要報》2012年7月5日第47期)

  14.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楊解君:《論利益權衡下的行政執行與民事執行銜接》(《中國法學》2007年第1期)

  15.北京師范大學何挺:《現代刑事糾紛及其解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版)

  16.煙臺大學湯唯:《當代法律文化本土資源的法理透視》(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17.中國政法大學劉飛:《信賴保護原則的行政法意義》(《法學研究》2010年第6期)

  以上獲獎成果名單自2014年10月16日至2014年11月15日為公示期。在公示期內,任何單位或個人如對公布的獲獎成果持有異議,均可向獎勵委員會提出。異議材料須寫明異議者的真實姓名、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匿名異議材料不予受理。所有異議材料須在異議期內寄送獎勵委員會辦公室,過期不予受理。

  獎勵委員會辦公室聯系電話:010-58909103(郭豐琪)

  通訊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府學路27號中國政法大學主樓A座502室  郵政編碼:102249

   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勵委員會辦公室

   2014年10月16日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