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孫國華法學理論發展基金
關于開展第二屆“孫國華法學理論優秀青年學術成果獎”評選活動的
公 告
“孫國華法學理論發展基金”于2010年4月在“馬克思主義法學中國化暨慶祝孫國華教授從事法學理論研究6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發起設立,以促進中國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研究為目標宗旨。
孫國華教授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法學的杰出代表,從事法學研究六十多年來,傳道授業,著述等身,與新中國法學、法理學共成長,為新中國法學、法理學教育和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設立本基金既為紀念孫國華教授在法學理論教育和研究領域的杰出貢獻,亦為闡揚孫國華教授獻身法學理論教學研究事業,促進中國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教育研究的未來發展。
2012年4月,經“孫國華法學理論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協商通過,一致決定設立“孫國華法學理論優秀青年學術成果獎”,以獎勵全國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及相關單位法學理論專業的優秀青年科研成果。第二屆“孫國華法學理論優秀青年學術成果獎” 的頒獎儀式與2014年中國法理學研究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14年學術年會同時舉行,即10月18-19日在南京舉行。現將申請及評選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獎勵等級和金額
一等獎2-4名,每人獎勵人民幣5000元;二等獎5-10名,每人獎勵人民幣3000元;優秀獎5-10名,每人獎勵人民幣2000元。每位獲獎者獲頒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和孫國華法學理論發展基金聯合頒發的“孫國華法學理論優秀青年學術成果獎”榮譽證書。
二、申請范圍
凡年齡在40周歲(1974年1月1日后出生)以下的普通高校教師,法學研究機構研究人員,國家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及社會法律服務機構的法律工作者均可申請。每人限報1項,本評選不接受合作研究成果的申請。
1. 成果類型
(1)學術專著(不包括教材、工具書、譯著、普及讀物、古籍整理作品、論文集和個人文集);
(2)學術論文(不包括譯文);
2. 成果時間范圍
2014年9月1日前在國內外公開出版或發表的學術專著、論文(以版權頁為準)。
三、申請辦法
申請者請登陸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網站(http://www.law.ruc.edu.cn/)和中國法理網(www.jus.cn)在“孫國華法學理論優秀青年學術成果獎”專題區下載《孫國華法學理論優秀青年學術成果獎申請評審書》,按要求填寫后,由所在單位科研管理部門或院系辦公室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
四、申請材料
(一) 申請所需材料
1、《第二屆孫國華法學理論優秀青年學術成果獎申請評審書》一式五份(至少一份原件),統一用A4紙打印、復印。
2、專著類申請成果報送一式五份(至少一份原件),須在封面右上角用不干膠加貼標簽,標明申請單位、申請人。論文類成果一式五份(至少一份原件),包含刊物封面、目錄和版權頁等,分別附在申請評審書后統一裝訂。
3、申請成果的各種證明材料或附屬材料一式五份,統一裝訂在申請評審書后;專著類成果按照申請評審書、作者個人簡歷、身份證復印件、成果的順序裝訂;論文類成果按申請評審書、作者個人簡歷、身份證復印件、成果的順序裝訂。
(二)專著,僅指獨著,不包括編、主編和合著等出版形式的成果,法學教材、法律工具書、翻譯作品不得申請。叢書不宜作為一項研究成果整體申請,只能以其中獨立完整的著作單獨申請。
(三)論文,僅受理獨著論文的申請,多人合作完成的論文成果,不予受理。亦不接受系列論文整體申請,申請者只能選擇其中一篇代表性論文申請。
(四)同一申請者只能申請1部(篇)法學成果。
五、申請方式
1、電子版申請材料:
《第二屆孫國華法學理論優秀青年學術成果獎申請評審書》、申請成果作者個人簡歷與身份證復印件、研究成果(論文類須包括期刊封面、目錄、論文正文的掃描件;專著類申請成果須包括封面、版權頁和目錄的掃描件)。請于2014年10月13日前,發送至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馮玉軍老師電子郵箱:yujunvon@163.com,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4級博士研究生孟祥菡:mxh0905@126.com。
2、紙質版申請材料:
《第二屆孫國華法學理論優秀青年學術成果獎申請評審書》、研究成果、申請成果作者個人簡歷與身份證復印件一式五份,以掛號信或特快專遞寄送。于2014年10月17日截止(以郵戳日期為準)。請掛號寄至:郵編:210023,南京市文苑路1號,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張鐳老師收13814053032。
電子版和紙質版申請材料缺一不可,時間緊湊,請有意申請者按時申報。
六、其它有關事項
(一)一部(篇)成果有多名作者時,一般應由第一作者申請并填寫申請書。
(二)各初評推薦單位在組織初評過程中如遇到不清楚的問題,請及時向“第二屆孫國華法學理論優秀青年學術成果獎”評選辦公室了解。
孫國華法學理論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
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