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現場 (黃釋誼 攝) 揭牌現場 (黃釋誼 攝) 西政網訊 5月17日上午,在敬業樓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6068會議室,最高人民法院與西南政法大學召開協同創新座談會,最高院民四庭庭長羅東川、聯合國國際法院大法官薛捍勤、最高院民四庭法官高曉力、云南高院民三庭庭長杜瑞芳、廣西高院民四庭庭長梁瑜、重慶高院民三庭副庭長李佳;我校國際法學院院長、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曉君教授、國際法學院黨委書記鄧瑞平教授、楊麗艷教授、岳樹梅教授、徐憶斌副教授參與了座談。 張曉君教授首先向與會人員匯報了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與中國—東盟高端法律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與發展情況,并就目前正在推進的東盟國家法律編譯大全與東盟國家語言中國法律公開課視頻項目做了重點介紹。 羅東川庭長肯定了中心與基地的相關工作,認為中心的建立契合國家外交發展戰略,具有前瞻性且意義重大的。羅庭長指出中心與基地應當開放融合,主動運用民間力量整合資源,結合實際需求,理論聯系實際,進一步做好理論研究與人才培養工作,并表示將繼續全力支持中心的建設。 來自廣西與云南的梁瑜庭長與杜瑞芳庭長就兩省區涉東盟國家的審判業務進行了簡單介紹,并就審判中所遇到的困難提出了具體的需求,希望研究中心能幫助實務部門解決相關難題。 李佳副庭長則希望中心能與東盟國家的司法部門加強合作,對東盟國家律師部門出具的法律意見書進行權威認證,更好地助力中國企業海外投資。 薛捍勤大法官則從國家戰略高度,肯定了中心的工作。他說,理論聯系實際是國際法研究的主要方向,希望中心做好相關基礎工作,對東盟國家的法律進行編譯,并研究把握其法律動向,發揮政府智庫的作用,為法律實務部門提供咨詢服務。 會后,與會人員一同為“東盟國家法律研究基地” 與“東盟國家適用中國法律咨詢中心”舉行了揭牌儀式,該研究基地與咨詢中心均是我校在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的基礎上與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共同建設的,該研究基地與咨詢中心的揭牌成立標志著我校在東盟國家法律理論研究與適用研究進程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