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13日,由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巴黎二大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歐法學院院長聯席會議”在巴黎二大成功召開。
受巴黎二大邀請,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韓大元教授作為中方團長,率中方16名法學院院長和教授組團赴巴黎參加了本次會議,與歐洲20多名法學院院長共同就“法學教育與法律實踐”、“科技與法學教育”、“人權與法學教育”、 “全球化與法學教育”、“司法獨立”等五個主題展開了研討。
中方代表團成員包括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韓大元教授、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肖永平教授、復旦大學法學院院長孫笑俠教授、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署理院長林峰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申衛星教授、上海大學法學院院長沈四寶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院長龍衛球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張紅副教授、蘇州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胡亞球教授、浙江大學法學院執行院長朱新力教授、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李力教授、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唐力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院長萬猛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朱巖教授、石佳友副教授、國際交流項目協調員陳磊。
6月12日上午的開幕式上,巴黎二大校長Guillaume LEYTE教授、中國駐法國使館教育處馬燕生公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韓大元教授、法國法學院院長聯席會議主席(凡爾賽大學法學院院長)Sandrine CLAVEL,本次會議贊助方Caisse des dépôts et consignations銀行代表分別作了致辭。
巴黎二大校長Guillaume LEYTE教授在其致辭中指出,巴黎二大學對本次院長論壇以及將來加強與中方法學院合作十分感興趣,本次會議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對加強不同法學體系的交流和對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全球化進程加快,法學院如何迎接科學技術帶來的挑戰,如何適應全球化發展趨勢以促進本國法學教育和法制發展等問題,通過本次會議的研討,我們將會有更好的理解。
中國駐法國使館教育處馬燕生公參表示很高興受邀參加本次“中歐法學院院長聯席會議”,他代表中國駐法國大使先生對本次會議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中歐法學院院長聯席會議自本世紀初開始,已成功召開兩屆,今年已經是第三屆了。他回顧了中歐法學教育的歷史進程,指出中歐法學交流是中歐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讓中國法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法律的重要途徑。中國既需要總結自己的經驗和做法,也要學習外國法學教育的優秀經驗。本次會議是中歐法學院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重要表現。他希望本次會議能像2012年在人大法學院舉辦的第二屆中歐法學院院長聯席會議通過的宣言一樣,尊重傳統、友好協商、求同存異、共謀創新,讓中歐法學院院長聯席會議這個平臺繼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增進中歐法學院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法國法學院院長聯席會主席、凡爾賽大學法學院院長Sandrine CLAVEL教授表示中歐法學院院長聯席會議為中歐法學院院長提供了一個定期的交流機制,本次會議討論的議題也十分恰當,她也會繼續致力于研究法學教育的發展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韓大元院長在其致辭中指出:中歐法學院院長聯席會議已經成功舉辦了兩次,通過共同努力,這個聯系席會議已經成為中歐法學院院長分享法學教育理念和經驗,探索共同價值的重要平臺。盡管我們來自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社會制度,但是尊嚴和自由是我們所共同追求的價值,歷史和時代賦予法學教育的使命越來越重要。隨著中國法律服務市場的開放,法學教育的交流與合作也面臨了新的挑戰。 法律服務市場的全球化和法律就業市場的全球化將對法學教育的長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這也是我們探究法學教育全球化的基礎。雖然在過去20年,中國的法律服務市場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巨大行業,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是我們仍然缺乏能精通國際和國內法律事務的一流法律人才,中國法學院有義務和責任培養復合型國際法律人才,而培養復合型國際法律人才恰恰需要加強與國外法學院的交流與合作。隨著中國法律市場的逐步開放,我們應該積極合作,探索有效的機制培養國際法律人才,為此,韓大元院長提出以下建議:法學教育應當關注國際性議題,例如人權、環境保護、領土爭端、國際貿易與投資糾紛等;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提供短期課程以實現教育進程的全球化;充分使用網絡技術開發新的教學方式和途徑。法學學位的國際化。
本次會議分五個單元進行,第一單元的研討主題為“法學教育與法律實踐”,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肖永平教授、奧斯陸大學法學院院長Hans Petter Graver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分別做了主題為“通過模擬法庭培養國際法律人才的體會”、“法學教育改革的關鍵問題”、“法學教育與法學實踐的聯動機制”的發言。
第二單元的研討主題為“科技與法學教育”,日內瓦大學法學院院長Christine Chappuis教授、巴黎八大Ghislaine AZEMARD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院長龍衛球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朱巖教授分別做了主題為“人權法大規模網絡課程”、“法學教育與新技術”、“法學教育與科技的聯動機制”、“信息技術和法學教育的發展”的發言。
第三單元的研討主題為“人權與法學教育”,歐洲人權法院Elisabeth Steiner法官、比利時布魯塞爾圣路易斯大學法學院 Pauline BEGASSE de DHAEM教授、拉普蘭大學法學院前任院長Matti NIEMIVUO教授、蘇州大學法學院書記胡亞球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石佳友副教授分別作了主題為“人權教育”、“人權教育應當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芬蘭高校的人權教育”、“法學教育中的人權教育改革”、“人權教育與民法教學”的發言。
第四單元的研討主題為“全球化與法學教育”,羅馬路易斯大學Amalia DIURNI教授、愛爾蘭都柏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Marie-Luce PARIS女士、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Valsamis MITSILEGAS教授、巴塞羅那自治大學前任院長Jose Maria de DIOS MARCER教授、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李力教授、香港城市大學署理院長林峰教授分別作了主題為“法律語言”、“愛爾蘭法學教育國際化例子”、“法學教育和全球化挑戰”、“全球性法學家的法律學習”、“中國法學教育模式的轉型”、“香港的法學教育”的發言。
第五單元的研討主題是“司法獨立”,巴黎二大Philippe THERY教授、鹿特丹大學伊拉斯謨法學院中國法中心主任LI Yuwen教授、復旦大學法學院孫笑俠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萬猛教授分別就“法官在斯特拉斯堡法院的獨立性”、“司法獨立原則的實施進程:中歐比較”、“焦點案件的風險分擔—關于中國審判委員會”、“中國的司法獨立:挑戰和應對”的發言。
最后,上海大學法學院院長沈四寶教授、巴黎二大Marie GORé教授分別代表中歐法學院做了總結性發言。
會議結束后,中國法學院院長代表團應邀訪問了巴黎律師學院和巴黎律師公會,并與相關負責人就未來的合作意向進行了交流。
附件:議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